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2例,其中4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同时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结果:经12~36个月随访,本组病例Cobb角术前平均31°,术后平均9°;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压缩57%,术后降至8%。4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与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22例胸腰椎骨折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用椎管减压与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不完全截瘫15例基本恢复正常,其中3例下肢肌均轻度萎缩,7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X线片示椎体均基本恢复高度。结论椎管减压与AF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12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和椎管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年,128例患者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08例,基本恢复17例,过度撑开3例。病例后凸畸形均纠正,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1%恢复到术后96%,椎体矢状面水平位移由术前平均31%纠正到术后6%。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8例.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8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恢复至平均92%.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神经损伤的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9例无变化,余79例均提高1~2级.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间接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患者38例,均采用全麻后手法复位加AF内固定间接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CT显示,33例椎管基本恢复正常,椎管内骨片也基本回复。5例椎体后缘有少量骨片残留。术后X线示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者31例,轻度楔形变4例,压缩高度<1/4者3例。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行手法复位结合单纯AF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后,大多数患者椎管的正常容积和椎体高度得以恢复,神经功能恢复快。本法不需椎板减压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行后路间接或直接减压,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98例随诊8-21个月(平均11个月),2例出现螺钉松动引起后凸畸形,余无断钉、断棒等现象出现.结论: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朐腰椎爆裂骨折的固定牢靠、愈合满意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和椎管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年,28例患者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7例,基本恢复7例,过度撑开3例,1例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椎体侧方移位改善。所有病例后凸畸形均纠正。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1%恢复到术后的96%,椎体矢状面水平位移由术前平均31%纠正到术后6%。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 4 4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诊的临床表现、X线片和CT。平均随诊 32个月。结果 :4 4例患者伤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从术前的 5 0 .3%和 75 .1 %恢复为术后 92 .2 %和 96 .7% ,Cobb角从术前 1 7.6°恢复为术后平均 1°。结论 :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好的特点 ,具有复位确切 ,固定可靠 ,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AF椎弓根钉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一些心得.方法 后路入路用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15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除Franket A级外均有提高.结论 AF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肯定,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45例。结果:14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4mo(3~80mo)。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6°,术后平均9;°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54%,术后平均10%。136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方便等诸多优点,可做为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合并截瘫 ,行C -D装置复位固定椎管前方减压的效果与措施。方法 :利用C -D装置相对短节段撑开结合脊柱后伸复位 ,经椎弓行椎管侧前方减压后路脊椎融合。结果 :1 0例中 9例随访 6个月~ 1年。畸形矫正 :Cobb氏角平均 1 3°(术前 1 9°/术后 6°) ,术后椎管平均扩大 5 5 % (术前 6 5 % /术后 1 0 % ) ;不全瘫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 1级或 1级以上 88 9% ( 9/ 1 0 ) ;平均 4个月脊椎融合。结论 :合理运用C -D器械、最大限度椎管前方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术中正确运用脊柱过伸、维持脊椎曲线是重要措施。认为C -D装置具有纵向撑开、横向固定、抗旋转、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 ,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理想的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16例胸椎结核晚发截瘫严重后凸畸形患者。其中完全性截瘫严重后凸畸形7例,不完全性截瘫后凸畸形9例,均获得了尽早施行康复训练,改善功能及生活自理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AF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刚  卞育俊  江亚 《安徽医学》2010,31(2):122-123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观察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除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均有提高,平均随访18个月,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及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采用后开窗椎管减压,椎体自体骨植骨融合,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6例.Ⅰ度滑脱48例,Ⅱ度滑脱78例,术后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随访16~48个月,平均22.8个月,椎体间融合率为97.5%,JOA评术后改善率为92.5%,椎间高度平均由术前4mm恢复至11.2mm.结论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可以和维持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6例,比较不同术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3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织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AF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患者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 ,临床评价手术前后椎体的复位固定情况和神经功能。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全部骨折 10~ 18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12周 ,AF内固定无断裂、松动、无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 ,Cobb角由术前平均 2 0 6°恢复到 3 2° ,远期椎体高度无丢失 ,无严重腰痛和下肢痛。 2 5例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ASIA评级平均提高 1~ 2级。结论 :采用AF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 ,能有效缓解疼痛 ,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 ,术后椎体高度维持好 ,可减少腰椎骨折并发症。我们认为AF钉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7.
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AF系统内固定加入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AF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行横突、关节突植入人工骨治疗.结果:经10个月~6年随访,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48%恢复到术后91%,植骨融合率96.8%.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后路AF系统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减小手术创伤,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G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ss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疗效及Gss操作技术特点.方法:用Gss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65例,同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随访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基本完全纠正伤椎的压缩及移位,用Gss复位固定后椎体前缘及Cobb角恢复正常,随访未发现断钉、棒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易于复位,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较好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腰骶椎创伤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65例重度腰骶椎创伤性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恢复的效果。其中,46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15例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患者单纯行前路减压、固定和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前后脱位均得以纠正,1例侧方脱位未完全纠正。65例骨折椎体高度和形态恢复良好,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9mm(15~25mm),Cobb角均纠正,除7例脊髓圆锥完全性损伤者外,其余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于严重的腰骶椎创伤性脱位患者应根据椎体骨折和后部附件损伤的程度以及椎管受压迫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Superficial blood flow (SBF) in 193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parapleg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 Y Yuan 《中华医学杂志》1989,69(9):482-5, 34
SBF in 15 regions (sacral spot and bilateral nail-fold, Zu-San-Li, San-Yin-Jiao, Tai-Xi, Xing-Jian, Guan-Yuan-Shu and femur) was measured by means of Laser Doppler Flowmeter in 193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resulted from trauma during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53 normal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1) The SBF in region of the patients' limbs was more decreased than that in normal subjects (P less than 0.001). (2) There was also a declining of SBF in the right femur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P less than 0.001). (3) The bilateral nail-fold blood flow in 55 patients with injury of vertebrae thoracal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38 patients with lumbar vertebrae injury, indicating that having lived for 12 years since spinal cord injury, the patients still have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over the whole body. Since SBF at the predilection site of decubital ulcer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at non-ulcer site, it would be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local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cubital ul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