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明确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已开展职能项目现实操作程度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项目的落实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81家,调查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和已开展项目的操作程度;结果:(1)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的平均操作程度为58.4%;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为62.4%、59.7%和53.4%;11项职能中,"案件查处"职能的项目平均操作程度最高,"卫生行政许可"职能的项目平均操作程度最低.(2)地市级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的平均落实程度仅为37.3%;其中东部地区39.3%,中部地区38.4%,西部地区34.1%;11项职能中,"案件查处"职能的项目落实程度最高,"卫生行政许可"职能的项目落实程度最低;结论: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职能的落实程度普遍较低,职能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明确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已开展职能项目现实操作程度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项目的 落实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81家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调查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的 开展比例和已开展项目的 操作程度.结果 (1)县级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的 平均操作程度为60.5%,其中东部地区67.7%,中部地区53.3%,西部地区60.5%;在10项职能中,"案件查处"职能的项目平均操作程度最高.而"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职能的项目平均操作程度最低;(2)县级样本机构卫生监督职能项目的 平均落实程度仅为36.4%,其中东部地区40.2%,中部地区30.6%,西部地区38.5%;在10项职能中,"案件查处"职能的项目落实程度最高,而"卫生行政许可"职能的项日落实程度最低.结论 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已开展职能项目的 操作程度普遍不高,各职能项目的 落实程度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各职能项目的 开展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81家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调查样本机构对各职能、项目的 认可情况,以及这些项目的 现实开展情况.结果 (1)县级机构各职能项目的 平均开展比例为57.8%,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7.6%、55.1%和60.9%;(2)在课题组界定的县级机构应开展的270个职能项目中,获得样本机构认可并已开展的项目仅占全部项目数的36.0%;(3)在县级机构承担的10项职能中,"案件查处"和"投诉举报处理"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较高,而"卫生行政许可"、"卫生监测与评价"和"卫生监督信息管理"职能的项目开展情况不甚理想.结论 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各职能项目的 总体开展情况差强人意,各项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各职能项目的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省下辖的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81家,调查样本机构对各职能、项目的认可情况,以及这些项目的现实开展情况.结果:(1)地市级样本机构各职能项目的平均开展比例为62%;(2)在课题组界定的地市级机构应开展的350个职能项目中,获得样本机构认可并已开展的项目仅占全部项目数的65.7%;(3)在地市级机构承担的11项职能中,"案件查处"、"执法督察与执法稽查"和"投诉举报处理"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较高,"卫生监测与评价"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最低.结论: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同卫生系统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监管职责,切实落实好卫生监督各项职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机构171家。结果(1)地市级和县级单位食品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分别为82.87%和73.31%,而县级单位职业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比例最低,为44.24%;(2)具体项目开展比例分析发现,省、市、县职业卫生许可项目开展比例较低。结论总体来说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开展情况优于职业卫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的落实程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省市县样本171家。结果(1)市级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职能项目落实程度最高,为50.39%;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职能项目落实程度最低,为13.60%;(2)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具体项目落实程度分析发现,地市级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落实程度最高,为58.68%;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职能许可落实程度最低,仅为3.96%。结论总体来说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项目落实情况优于职业卫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前期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和落实程度系列文章的基础上,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的落实程度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不同地区样本171家。结果(1)东部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职能项目落实程度最高,为51.19%;西部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职能项目落实程度最低,为13.27%;(2)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具体项目落实程度分析发现,东部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落实程度最高,为60.40%,西部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职能许可落实程度最低,仅为4.14%。结论不同地区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落实程度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研究结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介绍了《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1)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卫生监督职能难以落实,省、市和县级机构卫生监督职能完成率分别为42.9%、42.9%和50.3%;(2)首要问题的根源为卫生监督职能界定不清及政府对卫生监督部门的投入不足;(3)解决问题的改革步骤为明确体系的职能,明确政府投入标准和适宜投入、建立稳定与合理的投入机制、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加快立法进程,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4)卫生监督的职能被界定为11大类、58类别、166内容和457项目,该结果总体认同率达到93.7%;(5)落实卫生监督职能,全国卫生监督机构约需配置人力142915人,较2005年增加52%;(6)依据投入产出模型等,为弥补卫生监督经常性费用的不足,全国需要追加投资102.0亿元;为弥补快速检测装备缺口,全国需一次性投入经费57.1亿元,每年需要投入维持费用14.3亿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前期分级别对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项目的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不同地区样本171家。结果(1)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开展项目最高的是东部地区为77.53%,项目开展比例最低的是西部职业卫生监督职能为47.18%;(2)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具体项目开展比例分析发现,西部职业卫生许可项目开展比例较低,为26.32%。结论东中西部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监督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3年至2006年3年来不同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1)3年来,除东部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略有降低外(-0.1%),其他地区监督检查覆盖率、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卫生监督员入均现场检查天数均明显增加;(2)2006年西部卫生监督检查职能的平均项目开展比例项目完成度相对较高,分别为54.O%和38.6%,中部地区项目开展程度(72.9%)稍高于其他地区。结论3年建设前后除东部地区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略有下降外、三地区其他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卫生监督检查职能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3年至2006年3年来不同级别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1)3年来,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略有降低,分别为-2.3%和-0.9%,市县级监督检查覆盖率、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卫生监督员人均现场检查天数均明显增加;(2)2006年市级卫生监督检查职能的平均项目开展比例较高,为63.3%,省级项目开展程度和项目完成度相对较高,分别为77.6%和46.8%。结论3年建设前后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状况变化不大,但市县、级却明显增加,卫生监督检查职能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卫生监督机构房屋使用与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使用与建设现况,明确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方法:本调查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全国2直辖市、东部3省、中部3省和西部3省,省、市、县分级别209家卫生监督机构2005年房屋使用与建设情况,并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结果:(1)2005年有66.8%的卫生监督机构存在房屋租借情况,有半数以上的机构其房屋为完全租借;(2)样本机构人均自有房屋建筑面积平均为17.95M2/人,与40M2/人的标准相差一半以上,仅有22.7%的样本机构人均自有房屋建筑面积达标,50.5%的样本机构的人均用房建筑面积未达到标准的50%;(3)进行房屋扩建的机构比例仅有9.6%,比例偏低。结论:(1)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状况堪忧;(2)为保证卫生监督机构职能的落实,政府应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确保政府筹资职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2003年至2006年3年来中国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1)3年来,监督检查覆盖率平均提高3.8%,户均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平均增加14.3%,卫生监督员人均现场检查天数平均增加12.1%;(2)2006年卫生监督检查职能的平均项目开展比例为53.2%,平均项目开展程度为71.3%,平均项目完成度仅为38.1%。结论卫生监督检查覆盖面略有增加,监督检查强度有所增强;职能项目开展程度尚可,但开展比例和完成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概括介绍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的发展背景下,昆山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成就与进展。结果显示:(1)稳定的财政投入是关键。卫生监督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08~2012年年平均增幅为19.7%。(2)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根本。快速检测及现场执法等硬件设施配置不断改善并能适应监督工作需要,加大了人员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了市镇两级卫生监督体系。(3)监督职能落实是重点。11项卫生监督职能总体落实率为83.24%,监督服务和卫生保障能力提升。(4)投入不足、人员短缺和设施设备落后等根本性问题已基本解决。(5)面临医疗服务需求大、食品和公共场所等公共卫生安全监管所带来的新挑战,昆山卫生监督机构应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谋求自身现代化建设,开展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和卫生监督分所配置标准等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昆山市卫生监督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建设篇》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资料质量控制和技术路线图。本研究自2012年5月启动,调研历时7个月,对昆山市卫生监督的执法依据和职能任务进行了梳理,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市所和11家分所)的人、财、物、职能开展情况和管理相对人情况等进行普查,旨在了解昆山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昆山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全国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水平和专业变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接受在职教育情况。方法:设计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调查表,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所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和学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从进入机构到2012年期间,通过在职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82.52%提升至93.70%,本科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54.55%增加至75.52%;拥有3个专业学历的人员占50.35%,具有2个专业学历的占41.96%;发生专业变动的人员占34.97%。结论:通过在职教育,卫生监督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探讨,发现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薄弱环节,为辽宁省今后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也为即将面临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打好坚实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对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l)机构名称混乱,单位性质不一,职能调整尚未到位,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的落实矛盾较大;(2)监督机构工作标准及制度体系建立良好,但部分制度建立尚不完善;(3)业务指标绩效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4)培训体系已经建立,但培训内容尚需丰富;(5)稽查工作开展不全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现状,为完善全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015—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的卫生监督机构及人员的基本情况、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职能开展情况和监督机构对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共115家,其中盟市12家,旗县103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92家,事业单位23家;(2)截至2019年底,承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职能的卫生监督机构共112家,且均已开展工作,有58%的卫生监督机构于2017年以后承担此项工作;(3)全区该专业监督员共305人,旗县占比高于盟市(χ~2=15.456,P0.001);独立成立科室的有15家,盟市高于旗县(P=0.01),科室人员2人的占比亦高于旗县(P=0.017);(4)该专业监督员年龄构成以41 —50岁、最高学历构成以本科及以上占比最高;非监督相关专业人员占比达41.6%;盟市卫生监督机构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于旗县(χ~2=26.89,P0.001);(5)2015—2019年该专业零处罚机构有91家,旗县零处罚率高于盟市(P=0.047);办理处罚案件共45件,盟市计划生育案件率高于旗县(χ~2=5.94,P=0.015),旗县母婴保健案件率高于盟市(χ~2=9.504,P=0.002);(6)未参加过该专业业务培训的机构有28家,旗县未培训率高于盟市(P=0.035);(7)37.5%的监督机构对科室有资金投入;40.2%的科室至今没有相关专业书籍;69.6%的科室专业书籍不能做到人手一册,盟市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书籍人手一册率高于旗县(P=0.042)。结论 (1)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以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为主,承担并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工作;(2)内蒙古自治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人员素质尚有待提高;(3)内蒙古自治区盟市卫生监督机构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工作开展效果和人员素质优于旗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2003—2006年3年来中国卫生监督机构投诉举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案件查处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1)3年来,投诉举报受理数平均增加33.5%,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率基本都维持在95%以上;(2)2006年投诉举报处理职能的平均项目开展比例74.7%,平均项目开展程度69。3%,平均项目完成度51.1%。结论3年建设前后卫生监督机构捋诉丧卜珲能力有一定程唐的提高.但是职能开展情况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20.
作者提出并论证解决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监督职能难以落实的治本策略和重塑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改革步骤。运用边界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结合卫生监督体系监督职能难以落实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提出治本策略和配套的改革步骤,并进一步运用意向问卷调查了209所省、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对治本策略和改革步骤的意见。为解决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监督职能难以落实的治本策略是保证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和明确界定卫生监督职能;重塑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改革步骤:(1)前提是明确卫生监督的职能;(2)关键在明确政府的投入标准;(3)加快立法进程是重要举措;(4)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稳定和吸引高素质人才;(5)明确技术和管理规范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