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HBsAg和HBeAg阳性的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生儿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主要策略,对于乙肝防治起到极大作用。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我们对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53名儿童进行了检测,观察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变化,并对已感染儿童追查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而接种乙肝疫苗则是预防乙肝病毒(HBV)感染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为了解浙江省平湖市免疫儿童中HBsAg携带现况及抗-HBs水平,本研究选择最易引起HBV感染的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为HBsAg阳性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县入托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掌握HBsAg阳性母亲所生子女HBsAg携带状况,笔者对当地1999~2002年城区入托前儿童共2746人及其母亲携带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15%.慢性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宫内感染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重要原因[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有资料表明[3],HBsAg单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约40%在半岁内出现HBsAg阳性,而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HBsAg阳性率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实行母婴HBV阻断,确保儿童健康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大、小三阳孕妇及其所生婴儿实行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以观察其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拱忠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12-112,114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对其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中HBsAg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68%,且母亲大三阳者新生儿阳性率较小三阳者高(P<0.05);HBsAb阳性率为41.90%;母乳喂养93例,无HBsAg阳性新生儿。结论在儿童时期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荣成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2001年连续4a对1-5周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5岁以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1.2%-85.7%,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2.46%-3.12%,未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母亲HBsAg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SA)法,对2006~2010年间3615名1~6岁新入托(园)的学龄前儿童的乙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3615名学龄前儿童中HBsAg阳性20名,阳性率为0.5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男童阳性多于女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HBsAg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结论及时规范的为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避免HBs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是防止儿童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建菊  杨松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33-1734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情况,为新生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生理性黄疸7天消退65例,占63·11%;8~10天内消退29例,占28·16%;11~15天内消退8例,占7·77%;最长时间为18天消退1例,占0·97%。结论: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不影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9.
王金云 《工企医刊》2001,14(2):33-33
众所周知,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物。HBeAg是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水平高低及传染性强弱的标志物,由于HBsAg滴度与HBeAg的关系很少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对HBsAg滴度与HBeAg阳性之间的关系,阐明单以HBsAg标志来推算乙肝传播危险性大小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饮食行业从业人员1000人,其中男700人,女300人,年龄21岁~68岁。 1.2 检测方法每人静脉采血3ml,无菌分离血清待检。先检测HBsAg(RPHA),阳性者再检测HBeAg。按说明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0.
HBsAg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检测标志物。为了解铜鼓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今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06年4—6月份对铜鼓县城33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HBsAg检测,对101名HBsAg阳性学生检测了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方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97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所生婴幼儿进行分析,观察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免疫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97例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中HBsAg阳性婴幼儿38例,母婴阻断失败率为9.57%。分娩方式、母亲乙肝DNA病毒含量、母亲HBeAg阳性情况不同的婴幼儿免疫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母亲HBeAg阳性(OR=20.323)、阴道自然分娩(OR=4.425)、血清HBV高载量(OR=4.027)增加母婴阻断失败风险。结论 高危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具有显著的母婴阻断效果。母亲HBeAg表达模式、分娩方式及HBV载量为影响阻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2010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206对,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儿童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206名儿童中母乳喂养100人,阳性3人,阳性率3.00%;人工喂养106人,阳性2人,阳性率1.89%。母亲在双阳性(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或单阳性(HBsAg阳性、HBeAg阴性)情况下,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童HBsA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喂养未增加儿童感染乙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HBeAg阳性则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同时检出肝功能异常者,更严重地威胁职工 的健康,为了解职工的HBV感染情况,对1538例HBsAg阳性职工采血做乙肝“两对半”及谷丙转氨酶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顺德市部分工厂职工体检,空腹采血3 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操作和判断结果。采用赖氏法检测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县入托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掌握HBsAg阳性母亲所生子女HBsAg携带状况,笔者对当地1999~2002年城区入托前儿童共2 746人及其母亲携带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谭三风  李辉霞  肖娟  谭丹凤  涂颖  高洁  杨敏 《现代预防医学》2024,(7):1239-1243+1248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22年1—12月湖南省“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HB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并随访至7~12月龄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HBsAg和抗-HBs均阴性,表示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HB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9 792名儿童分析。9 792名儿童中,乙肝疫苗无应答率为9.5%(928/9 792)。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发生乙肝疫苗无应答的风险是HBe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的1.62倍(OR=1.62, 95%CI:1.40~1.88);巨大儿(出生体重≥4 000 g)儿童发生乙肝疫苗无应答的风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的1.41倍(OR=1.41, 95%CI:1.08~1.85...  相似文献   

16.
刘玉香  张勇  徐红 《工企医刊》2005,18(4):98-9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传染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根据世界各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不同分为高(78%)中(2%~8%)低发区(〈2%)我国属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HBsAg携带者来自于母婴传播,妊娠后期患有乙肝或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1~14岁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母亲HBsAg阳性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城乡、地区的儿童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sAg、抗-HBs影响因素等。结果 共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4岁儿童645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41%(22/645)、71.94%(464/645)、7.60%(49/645)。其中,1~、3~、5~、10~14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7%(3/236)、3.23%(6/186)、5.71%(8/140)、6.02%(5/83),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17%(201/236)、69.35%(129/186)、56.43%(79/140)、66.27%(55/83),抗-HBc阳性率分别为4.66%(11/236)、5.38%(10/186)、11.43%(16/140)、14.46%(12/8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地点、首针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时间是影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在医院外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在医院内出生者(OR=7.47,95%CI:1.50~37.25),首针HepB出生后> 24 h接种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出生后≤24 h接种者(OR=6.21,95%CI:2.15~17.99)。结论 我国乙肝母婴阻断取得一定成效。住院分娩和首针HepB及时接种仍是新生儿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规律接种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患者,根据是否规律接种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及预产期前1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新生儿按照体重使用0.5ml、kg,145 IU/ml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并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μg,对照组则因为各种原因,在总计母体2次注射,新生儿4次注射中存在1次以上的未注射,在新生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检测小儿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情况,并统计两组抗体滴度.结果 12月和18月龄时观察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12月龄和18月龄乙肝表面抗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规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能较好的达到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9年1月在江西省两个区县选择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实施首剂HepB(HepB1)和HBIG联合免疫以及HepB全程免疫,全程免疫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HBsAg阳性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2281名,HepB1、HepB1联合HBIG、HepB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43%、94.83%、30.47%;全程免疫后HBsAg阳性率为0.61%,HBsAb阳性率为98.47%;乙肝e抗原(HBeAg)同时阳性、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8%、0.12%(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结论HepB和HBIG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需探讨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相似文献   

20.
儿童HBsAg阳性与父母HBV血清学标志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厦门市防疫站1987年反馈性的对HBsAg阳性儿童调查其父母的HBV血清学标志情况。检测结果儿童父母只HBV总感染率70.65%,父母间无显著差异。HBsAg、HBeAg阳性率母亲明显高于父亲。父母成对检测分析:父母间只有一方受HBV感染的比较、父母双方都受HBV感染与双方都未受HBV感染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调査结果表明:母亲血清有HBsAg与HBeAg是孩子的主要传染源,但又不可忽视父亲对孩子的传播作用与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