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调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宫内感染情况和胎儿的免疫反应,我们检查了17名HBsAg阳性的孕妇和她们生的17名婴儿的HBV血清学标志。结果17名母亲静脉血HBsAg滴度1:16—1:512,仅有一名新生儿的脐血HBsAg阳性,滴度是1:32,8名和1名母亲的HBeAg和抗-HBe分别是阳性。2名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HBeAg阳性。2名新生儿抗-HBe阳性,其中有一名的母亲折-HBe亦是阳性。共有16名母亲和12名新生儿抗-HBc阳性,13名母亲和7名新生儿抗-HBc·IgM是阳性。在抗-HBc·IgM阴性的孕妇中,HBeAg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2010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206对,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儿童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206名儿童中母乳喂养100人,阳性3人,阳性率3.00%;人工喂养106人,阳性2人,阳性率1.89%。母亲在双阳性(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或单阳性(HBsAg阳性、HBeAg阴性)情况下,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童HBsA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喂养未增加儿童感染乙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低血糖58例临床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考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18-1519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47例新生儿于入院时常规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检出低血糖58例,总发生率为9·0%。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8例(31·0%),窒息13例(22·4%),感染8例(13·8%),黄疸5例(8·6%),糖尿病母亲婴儿8例(13·8%),喂养困难2例(3·4%),红细胞增多症2例(3·4%),母亲合并妊高征2例(3·4%)。早产儿与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95,P<0·01),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6·83,P<0·01;χ2=18·84,P<0·01)。结论:凡糖尿病母亲婴儿、窒息、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高危儿,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开奶,加强喂养。治疗过程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的输注速度或降低其浓度,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相似文献   

4.
正粉嫩嫩的小宝宝就躺在你的身边,他全身心地依赖着你。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0~3个月的宝宝最容易受哪些疾病侵袭吗?赶紧给宝宝垒筑一个健康堡垒。黄疸一般情况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3天即有黄疸出现,表现为面部、躯干及四肢的轻度黄染,4~6天达到高峰,7天内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这称为生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充分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早期黄疸的发生情况,探讨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法监测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胆红素,同时对82例新生儿测定血清胆红素,以比较经皮胆红素与血胆红素之间的关系;记录有可能影响新生儿胆红素的围生因素;记录全部母亲的ABO血型;测定黄疸较显著的新生儿ABO血型51例。结果:发现皮肤黄染并测定经皮胆红素2 461例,早期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76.5%,经皮胆红素平均峰值为245.5±25.2。≥256.5μmg/L的1 286例,占监测对象的40.0%。<24 h内出现黄疸者12例,占0.37%。早产、出生低体重、围生期缺氧对黄疸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出生时窒息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O型血母亲所生A、B型血的新生儿黄疸程度高于其他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早期黄疸发生率较高,1/2以上的新生儿胆红素峰值高于传统的生理性范畴。绝大部分经过顺利、预后良好,无需特殊的处理。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9年1月在江西省两个区县选择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实施首剂HepB(HepB1)和HBIG联合免疫以及HepB全程免疫,全程免疫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HBsAg阳性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2281名,HepB1、HepB1联合HBIG、HepB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43%、94.83%、30.47%;全程免疫后HBsAg阳性率为0.61%,HBsAb阳性率为98.47%;乙肝e抗原(HBeAg)同时阳性、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8%、0.12%(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结论HepB和HBIG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需探讨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秀芳  刘玉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75-2476
目的:讨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方法:采用Madsen公司的AccuScreen便携式耳声发射筛查仪,对出生3~7天和42天~3个月的新生儿分别进行听力的初筛和复筛。结果:筛查1136例中初筛一次通过967例,占85·12%,未通过169例,占14·88%;42天复筛通过112例,占9·86%,未通过57例,占5·02%;3个月复筛通过52例,占4·58%,未通过5例,占0·44%。高危新生儿复筛通过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住院期间普遍听力筛查和出生1~3个月复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两次筛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黄昌英 《工企医刊》2007,20(3):36-37
目的:为了探讨出生7天内母乳不足时新生儿喂养措施.方法:对320例住院分娩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160例,护理措施同爱婴医院要求,在母乳不足情况下,及时加配方奶粉.对照组160例,护理措施同爱婴医院要求,不论母乳多少,坚持纯母乳喂养,绝不添加任何食品.动态观察、监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生理性体重下降两项生理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延迟(P<0.05),血清总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下降持续时间长,幅度大,出生后7天体重回复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出生7天内新生儿母乳不足时,仍应早吸吮、勤吸吮,并及时补授配方奶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中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4932名2005级大学新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4932名学生中,HBsAg阳性者共441人,阳性率为8·94%,其中男性325人,阳性率11·40%;女性116人,阳性率5·69%;来自农村的学生3837人,HBsAg阳性人数363人,阳性率9·46%;来自于城市的学生1095人,HBsAg阳性人数78人,阳性率7·12%;南方学生4384人,HBsAg阳性人数413人,阳性率9·42%;北方学生548人,HBsAg阳性人数28人,阳性率5·11%。“大三阳”174例,占HBsAg阳性者的39·64%;“小三阳”198例,占HBsAg阳性者的44·90%。结论HBsAg阳性率低于先前报道的全国10%的水平,男生高于女生,南方学生高于北方,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大三阳”、“小三阳”为两种主要感染模式,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对检测HBV标志物阴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将有利于控制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年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状况,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江岸区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进行筛选,采取入户调查或电话访谈的方式,对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产前和产后免疫阻断措施,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58例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免疫方案有4种,其中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婴儿出生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有123例,占77.85%。158例婴儿中,有26例出生后只单纯接种乙肝疫苗而未联合注射HBIG。HBsAg阳性母亲有130例采取剖宫产分娩,其中因携带HBV行剖宫产占28.46%。82例婴儿为人工喂养,其中因母亲携带HBV行人工喂养占89.02%。结论:大多数HBsAg阳性孕妇采取了产前和产后联合免疫阻断措施,少部分婴儿出生后未注射HBIG,应进一步加强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出生后联合免疫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先天梅毒临床分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新年  马张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506-506,54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临床分类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7~2004年86例新生儿先天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4年先天梅毒占住院总人数6·6%,后4年占住院总人数13·6%;有症状梅毒RPR滴度≥1∶857例,占83·8%,无症状梅毒RPR≤1∶416例,占88·9%;86例患儿中,母亲隐性梅毒70例,占81·4%;前4年父母为农民3例,占15·0%(3/20),后4年45例,占68·18%(45/66)。结论:新生儿先天梅毒临床分类与RPR效价有关,梅毒发病率逐年提高,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赤壁市乙肝病毒母婴感染状况,探讨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效果,分析HBs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知情自愿的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开展血清学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7例母亲HBsAg携带者率为8.27%,总感染率为59.48%,617例儿童HBsAg携带率为0.00%。51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均未感染乙肝病毒。566例HBs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的HBsAb阳性455例,阳性率为80.39%。母亲HBsAb阴性组所生儿童HBsAb阳性率高于母亲HBsAb阳性组。母亲HBsAb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对儿童免疫应答无影响,52例HBsAb阴性儿童再次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阳转49.00人,阳转率为94.23%。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简便的办法,同时也是新生儿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手段之一。对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体者,只需加倍剂量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在让人们更加关注和认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发展规律,早期严密监测,及早干预,以正确的指导产妇如何母乳喂养,减少和减轻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通过对2006年4月~200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和顺产)体重在2800~4000g足月新生儿,母婴均除外肝炎、ABO溶血疾病的60例产妇,观察组30例,采取母乳喂养;对照组30例,采用人工喂养,对上述两组新生儿分别在出生后第三天、第七天晨起8Am用经皮测疸仪测其额部皮肤,记录数值。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新生儿间接胆红素12.5mg/dl的黄疸情况比较,观察组第三天与第七天分别为36.67%和83.33%;对照组均为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母乳性黄疸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单靠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不确切,及时干预、监测可加速黄疸消退,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吸吮频率与出现重症黄疸的日龄及比例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新生儿分娩后7天内每日吸吮母乳次数将18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8次/天102例,<8次/天87例.出生第2~7天用经皮测疸仪测黄疸值.结果 吸吮次数≥8次/天组和<8次/天组出生3 d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比例分别为7.8 %和17.2 %,重症黄疸发生日龄为(5.81±1.87) d和(4.52±1.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吸吮母乳次数增多,延迟新生儿重症黄疸发生的时间,降低发生重症黄疸的几率,是一种简单易行而行之有效的预防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对在该院孕早期检查出的180例HBV携带者于孕中、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所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将产妇及其新生儿随机分成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随访婴儿血乙肝三系及HBV-DNA,对比分析两组婴儿、新生儿的HBV感染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无婴儿及新生儿新增感染病例;人工喂养组有1例婴儿新增乙肝病毒感染。两组新生儿、婴儿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免疫后的HBV携带母亲是可以安全哺乳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以及完成HepB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HBV)突破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南昌市2个县(区)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联合免疫和HepB全程免疫完成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儿童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HBsAg阳性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8名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52%(7/278),HBsAb阳性率为96.8%(269/278)。产妇HBsAg阳性时间在2年以上是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和婴儿HBIG的使用情况和婴儿性别等与HBV阻断失败率无相关性。结论HepB和HBIG联合免疫对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具有较好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建议加强育龄妇女HBsAg和HBeAg筛查。  相似文献   

17.
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方法 抚触组新生儿 4 7例 ,于生后每天 3次、每次 15 m in进行抚触。对照组 4 7例不进行抚触。 2组新生儿每天记录经皮测黄疸指数、摄奶量、大便次数 ,生后 2 4 h和 7d分别取静脉血测血清胆红素。 结果 抚触组新生儿从生后第 2天开始大便次数为 (2 .9± 1.2 )次较对照组 (2 .0± 1.0 )次增加 (P<0 .0 1) ;第 3天开始 ,摄奶量抚触组 (2 75 .7± 85 .4 ) ml较对照组 (2 13.9± 81.4 ) ml增加。黄疸指数抚触组 (15 .9± 1.6 )较对照组(16 .8± 1.6 )低 ,第 7天 ,总胆红素抚触组 (182 .1± 5 5 .1) μmol/ L 较对照组 (196 .8± 5 .1) μm ol/ L低 ,2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P<0 .0 5 ) ;随摄奶量增多 ,抚触组黄疸指数上升速度(r=0 .85 )较对照组慢 (r=0 .83,P<0 .0 5 )。 结论 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44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分娩情况等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根据新生儿是否有HBV宫内传播分为病例组(42例)和对照组(302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 344例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为12.21%(42/344),母亲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18.52%(30/162)和6.59%(12/182),阴道产和剖宫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22.22%(34/153)和4.19%(8/19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HBeAg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3.003倍(OR=3.003,95%CI:1.368~6.593),分娩方式为阴道产时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剖宫产的7.333倍(OR=7.333,95%CI:3.108~17.302)。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别为14.229(95%CI:-8.479~36.938)、0.587(95%CI:0.271~0.903)和2.579(95%CI:1.100~6.047),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084,95%CI:0.720~1.632)。结论 母亲HBeAg阳性和阴道产可能是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建议HBeAg阳性母亲行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并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月间辖区内医院HBsAg阳性母亲所生219名足月新生儿,进行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在联合免疫后7、12、24、36个月随访观察抗-HBs阳性情况.结果 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26%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9,P>0.05).新生儿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7、12、24及36个月,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1.78%、87.21%、72.15%和73.52%,联合免疫后7个月的抗-HBs阳性率最高.有8%左右的婴儿抗体未阳转,显示该免疫程序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尚不完全.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采用联合免疫效果较好,但仍进一步探寻更佳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红  袁慧  胡莹  郭惠惠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78-1381
目的 分析新生儿黄疸病例特征,为新生儿黄疸早期识别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宣城市新生儿黄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到有效新生儿黄疸病例共9 252例,其中2017年1 879例,2018年1 843例,2019年1 926例,2020年1 810例,2021年1 794例,5年间新生儿黄疸病例数量大致相当,生理性黄疸7 662例,病理性黄疸1 590例,5年间新生儿黄疸病例的黄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生理性黄疸所占比例较高,但生理性黄疸比例逐年增加。5年间出现黄疸时间无明显变化,黄疸消退时间逐渐缩短。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胎龄≥; 37周、出生体重≥; 2 500 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7分、母乳喂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16.79±; 3.08)d,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17.34±; 2.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黄疸发病有其自身分布特点及规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在胎龄、出生体重以及黄疸消退时间方面均存在差异,应当根据新生儿黄疸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帮助其顺利度过黄疸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