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30年葛根芩连汤的研究概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自1990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录的葛根芩连汤相关文献,应用Cite Space软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以了解葛根芩连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963篇,葛根芩连汤相关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9年呈现快速增长状态。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安叡,科研团队以安叡团队、罗佳波团队、王丹团队研究成果最多。从事葛根芩连汤相关研究的机构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院等为主。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研究葛根芩连汤的主要阵地。以唐山市中医院的合作单位最多,合作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同地域合作和机构附属合作特征。除去"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后,频次前三位的关键词分别为"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葛根素",中介中心性前三位高的是"急性肠炎、糖尿病、黄芩苷",对葛根芩连汤临床有效性的观察和药物有效物质基础领域研究成果较多。结论葛根芩连汤的研究领域涉及方剂组方配伍与剂量研究、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等,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索可能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葛根芩连汤与部分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及配伍影响夏中伟,李应超葛根芩连汤系祖国医药在肠道感染中应用最广的重要方剂,现代医药则采用某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氯霉素等药物治疗肠道感染。作者为探讨葛根芩连汤与诺氟沙星、氯霉素等药配伍后能否改善伤寒患者的疗效,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对UC大鼠结肠平滑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探讨葛根芩连汤中哪些药物或药物组合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平滑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最明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连续灌胃4W后停药,流式细胞仪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平滑肌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全方组、全方去黄芩组、全方去甘草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其次为去葛根组、全方去黄连组、全方去葛根黄连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中对UC大鼠结肠平滑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最明显的药组是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具有较好的重建和修复结肠组织黏膜及恢复结肠平滑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解热抗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及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考察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及足趾肿胀试验中,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高、中、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发热和大鼠足趾肿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解热抗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及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考察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及足趾肿胀试验中,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高、中、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发热和大鼠足趾肿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葛根芩连汤两种用药剂量对血糖调节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方法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大剂量(120g、45g、45g、30g),小剂量(24g、9g、9g、6g)观察患者血糖变化。结果大剂量的葛根芩连汤降血糖幅度较大,对血糖偏高的患者疗效明显,小剂量可以小幅度降低血糖水平。结论葛根芩连汤两种用药剂量均可以对血糖产生影响,可为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对UC大鼠MIL、P选择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MTL、P选择素及结肠粘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汤及部分拆方药组连续灌胃4W后停药,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MTL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P选择素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大鼠结肠组织中MTL及P选择素的含量检测显示:模型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全方组、去黄芩组、去甘草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次为去葛根组、去黄连组、去葛根黄连组(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葛根芩连汤及部分拆方药组对UC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修复作用。结论葛根芩连汤及部分拆方药组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MTL、VIP影响最明显的药组是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具有较好的胃肠动力恢复及炎症解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驱虫斑鸠菊的半仿生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指纹图谱共有峰HPLC总面积、总黄酮、干浸膏得率等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及指纹图谱优选驱虫斑鸠菊半仿生提取法的条件。结果 优化条件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确定其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为:3次煎煮用80%乙醇的pH值依次6.0、6.5、8.0;煎煮时间依次为1、0.5、0.5 h。结论 驱虫斑鸠菊的提取工艺采用半仿生提取,均匀设计优选相关参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60例,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口服加直肠给药;对照组48例,给予乳酶生、黄连素、抗生素及输液等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葛根30 g,黄芩20 g,黄连6 g,炙甘草6 g)治疗,每日1剂,4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2例,有效7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有效改善阴虚燥热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吴茱萸的半仿生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吴茱萸碱、总黄酮、挥发油、干浸膏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优化条件为:3煎用水酸碱度(p H)值依次为6.00、6.50、9.00;煎煮时间依次为188、95、47 min。结论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确定其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p H值依次为6.00、6.50、9.00;煎煮时间依次为3.0 h、1.5 h、40 min,吴茱萸半仿生提取法最佳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及其主要代谢物对Huh7肝癌细胞株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 MTT法确定含药血清组及各代谢物组给药浓度;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uh7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中各基因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uh7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组对P38、JNK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对ERK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葛根素组对P38、JNK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对ERK的表达无影响;大豆苷组对P38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对JNK、ERK的表达无影响;大豆苷苷元组对P38的表达无影响,对JNK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对ERK的表达有下调作用(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与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苷元对Huh7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不同,选取葛根芩连汤及其主要代谢物平行研究,更有利于对葛根芩连汤进行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临床证据论证葛根芩连汤证(即伤寒论第34条)所指为感染性腹泻病治.方法 共收集确诊感染性腹泻患者(湿热型)129例,用葛根芩连汤连续治疗3 d,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检索维普、万方、中文期刊、PubMed等数据库获取相关研究报道.结果 病例取得良好疗效,痊愈71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8.45%.其中致泻性大肠杆菌性肠炎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后痊愈26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7%.总体大便常规转正常者118例,占91.47%.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189篇.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结合中西医理论、葛根芩连汤方药的现代化研究结果及临床应用疗效报道等证据,可以证明葛根芩连汤证所指为感染性腹泻病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与葛根芩连汤对高脂膳食诱导追赶生长模型大鼠IR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限食后开放高脂膳食法复制追赶生长大鼠模型,观察用芪药消渴胶囊、葛根芩连汤灌胃给药8 W后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L-6、TNF-α的变化。结果芪药消渴胶囊(0.6、1.8 g/kg)剂量、葛根芩连汤(6.5、3.25 g/kg)剂量能改善追赶生长大鼠胰岛素抵抗(P<0.05),降低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葛根芩连汤均能改善高脂膳食致追赶生长模型大鼠IR,降低IL-6、TNF-α的分泌,提示对减轻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且芪药消渴胶囊的作用优于葛根芩连汤。  相似文献   

16.
葛根芩连巴布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葛根芩连巴布剂,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选择葛根芩连巴布剂制备工艺条件。确定以快黏力、剥离强度、内聚力和外观综合得分为葛根芩连巴布剂制备工艺考察指标,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工艺为a2b2c2d1。即浸膏粉用量为10%,基质配比为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丙烯酸钠:甘油/丙二醇:高岭土为1:2:0.4:1:1.5:4/6:4;在50℃炼合15min,经减压脱气后涂布。结论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葛根芩连巴布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且能满足黏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茛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137例腹泻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5d为1个疗程.结果 患儿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1 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25%.对照组相应分别为26例、25例、12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咽喉炎病患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常规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常规组病患给予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观察组病患给予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病患的主症、次症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病患病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患均无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慢性咽喉炎应用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比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在采用纠正脱水、合理喂养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65.6%)明显高于对照组(38.9%),腹泻、发热、呕吐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菌痢模型药效,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兔盲肠分流术后直接结肠内接种,制作菌痢兔模型。按正交设计方法,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对菌痢模型的肠内容物细菌计数及肠组织内细菌计数,结肠炎指数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结肠内细菌计数及结肠组织内细菌计数,以黄连、黄芩作用为主,黄连与黄芩相互拮抗,其最佳组合为单味黄连,结肠炎指数为炙甘草。结论在葛根芩连汤各种配伍对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的作用上,对细菌的影响,以黄连为优;对病理学损害的改善,以炙甘草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