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disulfiram(DS)联合Cu(DS/Cu)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的逆转耐药作用及与JNK通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DS/Cu对HL60/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取DS/Cu对HL-60/ADM无明显杀伤作用的IC20值作为逆转浓度,MTT法检测IC20浓度DS/Cu联合不同浓度ADM处理24h后的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DS/Cu单药及DS/Cu与阿霉素联合处理HL-60/ADM24h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c-jun表达的变化。结果DS/Cu对HL60/ADM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处理24hIC50为(1.11±0.025)μmol/L。HL-60/ADM细胞经IC20浓度(0.63μmol/L)DS/Cu处理24h后,ADM的IC50值从(7.69±1.87)降到(0.48±0.021)μg/mL,逆转倍数为15.95倍(P=0.003)。0.63μmol/L的DS/Cu、1.25μg/mL的阿霉素单药及上述浓度的DS/Cu联合阿霉素作用HL60/ADM细胞24h后,联合组凋亡细胞比例较DS/Cu或阿霉素单药组均显著增多(P<...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对人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肺癌细胞内凋亡相关信号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PC-A1细胞,用20μmol/L姜黄素作用SPC-A1细胞0、1、2、3、4h,用荧光探测的办法测定细胞内Ca2 浓度。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肺癌细胞caspase8mRNA表达。结果20μmol/L姜黄素处理SPC-A1细胞后,细胞内Ca2 浓度随作用时间增高而升高;2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癌细胞24h后,使人肺癌细胞caspase8mRN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姜黄素诱导SPC-A1细胞的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以及caspase8mRNA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乙素对MR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表达MRP1的肿瘤耐药细胞株的逆转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SchB对柔红霉素(DNR)抑制HL60/ADR生长及同一浓度SchB对不同化疗药物抑制HL60/ADR和HLJ60/MRP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chB作用前后,HL60/ADR和HLJ60/MRP细胞内化疗药物DNR和MRP1特异性底物CFDA积聚的变化。结果4~25μM Sch B作用范围内浓度依赖性下降,逆转倍数显著上升;SchB可有效降低HL60/ADR、HL60/MRP对DNR、长春新碱(VCR)和VP16的IC50,逆转倍数2倍到20倍不等;SchB能够增加DNR和MRP1特异性底物CFDA在细胞内的积聚。结论SchB对同一细胞MDR的逆转与浓度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依浓度增加而增加;SchB可以逆转不同化疗药物对MRP1介导的耐药,其逆转机制与增加化疗药物的积聚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逆转人乳腺癌MCF-7/阿霉素(ADM)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Res对MCF-7/ADM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金氏公式判断Res和ADM联合效应;同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浓度Res作用下MCF-7/ADM细胞内的ADM积量进行测定。结果Res能提高MCF-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ADM联合4μmol/L Res时逆转倍数为1.950,8μmol/L为2.178,12μmol/L为2.355;Res可提高ADM在MCF-7/ADM细胞内的蓄积,耐药细胞MCF-7/ADM内ADM的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细胞内ADM浓度均随细胞外ADM浓度升高而升高。结论Res对ADM抗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具有增敏作用;Res能够部分逆转MDR,其逆转机制与增加ADM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瑞氏染色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比色法观察As2O3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瑞氏染色显示低浓度的As2O3(0.1μmol/L,1.0μmol/L)诱导后,细胞呈现部分分化现象,而高浓度的As2O3(5.0μmol/L)诱导后细胞呈现凋亡特征,As2O3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第1天半数抑制率(IC50)约为20.0μmol/L,第2天、第3天IC50均约为5.0μmol/L。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低浓度者可诱导HL-60细胞部分分化,高浓度者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与环孢素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耐药倍数。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S和耐药细胞株MCF-7/ADR各自分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阿霉素;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空白组。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并算得半数抑制浓度,得出耐药逆转倍数。用免疫荧光法测得加入阿霉素的MCF-7/ADR细胞株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环孢素A作用下,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结果 (1)MCF-7/ADR细胞株的耐药倍数为12.13。(2)对于MCF-7/S细胞株,雷帕霉素和环孢素A的耐药逆转倍数均为1。(3)对于MCF-7/ADR细胞株,10μmol/L环孢素A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μmol/L雷帕霉素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4)10μmol/L的环孢素A和1μmol/L的雷帕霉素,开始增加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阿霉素浓度增加。相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下,雷帕霉素组的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较环孢素A高。结论雷帕霉素能逆转MCF-7/ADR细胞株的耐药性,且效果较环孢素A好。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抗肿瘤药物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 和L12 10 细胞 ,探讨药物对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同种白血病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1) 0 2 μg/mlHT作用 2h的HL60 细胞和HT作用 2~ 2 4h的L12 10 细胞有明显的DNAladder。 (2 )HT处理 6~ 2 4h的HL60 细胞、在DBA/ 2纯种小鼠体内培养的被HT处理不同时间的L12 10 细胞及所有对照细胞无DNAladder。 (3)HT处理 2 4h的HL60 细胞和HT处理 12h的白血病小鼠体内的L12 10 细胞核DNA断裂成碎片 ,在琼脂糖凝胶上呈弥散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耐药逆转剂对耐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药逆转剂对耐药细胞K5 62 A0 2内游离钙离子 ( [Ca2 ]i)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2的静息 [Ca2 ]i水平 ,并观察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屈洛昔芬 (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内 [Ca2 ]i浓度的变化。结果 :静息状态下K5 62 A0 2细胞的 [Ca2 ]i浓度显著高于K5 62细胞。 1μmol·L- 1 Tet或 5 μmol·L- 1 Drol单独作用于K5 62 A0 2细胞引起 [Ca2 ]i浓度的明显升高 ,两者联合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 :K5 62 A0 2细胞内 [Ca2 ]i浓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其耐药的原因之一 ,但耐药调节剂Tet、Drol对耐药细胞 [Ca2 ]i的影响在其逆转耐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9,14(3):I1640
用国产抗肿瘤药物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 和L12 10 细胞 ,探讨药物对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同种白血病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1) 0 2 μg/mlHT作用 2h的HL60 细胞和HT作用 2~ 2 4h的L12 10 细胞有明显的DNAladder。 (2 )HT处理 6~ 2 4h的HL60 细胞、在DBA/ 2纯种小鼠体内培养的被HT处理不同时间的L12 10 细胞及所有对照细胞无DNAladder。 (3)HT处理 2 4h的HL60 细胞和HT处理 12h的白血病小鼠体内的L12 10 细胞核DNA断裂成碎片 ,在琼脂糖凝胶上呈弥散状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CHS)对人类白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阿霉素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CHS预作用后HL60/阿霉素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考察CHS对HL60/阿霉素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组化考察CHS对HL60/阿霉素细胞NF-κB、MRP、GST-π、iNOS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CHS可将阿霉素对HL60/阿霉素细胞的IC50值由34.1971μmol/L降至17.4393μmol/L,逆转倍数为1.9609倍;FCM显示CHS作用后HL60/阿霉素阻滞于G0/G1期、G2/M期,降低进入S期比例,并出现凋亡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S能下调HL60/阿霉素细胞中MRP、GST-π表达,上调NF-κB、iNOS的表达。结论蟾蜍注射液逆转HL60/阿霉素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可能是通过下调MRP、GST-π的表达,上调NF-κB、iNOS的表达,促进HL60/阿霉素细胞凋亡,从而增加HL60/阿霉素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AdTK)旁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MTT法计算细胞抑制率,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病毒感染过的肿瘤细胞和经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未感染的肿瘤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均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前者的抑制率随感染Ad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增高,后者随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旁杀伤效应在TK自杀基因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旁杀伤效应可能是基于多个环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溻渍治疗小儿肺部啰音难吸收方法及疗效,方法:将白芥子利用热湿敷装置溻渍敷背,疗效显著疗效.结论:疗效百定,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效二氢吡啶类(DHPS)降压药物阿折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阐明阿折地平的降压效果及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4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折地平组(24例) 和氨氯地平组(24例),2 组患者经过2 周药物洗脱期后,分别给予8 周的阿折地平(8~16 mg/d)或苯磺酸氨氯地平(安内真,5~10 mg/d)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浆hs-CRP、SOD、6-keto-PGF1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阿折地平组血压降低总有效率为87.5%,氨氯地平组为9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SOD和6-keto-PG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s-CRP显著下降(P<0.05),SOD显著升高(P<0.05);阿折地平组患者6-keto-PGF1α在治疗后有升高趋势(P<0.05),而氨氯地平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阿折地平具有显著的降压疗效,同时对As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氯胺酮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n=10):生理盐水(NS)组﹑氯胺酮(K)组﹑帕罗西汀(P)组﹑帕罗西汀+氯胺酮(P+K)组.利用甩尾实验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甩尾潜伏期(tail-flick latency,TFL).结果 与NS组相比,给药后10~40 min K组小鼠TFL提高(P<0.05或P<0.01).与P+K组相比,给药后10~40min K组小鼠TFL较长(P<0.05或P<0.01).结论 帕罗西汀能够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 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影响及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红背叶根组血清中的以上8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结论 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可能是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仙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其及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2I、L-6I、L-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二仙颗粒,对照组用前列康片。治疗15周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5.0%,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I、L-6I、L-8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作用显著,可能通过降低前列腺液中IL-2I、L-6I、L-8的水平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余振  黄燕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19-2821
目的:探讨早期阅读对聋儿听觉语言能力的影响,对聋儿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社会性发展能力、学习兴趣等的影响。方法:在中心抽取12名聋儿,依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受训时间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聋儿接受早期阅读训练,对照组的聋儿不接受早期阅读训练。1.为试验组聋儿提供色彩鲜艳,具凹凸感,有表意性质,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培养聋儿的阅读兴趣;2.为试验组聋儿提供多元的早期阅读经验;3.在早期阅读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注重亲子阅读,注重家长的引导;4.教师直接介入阅读过程与聋儿互动,整合阅读活动。结果:差异显著,实验发生了明显的效应。结论:1.经过早期阅读训练的聋儿,在听觉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社会性发展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强于未经早期阅读训练的聋儿,教师与家长联手开展早期阅读能收到更好的效果。2.早期阅读的目的是为破译聋儿的“精神密码”,开发聋儿的脑潜能。3.认知类的书有助于培养聋儿分析性思维,而绘画故事则有助于聋儿综合性思维的培养,后者对聋儿的成长更加有益。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PTN患者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与拉莫三嗪组(n=59)。对照组以奥卡西平治疗,拉莫三嗪组以拉莫三嗪治疗,均治疗90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SDS))及睡眠情况(PSQL)、健康状况评分,检测血清β-Ep、VIP、TNF-α、IL-1β等疼痛因子,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3%vs. 69.49%,χ~2=7.468,P=0.006)。治疗后,拉莫三嗪组VAS、SAS、SDS、PS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8.178、17.825、17.522,P均=0.000),健康状况评分8项均高于对照组(t=10.113、13.917、13.038、12.837、15.226、13.446、13.012、13.057;P均=0.000)。拉莫三嗪组血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t=7.073,P=0.000),VIP、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7.937、11.066、11.536,P均=0.000)。拉莫三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8%vs.22.03%,χ~2=7.169,P=0.007)。结论拉莫三嗪治疗PTN可抑制疼痛因子生成,缓解或解除患者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