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流加分流联合术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分析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疗效。方 法: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各手术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随访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手术组PVD术后平均下降0.20 cm(15.87%)、PVF平均下降288.29ml/min(41.15%),FPP平均F降0.66kPa(17.41%);断流组PVD平均下降0.13cm(9.29%), PVF平均下降200.70ml/min(30.35%),FPP平均下降0.38kPa(10.56%);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比较PVD有明显差异(P< 0.01)。再出血率分别为2.9%和13.8%(P<0.05),肝性脑病率分别为5.7%和3.5%(P<0.05)。结论:联合手术组的门静脉血 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优于断流组。  相似文献   

2.
门体分流术不同分流口直径的肝脏血液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0头胆癖管结扎造成肝内型门脉高压模型犬行门腔H型桥式分流术,并于不同分流口直径下观察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1)在门体分流术中肝动脉具部分代偿作用;(2)SD/PVD〉100%时,由于PVF和THF丧失过多,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3)SD/PVD=67%时在有效降低FPP的同时,能最大限谋保持向肝性门静脉血流。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油酸复制成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观察处理组接受1,6一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肺分流率,血氧输送及利用,血液SOD、MDA含量等变化。结果显示注FDP 30分钟后,处理组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肺分流率降低,血氧输送增加,血液SOD升高,MDA降低。提示:ARDS状态下,FDP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肺分流率,减轻肺水肿,对ARDS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DP改善心肌能量供应及抑制氧自由基损伤肺微血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HMU-Ⅱ型心功能仪观察了心内分流病人术中用肝素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氧耗的影响。41例心内分流病人,按左向右分流和右向左分流分为两组。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用肝素后(3mg/kg),EF、SV、CO、SVR、EDV、MAP、HR和CMO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MAP、SVR和CMO下降与用肝素前比较有显著差异,VDP略有升高。结果提示,肝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氧耗的机理是肝素有抑制心脏功能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其中以扩张外周血管作用为主,心内分流方向与肝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氧耗无关。  相似文献   

5.
门奇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文美  陈治平 《普外临床》1996,11(6):325-327
作者采用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和术中测压的方法观察20例门静脉症患者行门奇断流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1.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胃决于胃冠状静脉侧支脾血流量比值的大小。比值越小,术后PVF减少越明显畈之,PVF则趋向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PHT)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比色法和鲎试验改良基质显色法,对大鼠肝硬变PHT形成过程中,外周血NO、内毒素浓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进行检测,观察了NO合成酶抑制剂L-NMMA对PHT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在大鼠肝硬变PHT形成过程的早、中、晚三期,血浆NO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2)在肝硬变形成各期门静脉阻力(PVR)和门静脉压力(PVP)均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MAP)和内脏血管阻力(SVR)显著下降,门静脉血流量(PVF)变化不明显。(3)NO水平和内毒素、PVP呈显著正相关。(4)注射L-NMMA,肝硬变大鼠MAP、SVR、PVR显著升高;PVF显著下降;PVP变化不明显。结论NO参与了PHT时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形成,在肝硬变PHT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门、脾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显著扩张和增加,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门静脉血流量增加与脾静脉血流量增加呈正相关;(2)断流术后.门静脉内径变窄和血流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断流加脾肾分流联合术后,门静脉内径变窄明显大于断流术,但两术式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认为.断流术和断流加脾肾分流联合术均为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较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观察6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和39例单纯胆囊结石(C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吲哚美辛的调节作用。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非吲哚美辛组(A组)和吲哚美辛组(B组)。结果表明A组每博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1),平均动脉压(MAP)、周围血管阻力(SVR)和门静脉血流速度(PVBF)显著低于C组(P<001)。B组术前MAP,SVR和PVBF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术后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但与C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结果显示,术前口服吲哚美辛有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循环功能、门脉血流和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门静脉压力测量,研究了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联合术后门静脉内径和压力较断流术明显减小和降低,但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与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联合术后门静脉血流量仍维持正常高值水平,门静脉为向肝血流,脾静脉为逆肝血流,门静脉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头向侧枝全部消失,以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本组病例术后再出血及脑病发生率低,腹水消退和生活质量好有关。本研究表明,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是合理而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1例梗阻性黄疸和41例单纯胆囊结石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A组TB、BTP显著增加,PVD、PVP显著高于B组,而SVR、MAP、PVBF显著低于B组。相关分析显著A组TB与BTP、PVP、PVD呈显著正相关,TB、PVD、PVP、BTP与PVBF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B、BTP是影响SVR、MAP的主要指标,而SVR、MAP下降是影响PVBF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检测2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PVF)、肝动脉血流量(HAF),采用水柱法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变化,应用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R15ICG)分别估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结果PVF由术前的(1323±388)ml/min减少至术后的(895±262)ml/min(P<001);HAF由术前的(370±70)ml/min增加至术后的(485±123)ml/min(P<001);FPP由术前的(28±4)mmHg降至术后的(25±4)mmHg(P<005);R15ICG由术前的(19±7)%变至术后的(21±7)%(P>005)。结论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虽然减少,但是肝动脉血流量增加及术后门体分流的减少均利于术后硬变肝脏的功能维护。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左心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功能参数测定,MR+MS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左心室功能测定值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将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左心功能测定值对比分析,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与DS、Dd、EDVI、ESVI呈正相关,而与FS、CI、LVSWI呈负相关。研究提示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显著影响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和方法:40例肾移植病人在硬膜外麻醉胶放置Swan-Ganz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硬膜外阻滞30分钟,MAP、CVP、体循环阻力(SVR)下降明显(P〈0.05),而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髂内动脉阻断后,MAP、CVP逐渐恢复麻醉前水平,而肺循环阻力(PVR)则明显升高(P〈0.05)。提供肾血流20分钟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二尖瓣置换术(MVR)与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瓣下结构分为3组。Ⅰ组:常规MVR,切除全部二尖瓣瓣叶及其瓣下结构;Ⅱ组: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组织;Ⅲ组:全部保留二尖瓣装置。术后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采用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结果术后Ⅰ组MPAP,PVR和PCWP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而CI和LVSWI则低于Ⅱ组和Ⅲ组。结论保留瓣下结构可改善MVR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瞻性观察对比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单纯门奇断流术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984~2004年入院的门静脉高压症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断流联合术(250例)和门奇断流术(110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彩色多普勒(DCFI)检查、术中动态观察自由门静脉压(FPP)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术后出血:分断流联合术组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0%,断流术组近期再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17.6%(P〈0.05),(2)肝性脑病发生率:分断流组为5.6%,断流组为4.4%(P〉0.05)。(3)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断流术后的FPP降低较断流术后明显(P〈0.05);分断流术后门静脉直径(DPV)缩小较断流术后明显(P〈0.05);分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PVF)减少与断流术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断流联合术降低FPP,较断流术明显,可较为有效的缓解了门静脉学高动力血流状态,且其临床疗效优于断流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力(PHC)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应。方法:观察不同潮气量(VT)条件下,10例重度ARDS患者的肺力学、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结果:VT从常规水平降至小VT时,患者均出现PHC,PaO2和SaO2无显著变化,但肺内分流率显著升高。气道平台压力显著降低。吸气最后20%的顺应性与总顺应性之比明显增大。MAP、PAP无明显变化,但SVRI显著降低。CI  相似文献   

17.
芬太尼—安氟醚麻醉行二尖瓣置换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8例在芬太尼-安氟醚麻醉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本组术前心功能损害明显,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无明显改变,大血管插管时MAP,CI,SI,LVSWI均显著低于诱导前(P〈0.05),脱离体外循环后,MAP,SVR显著降低。氢此认为,此类患者术中以大血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干扰最显著,有关处理方法还有待探讨。停机后血管明显扩张,提示血量应用兼有α,β受体兴奋作用的多巴胺可…  相似文献   

18.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手术病死率为36%,术后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83%,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术后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645%和545%。术后FPP和PVF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FPP平均保持在32±04kPa。结论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1(ET-1)的作用及ET-1与梗阻性黄应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用肝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OJ)兔模型,偶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血内毒素含量,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生理记录仪和电磁血流计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肝动脉血流量(HABF)、门静脉血流量(PVBF)、门静脉压力(PVP)及内脏血管阻力(SAR)。结果OJ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C)组;血浆ET-1低于NC组。OJ组血浆内毒素与血浆ET-1含量呈负相关;OJ组血浆ET-1含量与MAP、HABF、PVBF及SAR呈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疽时血浆ET-1水平降低,内毒素血症不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ET-1,血浆ET-1水平下降在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前瞻性随访20年的疗效。对其中部分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PVP动态测量,综合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2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近期无1例出血,再出血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手术死亡率为3.3%,术后3,5.10和15年生存率为93.6%,83.6%,64.5%和54.5%。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术后门静脉直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较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后让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肝脏门静脉灌注良好。结论:本联合术即切断了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侧支,又降低了PVP和缓解了门静脉高动力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合理,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