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同采收季节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间的南五味子挥发油、总木脂素、五味子酯甲以及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南五味子的采收时间以8月上旬为最佳。结论8月份是南五味子成熟的主要时期,应重视南五味子采收的控制,以保证南五味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辽宁省8个产地不同生长期的五味子果实中5种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生长期,各指标及指标总含量的最高值分别为:五味子醇甲(7.4785±0.4443)mg/g、五味子醇乙(2.7325±0.4542)mg/g、五味子酯甲(0.4397±0.1193)mg/g、五味子甲素(1.9215±0.3762)mg/g、五味子乙素(4.5677±0.6253)mg/g、指标总含量(17.0527±1.0826)mg/g。结论:就样品所得实验结果表明,除五味子酯甲外,其它4种指标成分及5种指标总含量在半成熟期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辽宁省8个产地不同生长期的五味子果实中5种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生长期,各指标及指标总含量的最高值分别为:五味子醇甲(7.4785±0.4443)mg/g、五味子醇乙(2.7325±0.4542)mg/g、五味子酯甲(0.4397±0.1193)mg/g、五味子甲素(1.9215±0.3762)mg/g、五味子乙素(4.5677±0.6253)mg/g、指标总含量(17.0527±1.0826)mg/g。结论:就样品所得实验结果表明,除五味子酯甲外,其它4种指标成分及5种指标总含量在半成熟期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加工方法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五味子不同加工的样品挥发油、总木脂素、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过的样品,其挥发油的含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失,而总木脂素含量则多比生品偏高。其中微波10 m in,晒干处理过的样品,无论是挥发油含量还是总木脂素的含量均较其它加工方法的高,且工序简单,比较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早期仅作为正品五味子的一种被广泛收载于各种中药专著及各版药典,然而由于该品种在生境分布、化学成分、组成及药效等方面与五味子S.ch inensis(Turcz.)Baill.(称北五味子、辽五味子)存在一定差异,故《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作为南五味子的正品来源收载。南五味子种子含挥发油及木脂素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具有镇咳作用[1,2]。关于五味子挥发油的研究以北五味子较多[3,4],而对来源明确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9,(9):1939-1943
目的:研究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作为提取考察标准,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考察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使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10,闪式提取器的电压为140 V,提取时间90 s,提取2次。木脂素总提取量可达到22.1%。结论:闪式提取木脂素比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高,迅速,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作为提取考察标准,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考察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使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10,闪式提取器的电压为140 V,提取时间90 s,提取2次。木脂素总提取量可达到22.1%。结论:闪式提取木脂素比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高,迅速,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护肝片中4种木脂素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采用新方法比较不同厂家产品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tL.结果 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8.06%、98.28%、97.49%、99.82%,RSD依次为0.83%、1.80%、1.11%、0.83%.所收集的各厂家护肝片每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依次为0.212 8~0.615 1 mg、0.004 7~0.140 6 mg、0.051 6~0.305 0mg、0.091 3~0.346 0mg.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可行,可用于护肝片中五味子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且新方法测得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木脂素类成分测定法鉴别南北五味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中6种木脂素的含量,比较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差异,为区分南北五味子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建立五味子醇甲等6种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14个产地五味子和8个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6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比较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6种成分含量差异。结果: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及总木脂素(6种木脂素成分和)的相对含量完全不同: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明显高于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均超过本药材总木脂素含量的40%,两成分含量达到总木脂素含量的80%以上;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各木脂素类成分占总木脂素含量的比例,在其果肉、种皮和种仁中的体现与药材相似。结论:建立同时测定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方法,可用于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质量评价及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木脂素的差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差别。结果从薄层色谱上看,生五味子、醋五味子及酒五味子无明显的差别,而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均以酒五味子中的量稍高。结论五味子经过炮制后,能增加其中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的量。  相似文献   

11.
利肺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1册,由五味子、白芨、枇杷叶、牡蛎、百部、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驱痨补肺、镇咳祛痰之功效,对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五味子为君药,主要含有联苯环辛烯炎物质,如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五味子醇甲、醇乙以及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还含有挥发油,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十一烷酮等;其他尚含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E及多糖等。五味子醇甲是五味子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此,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利肺片中五味子醇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 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 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速率,鉴别这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3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代谢速率。液相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 μm),60%的乙腈和40%的水等度洗脱,进样量5 μL,流速0.8 mL/min,柱温30℃,运行时间30 min。质谱ES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000 V,干燥气流速9.0 L/min,裂解气电压90 eV。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木脂素类成分的代谢产物,质谱参数与HPLC-MS的参数相同。结果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0.010 22~2.044、0.044 24~2.212、0.042 32~2.116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基质效应>75%,提取回收率>80%。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半衰期分别为:五味子甲素0.721 0 min,五味子醇乙43.58 min,五味子酯甲86.63 min,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出五味子甲素的7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醇乙的6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酯甲的4个代谢产物。结论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易发生代谢,这将影响木脂素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辽宁凤城地区不同环境五味子不同部位五味子醇甲等五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0nm。结果:五味子不同部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环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总量不同。结论:五味子种子含有5种木脂素总量最多,果皮中最少;生长在山脚树荫丛林且湿润环境下的五味子5种木脂素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丸中总木脂素与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五味子丸及原料五味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70nm及280nm波长处检测总木脂素及五味子酯甲的含量.结果:在4~20μm/ml范围内,吸收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总木脂素为100.5%,RSD=2.90%;五味子酯甲平均回收率为98.65%,RDS=1.64%.  相似文献   

16.
从云南石屏产长梗南五味子(K.Longipedunculata)的茎中分离得到三个木脂素,根据光谱法分别鉴定为Kadsulignan D(1),Kadsulignan E(2),五味子酯甲(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作进一步鉴定,并测定主要成分的量。方法HPLC-DAD和UPLC-MS/MS检测相结合进行成分鉴定,HPLC-UV法测定主要木脂素类的量。结果HPLC-DAD检测鉴定出含药血清中8个制剂原形成分中的7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5个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图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U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除存在五味子醇甲等7个木脂素类成分外,还含有五味子酯甲;含药血清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1453±1.0202)、(6.6045±1.3414)、(0.5601±0.1375)、(5.9330±0.9666)μg/mL。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有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LC-UV含量测定方法。综合考察皖南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的内在品质,为该品种转为栽培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C-UV法,Agilent TC-C18(2)色谱柱(250 mm×4.6 mm I.D,5 u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40 nm,测定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结果皖南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24%、0.46%、1.22%。结论皖南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平均含量为0.24%,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五味子酯甲含量不低于0.20%,可供药用。通过三指标的综合控制,为皖南华中五味子的品质评价和栽培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五味子藤茎浸膏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250.0mm×4.6mm,5μ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结果]五味子醇甲在0.44~2.20μg范围内,五味子酯甲在0.30~1.50μg范围内,五味子甲素在0.40~2.00μg范围内,五味子乙素在0.44~2.2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5%,101.57%,99.68%,99.29%,RSD分别为0.64%,1.71%,1.29%,1.1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样品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 Turcz.) Baill.主产于东北的东部山区 ,其成熟果实称北五味子 ,是著名的长白山道地药材 ,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的作用。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成分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代表 ,有明显的促进肝糖元生成、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是预防和治疗肝炎的要药。近来还发现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有抗癌、抗艾滋病和 PAF拮抗等多种生物活性[1] 。北五味子作为常用的中药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 ,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 ,加之人们对五味子果实的掠夺性采收 ,致使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