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及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除1例出现胰周包裹积液、高热、黄疸,行开腹手术,20 d后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外,其余11例在置管引流灌洗4~10 d内病情好转,出院时血象、血尿淀粉酶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有助于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内毒素及炎性介质吸收,操作简单方便,病房内即可进行,并发症少,一般基层医院即可开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胰腺炎(GSP)围手术期合理处理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3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21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因腹腔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并发症3例,其中,胰周出血、胰瘘、胰腺假性囊肿各1例。结论对GSP患者应按“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注重术前、术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和失衡的纠正、有效抗生素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中彻底清理腹腔,妥善放置腹腔引流,强心、利尿等综合处理措施,保持内环境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留置胃管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等,术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重点做好术后各种管道引流及腹腔灌洗的护理,认真细致、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病人尽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因素.  相似文献   

4.
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合理方案,体现“个体化治疗”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88例,死亡12例。结论:强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手术指证,早期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程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11觫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4例中,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4例,手术指征为胆源性傲阻型)SAP。4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12例因合并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一般情况趋于稳定,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限甚至消失,各项生化指标趋于好转或正常,治愈出院。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和引流经手术治疗获得临床治愈。2例患者胰腺假性囊肿形成。2例放弃治疗。患者血糖均维持在发病前水平。结论:腹腔持续灌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清除坏死组织、胰周脓肿切开引流、感染灶清除等,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主要方法:主要是禁食、胃肠减压、抑酶抑酸、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少肠道菌群移位、改善微循环及全身状况、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观察2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7.1%,并发症发生率45.2%,对照组治愈率71.0%,并发症发生率为61.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非手术、手术及内镜技术治疗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42例,均痊愈。手术治疗8倒,死亡1例,病死率12%。内镜技术治疗6例,均痊愈。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根据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运用内镜技术以微小创伤达到满意的引流效果,对ABP具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30-113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死亡率为4%,其中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术后脏器功能衰竭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细胞因子各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严格掌握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适应症,及早开展手术治疗,去除病因,清除生物活性胰液和坏死组织,可达到充分引流及减压的作用,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指征选择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中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和指征手术,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研究组:对1997年6月~2005年6月9年间收治的108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其中138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发病1周内)有较重的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病人36例,有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18例手术。中期(发病3~4周)形成胰腺脓肿56例;后期发病经治疗半年后形成胰腺假性囊肿非手术治疗不吸收病人28例病人手术,手术方法:早期的腹腔减压、冲洗引流为主;中期以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并冲洗引流为主,后期以内、外引流为主。对照组:前期及外院6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手术治疗396例为对照组。早期(发病1周内)只要有明显的腹膜炎即行手术290例,中后期形成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手术106例。手术方法为腹腔冲洗引流、胰被膜切开减压、脓肿或囊肿外引流术。以上两组在手术率、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总花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率、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总药费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和指征手术,同时配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治疗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总费用,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地位.方法:将199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0例及个体化阶段性营养(个体化)组5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个体化组总并发症、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腹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个体化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P<0.05).结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建纲  邵泉 《中国保健》2005,13(18):30-31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4例经延期手术治愈,4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6例急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病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有59例。手术方法有单纯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加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坏死病灶切除清创术、脓肿引流术、囊肿引流或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加胆囊切除术、胰腺周围引流术加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等。结果:236例手术者治愈226例,治愈率95.8%(226/236),其中SAP手术的治愈率为83.1%(49/59);10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死亡,死亡率为4.2%(10/236)。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治疗应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对合并胆石者,应根据胰腺炎不同的病理类型,积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性期后行引流术。胰腺周围血管破裂可行经导管出血动脉栓塞术或破裂血管缝扎止血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隔综合症或感染者,应及时行开腹减压、胰腺周围感染坏死组织清创术及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孟海 《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46-14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倒)采取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清除坏死组织,胰周脓肿切开引流、感染灶清除等,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主要方法:主要是禁食,胃肠减压、抑酶抑酸、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少肠道茵群移位,改善微循环及全身状况、防治多器官功能表竭;观察2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7.1%,并发症发生率45.2%,对照纽治愈率7l.0%,并发症发生率为61.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22例,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进行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行腹腔减压者治愈出院,占81.8%,4例死亡,占18.2%,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肺水肿,1例死于真菌性败血症,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应尽早行腹腔减压引流,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叶浩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907-290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诊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 34例患者有30例(88.24%)痊愈出院,4例死亡(11.76%)。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2例;并发症及死亡以多脏器衰竭为主。结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妥善选择手术时机,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曹秀芹 《中国保健》2009,(20):923-924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后治愈38例,治愈率为86.4%。经综合护理,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是保证重症胰腺炎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丽菊 《中国保健》2008,16(9):389-390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死亡率高的急腹症,围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疗效十分重要,我们对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了围术期综合护理,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急性重症胰腺炎仍是一种较高致死性外科急腹症,它并不是一般化脓性感染,而是伴有复杂凶险自我消化过程[1].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外科治疗方法颇多,但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放置双套管引流仍是基本措施之一.1997年~2003年共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14例,术后经积极有力综合治疗,早期胰周双套管持续低压灌洗及充分有效引流,死亡3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联合使用腹腔镜手术及腹腔灌洗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判断。方法:选取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及腹腔灌洗技术。结果:手术病死率4.2%,余4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联合使用腹腔镜手术及腹腔灌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S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报道[1] 用腹腔镜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成功以来 ,我们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 ,对 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人应用腹腔镜“亚早期”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 1997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对符合SAP诊断标准[2 ] 的 19例病人采用了腹腔镜“亚早期”手术治疗。其中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7~ 76岁。术前合并休克 2例 ,合并黄疸1例 ,合并肾功能衰竭 2例。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包括禁食水及胃肠减压、静脉营养、补充血容量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