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多种耐药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多种药物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情况。方法 选择1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和5例对照组患者的脑组织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以B-actin为内参照对MDR1基因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226bp和548bp的条带,通过照相、扫描、计算MDR1/b-actin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统计学处理提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MDR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糖蛋白为MDR1的产物,能将药物从脑内排入血循环而降低脑内药物浓度。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因脑内MDR1的高表达,导致脑内抗癫痫药物(AED)浓度较低而耐药。故应用MDR1抑制剂也许可以提高AED在脑内的药物浓度,使癫痫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在筛选农村老年期痴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HDS-R在筛选农村老年期痴呆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HDS-R对农村50岁以上人群进行痴呆的调查,同时应用MMSE,HDS与之比较,以便对HDS-R在筛选农村老年期痴呆可靠性的探讨。结果 HDS-R与MMSE,HDS的测量结果与明显的正相关,而且,HDS-R项目少,效率高,测量时间短,易被老年人接受。结论HDS-R可适合作为农村老年期痴呆的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义测验(DS)对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FOM、RVR、BD和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OM、RVR、BD,P〈0.001;DS,P〈0.005)。相关分析发现,RVR和BD与BPRS得分呈负相关,FOM  相似文献   

4.
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我们对24例患者进行了研究。1 对象与方法符合DSMIV和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至少已接受2个疗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尚未达到临床显效,所用药物至少分属2个化学类别,并均达到治疗剂量,入组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35分。在利培酮治疗前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一周,作为清洗期。治疗开始后7~14天内,利培酮剂量由2mg/d逐渐加至6~8mg/d。观察期间,除必要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对症治疗外,不使用其他精神药物。以B…  相似文献   

5.
验证“精神障碍诊断量表”在Alzheimer病临床诊断上的实用价值。用DSMD评估1993年底在院的Alzheimer病患者32名,逐条进行分析。结果1.DSMD与CCMD-2项目相对应;2.DSMD所引入的MIFE及SFRS均有实用价值。DSMD的Alzheimer病部分适用地临床诊断及病史书写,作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脑SPECT与CT/MR及EEG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SPECT、CT/MR、EEG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TS患者进行99m锝-双半胱乙酯(9mTc-ECD)脑SPECT显像,并于2周内行CT/MR和EEG检查。结果脑SPECT对TS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100%、8367%;EEG检查的阳性率486%,明显低于SPECT(P<005);CT仅发现1例侧脑室轻度增大。结论SPECT脑显像对确定TS的病变部位优于EEG和CT/MR。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符合DSM-ⅣOCD诊断标准病人进行以下量表和问卷评定:强迫症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对65名正常人进行EPQ测试。结果:15岁以前发病患者的MSCPOR的工作适应能力下降(WD)分显著高于15岁以后发病患者;合病组病人的HAMD和EPQ的神经质分显著高于非合病组;洗涤/回避组的HAMA评分显著较高,迟缓/仪式化组的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两组的MSCPOR的WD评分均显著高于强迫检查行为组。结论:15岁以前发病,合病组,主要表现迟缓/仪式化或洗涤/回避症状的病人是OCD较为严重的亚型。  相似文献   

8.
迪谢内/贝克肌营养不良患者视网膜眼电图改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渝  张成  吴德正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6):328-331,I027
目的 研究迪谢内/贝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者视网膜眼电图(ERG)的改变特征,探讨ERG对DMD/BMD的诊断价值及dystrophin在视网膜信号传导上的作用。方法 对22例临床确诊的DMD/BMD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ERG检测,采用ERG国际测量标准记录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眼科检查无明显异常。22例患者中16例(72.7%)出现异常ERG改变;其中15例为暗适应蓝光b波波幅下降或(和)消失(P〈0.001)。13例暗适应白光b波波幅下降或(和)替伏期延长(P〈0.001)。12例b/a波波幅比≤(P〈0.001)。16例振荡电位OPs1~4波波幅下降。结论 ERG可作为DMD/BMD诊断和症状的一项有价值的检查。dystrophin及同源蛋白在视网膜电信号的传导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同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强迫障碍的现象学和病程。方法:对同时符合CCMD-2R及DSM-Ⅲ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动态ADIS-P,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同的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起病早,就诊迟,Bear分别中Ⅱ型(污染/检查型)最多,同经高。治疗上均用氯丙咪嗪或SSRIs联用或不联用其它精神药物。似以药物加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强迫障碍的现象学表现较为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Alzheimer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定量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中特点。方法:应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32例AD、24例SS和39例正常老人作了BEAM检查。结果:BEAM-EEG图象上AD患者和SS患者均出现低密度带,前者为横行形,后者趋向凹字形。与正常老人相比,AD患者和SS患者BEAM-EEG变化特征是,δ和θ波功率上AD在所有点、SS在主要点均增高,绝大部分脑区增高程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α波功率下降,AD患者在后颞、前颞、顶区,SS患者在额区、顶区有显著差异。β波功率AD患者在前额、后颞,SS患者在额极、中颞、后颞、枕区增高,且有显著性。结论:AD患者和S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老人的变异,且AD和SS患者在脑区记录点异常分布上明显不同,提示BEAM-EEG对AD患者和SS患者鉴别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半衰期催眠药佐匹克隆和三唑仑对失眠患者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测定(MSLT)的影响。方法:按照ICD-10的诊断标准收集22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服用0.5mg三唑仑或15mg佐匹克隆前后,分别进行MSLT检测。结果:两药均可使白天MSLT的平均睡眠潜伏期和前两次测定的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使REM睡眠增加。两药对MSLT的影响特点相似。结论:催眠药物可使失眠患者白天的困倦程度明显增高,这可能与药物的受体后效应有关,与药物种类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 A P D) 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T D) 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不自主运动量表( A I M S) 、锥体外系副系反应量表( R S E S E) 评定确认 T D、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 E P S) 存在,建立对照组,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 D 组总服药时间长,服药剂量高,高效价药使用多,既往 E P S 次数多,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服药剂量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低。 T D 严重程度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性相关。 A I M S≤4 分者与> 4 分者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服药时间、服药剂量、高效价药、 E P S 次数、情感性障碍与 T D 发生密切相关, T D严重程度可能存在个体易感性, T D 的疗效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Alzheimer病的神经心理学和有关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Alzheimer病与正常老人在神经心理学检测、CT扫描、脑电生理学检查的不同表现。共有43例AD患者符合DSM-Ⅲ-R有关AD的诊断标准,41例正常对照组,完成5种认知功能检测、头颇CT扫描、BEAM-EEG、脑诱发电位检查。A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认知功能全面下降、脑萎缩明显、慢波活动增加、BEP潜伏期大多伏长,波幅下降,神经心理测验、CT、BEAM-EEG、BEP有助于鉴别AD与正常衰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改变引起广泛关注[1,2]。《卒中患者智能状态量表》(strokeunitmentalstatusexamination,SUMSE)是Hajek等[2]编制的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检查量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SUMSE,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并与《精神状态速检表》(MMSE)、《长谷川简易智能修订量表》(HDSR)进行比较。1 资料11 一般资料:序贯收集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经CT/MRI证实,发病前无明显认知及情绪异常,排除受教育年限1年以下及发病后2周仍存在意识障碍、失语而不能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吗氯胺片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与丙咪嗪的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合ICD-10-RDC和CCMD-Ⅱ-R抑郁症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吗氯贝胺组(34例)和丙咪嗪组(35例),治疗四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1」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的疗效和HAMD、HAMA减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采用TCD检测微栓子(ME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年龄在35 ̄57岁的单侧MCA狭窄患者,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均进行30分钟的双焦距TCD监测。结果 4例(19.0%)检测到MES。其中3在狭窄远端检测到,1例近,远端均检测到。均为大面积脑梗死(4/13,30.8%),而腔隙性梗死未发现MES。结论 双焦距TCD检测MES对于确定栓子来源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的MRI增强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在MRI增强中多发性硬化(MS)病灶强化的机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3例MS患者均作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9例作MRI平扫与增强复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P80.2T永磁型MR成像仪,采用SE序列。造影剂使用GD-DTPA,剂量为0.1ml/kg。结果MRI平扫,MS病灶呈长T1长T2的斑片状异常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产生的强化。用以分析MS的MRI强化特征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MS患者,在MRI平扫及增强上均有不同的表现,这可能与MS斑的形成有不同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9例药源性恶性症状群临床分析王健,王希风,闫景新,朱爱兰本文对该院近六年来使用精神药物引起DMS(药源性恶性症状群),并符合Lazarus[1]等(1989)提出的DMS的诊断标准9例患者进行有关因素分析。临床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2~57岁,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组织损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对26例EH并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测定,并与20例EH元ACV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EH并ACVD组最小心率及平均心率明显高于无ACVD组(P〈0.01;P〈0.01);24h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  相似文献   

20.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患者脑脊液(ChF)中病毒特异性DNA可早期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19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经PCR在CSF中检出单纯疱疹病毒(HSV)13例,全部阳性标本均经分子杂交证实为HSV-DNA,而14例其他神经疾病(OND)对照组均为阴性,显示了这一方法的特异性。其中7例病毒性脑炎CSF标本分别用PCR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等三种方法检测HSV;显示PCR最为敏感。表明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提高HSE的早期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