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丹参及酒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5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和酒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50 mm×4.6 mm, 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丹参和酒丹参供试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分别在0.662 5~66.25μg/ml, 0.523 6~52.36μg/ml, 3.120 8~312.08μg/ml, 1.966 3~196.63μg/ml, 0.125 2~12.52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3.57X-15.52,Y=61.84X+11.35,Y=285.83X+119.38,Y=163.36X-181.42,Y=18.53X+2.5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 ,色谱条件 :ODS C18柱 (4 .6mm× 10 0mm) ,流动相 :甲醇 水 (85∶15) ,检测波长 2 70nm。结果 :丹参酮ⅡA 在 0 .0 8~ 0 .4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 98.0 9% ,RSD =2 .0 9% (n =5)。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 含量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3,(12):1851-1853
目的:建立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将制剂分别置温度为(60±2)℃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3个月,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较好,丹参酮ⅡA在0.030.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5,r=0.999 9);保元排毒丸制剂在(60±20)℃温度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组方丹参中丹参酮ⅡA成分的含量测定;同时稳定性实验表明保元排毒丸制剂中丹参酮ⅡA成分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丹参超临界萃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387-389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联用测定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探讨改性剂、温度、压力等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最佳条件;并采用HPLC法对萃取成分中丹参酮ⅡA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结果: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分离釜I压力16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8MPa,温度33℃;CO2流量为3.3L/h:萃取时间6h;改性剂用丙酮,流速为0.3L/h。最佳色谱条件:ODSC18色谱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V∶V=75∶25),紫外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丹参酮ⅡA浓度在23.36μg/ml~116.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99%。结论:用SFEHPLC联用提取测定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回收率高、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完善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丹参片中丹参、冰片;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理化鉴别效果理想;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11~0.11μg/ml,回归方程为A=625.34C-0.1128(r=0.99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3%.结论 ...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条件:ODS-C18柱(4.6mm×100mm),流动相: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2.09%(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注射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丹参酮Ⅰ磺酸钠及丹参酮ⅡA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Restek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A相(0.02mol/L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用磷酸调pH为7.0)-B相(甲醇)进行梯度洗脱(B相起始比例为50%,10min内上升到70%,保持5min,30minB相占9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被测定峰与其他峰可达到基线分离,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Ⅰ磺酸钠及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98~119.88μg/mL(r=0.9999),0.202~1.212μg/mL(r=0.9999)及0.202~1.212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6%,99.7%;RSD分别为2.2%,2.0%,2.3%(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及有关物质研究。  相似文献   

8.
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2种水溶性成分和2种脂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HPLC-DAD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2%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30% B~40% B; 15~20 min,40% B~60% B; 20~25 min,60% B~90% B; 25~40 min,90% B。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35℃。结果: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在3.76~120.20 μg·ml-1 (r=0.999 9)、34.20~1 094.5 μg·ml-1 (r=0.999 9)、0.64~20.32 μg·ml-1 (r=0.999 9)、1.02~32.72 μg·ml-1 (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 <1%。48 h内稳定性RSD<1%。加样回收率为99.72%~100.63%。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方法 ]选用mightysilRP 18(H)GP 2 50 4 6(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75∶2 5) ,检测波长为 2 70nm ,流速为 1mL/min ,温度为 3 5℃ .[结果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在 0 0 952~ 0 952 0 μg和0 12 2 2~ 0 2 850 μg内呈线性关系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90 %和 99 69% .[结论 ]此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为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通络活血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2~0.7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31%。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量检测,且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通络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脂康颗粒的成分是由枳棋子、丹参、泽泻、郁金、木香等12味中药组成,是用于治疗脂肪肝[1]的一种新药,枳棋子为君药,目前化学成分不清楚,又无对照品[2],故选用臣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3]作为本品的定量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快捷,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肝脂康颗粒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暖宫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牡丹皮、丹参进行鉴别;采用分光光度法(281nm)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处方中的牡丹皮、丹参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处方中的丹参酮ⅡA在3-8μg/mL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107x+0.0025,r=0.9897),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3.70%(n=5)。结论:所建标准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暖宫逐瘀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酮ⅡA配制成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0μg/L为阴性对照。将肝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中培养24h、48h、72h,采用MrITI’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相同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吸光度逐渐下降,而同一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下降。相同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相同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G0/G1的比例逐渐升高(2.0μg/mL、5.0μg/mL、10.0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凋亡的诱导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受热含量降低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化学动力学法,并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在70℃,80℃,90 ℃,100 ℃四个温度加热不同时间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的含量(lgC)与加热时间(t)呈直线关系,K7.℃=2.378 9×10-3h-1,K80℃=7.217 6×10-3h-1,K90℃=2.060 49×10-2h-1,K100℃=5.628 5×10-2h-1.结论丹参酮ⅡA的分解属一级反应,lgK=14.386 4-5 834.316 7/T,t25℃0.9=1.9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十二味液化散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赤芍、丹参、黄柏、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丹参酮ⅡA在5.440μg-32.6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63),平均回收率为99、99%(n=5),RSD=0.3。结论:本质量标准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ⅡA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检测丹酚酸B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2),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由高到低为:丹参片炒丹参酒丹参;而丹酚酸B的含量由商到低为:炒丹参丹参片酒丹参.结论:丹参经不同炮制后其醇溶性化合物如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化合物如丹酚酸B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HPLC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同一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 min内在同一谱中完成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6~0.01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41%,RSD为0.92%;丹酚酸B在0.0192~0.2128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30%,RSD为0.89%。结论: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中风康复胶囊中丹参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丹参酮ⅡA为对照品,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4∶8∶1∶4)为展开剂,建立其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丹参酮ⅡA为对照品,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5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测定中风康复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所建立TLC法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含量测定中丹参酮ⅡA的回归方程为Y=2 980X-20.286(r=0.999 4),说明丹参酮ⅡA在0.035 6~0.605 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0%,RSD为0.97%。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中风康复胶囊中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幼苗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得到不同生长条件下丹参幼苗,通过测定多糖、硒、丹参酮ⅡA含量评价丹参品质。结果同一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丹参幼苗多糖、微量元素硒的质量分数,表明AM真菌能够促进丹参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其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且接种株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均高于未接种株,当硒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接种株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最高,为0.272%;不同施硒水平下,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丹参多糖与丹参酮ⅡA 含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但接种株含量高于未接种株,在Se1(20μg/mL)~Se2(40μg/mL)时达到最高,说明高硒反而抑制药用成分的富集。由此看出适量质量浓度的硒与AM真菌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丹参营养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丹参中硒质量分数与施硒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明显线性关系,且硒的分布为茎叶>根部。结论硒质量浓度为20~40μg/mL时AM真菌对丹参的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