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地域分布特点。〖HTH〗方法〖HTSS〗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相关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量与二氢丹参酮Ⅰ量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种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个野生药材与山东和河南大部分产地、四川中江集凤镇栽培药材脂溶性成分较高聚为一类。建议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2%,丹参酮Ⅰ≥0.03%,隐丹参酮≥0.02%,丹参酮ⅡA≥0.2%。结论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呈现地域性差异,传统道地产区的量较高。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45%,丹参酮Ⅰ≥0.12%,隐丹参酮≥0.10%,丹参酮ⅡA≥0.35%,才能符合历史上药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测定活血安痛酒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进样量分别在0.032~0.320μg(r=0.999 6,n=6)、0.048~0.480μg(r=0.999 4,n=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隐丹参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2%,RSD为2.65%;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2.87%。结论:该法简捷、稳定、可靠,可作为有效控制活血安痛酒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类药材中四种脂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甘肃丹参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评价药材质量。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流动相:V(甲醇):V(水):80:20;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和隐丹参酮分别在17-200、10-124、11-134ng和4—49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1%、98.83%、103.10%、99.9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丹参类药材含量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的抑制效应,探讨其诱导胰腺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ser916、p-PKCδthr505、p-PKD/PKCμ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可能通过抑制PKCδthr505磷酸化水平,下调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丹参超临界萃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387-389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联用测定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探讨改性剂、温度、压力等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SFECO2萃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最佳条件;并采用HPLC法对萃取成分中丹参酮ⅡA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结果: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分离釜I压力16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8MPa,温度33℃;CO2流量为3.3L/h:萃取时间6h;改性剂用丙酮,流速为0.3L/h。最佳色谱条件:ODSC18色谱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V∶V=75∶25),紫外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丹参酮ⅡA浓度在23.36μg/ml~116.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99%。结论:用SFEHPLC联用提取测定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回收率高、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验证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抑制效应,阐明其诱导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 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 ser916、p-PKCδ thr505、p-PKD/PKCμ 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 ser744/748的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通过抑制PKCδthr505的磷酸化水平,继而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从而显著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7.
丹参提取液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丹参酮ⅡA含量的HPLC法.方法 用Hypersil-ODS色谱柱分别进行测定,丹参素以甲醇-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 nm,丹参酮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 nm.结果 丹参素在0.1~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P<0.01),高、中、低3种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丹参酮ⅡA在0.25~4.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P<0.01),高、中、低3种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样品中丹参素的含量:水提取液为1.38 mg/g,体积分数0.50的乙醇提取液为0.48 mg/g, 体积分数0.95的乙醇提取液为0.28 mg/g.丹参酮ⅡA的含量:水提取液为0.04 mg/g, 体积分数0.50的乙醇提取液为0.64 mg/g,体积分数0.95的乙醇提取液为7.57 mg/g.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Waters DELTA PAK 5 μm C18-100A 3.9×150 mm色谱柱,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量为1 ml/min,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用甲醇提取并超声波处理.结果丹参酮ⅡA在0.106~0.63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4.731×106X-5.049×103,r=0.999 9.平均回收率98.4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冠心丹参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心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学者对丹参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从中分离得到15种成分,测定了结构式,并依次命名为丹参酮(tanshinone,Tan)Ⅰ、ⅡA、Ⅱ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Ⅰ、ⅡA,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二氢丹参酮Ⅰ ,丹参新醌甲、乙和丙[1].  相似文献   

10.
丹参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及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丹参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等,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及丹参素等,多具有酚酸性结构[1].其药理作用多,治病谱广,笔者就丹参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丹参调肝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5μm,4.6×250mm,C18-MS-Ⅱ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溶液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0mL/min。结果:丹参酮ⅡA的回归方程为y=13561616.8x+310425.8,R2=0.9992,线性范围:2μg~12μg,精密度试验RSD<2,24h内稳定性试验RSD<2,加样回收率试验RSD<5。结论:本方法切实可行、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为丹参调肝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丹参是传统的草本药物(鼠尾草属),也是现代医学中研究与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主要成分已被证实达100多种[1],除含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E等,还有丹参酮、丹参酮Ⅱ、丹参新酮、丹参隐酮、丹参ⅡA、丹参ⅡB等等。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条件:ODS-C18柱(4.6mm×100mm),流动相: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2.09%(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完善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丹参片中丹参、冰片;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理化鉴别效果理想;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11~0.11μg/ml,回归方程为A=625.34C-0.1128(r=0.99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3%.结论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丹参药材中新的质控指标。方法 采用细胞膜色谱法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Lichrosor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270nm下检测;流速1.0mL/min,室温。药材用甲醇超声处理,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回收率分别为101.74%和99.28%,RSD分别为3.68%和1.78%。重现性的RSD分别为1.88%和1.35%。所收集的12份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0.607%-0.148%,隐丹参酮为0.073%-0.02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当丹参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可以同时将丹参酮ⅡA和隐丹酮作为丹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同系物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中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Ⅱ_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Ⅰ(Ⅲ)和二氢丹参酮Ⅰ(Ⅳ)四种试样进行了热力学研究,提供了上述试样在相变时的热力学参数。试验发现A环为芳环的化合物Ⅲ与Ⅳ,其熔点高于A环为脂环的Ⅰ与Ⅱ,而熔化热与熔化熵则呈相反趋势,A环为脂环的化合物高于A环为芳环的化合物,并就不同结构与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β环糊精丹参酮滴耳液中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 C18分析色谱柱(4.6 mm ID×250 mm,粒径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乙腈(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3 nm。结果隐丹参酮保留时间为23.9 min,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大于1.5,理论板数分别为8000。回归方程Y=-0.6242 0.0000007859X,r=0.9998,线性范围12.93~64.6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9%。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β环糊精丹参酮滴耳液中隐丹参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ⅡA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抗内毒素作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7):621-623,66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总酮、隐丹参酮、盐酸川芎嗪、阿魏酸、姜黄素、莪术油8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成分抗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药物组、细胞模型组(LPS诱导的细胞模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采用WST-8试剂盒测定丹参酮ⅡA等对内毒素模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产生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丹参总酮抑制细胞增殖效果较好,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6.7%,33.2%,40.8%。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丹参总酮对模型细胞产生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姜黄素对模型细胞产生IL-1β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细胞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可不同程度抑制内毒素炎症过程中的炎症因子变化以及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酮ⅡA与川芎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lltimaC18柱(4.6mm×250mm,5μm),测定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测定川芎嗪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均为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71nm与296nm。结果:丹参酮ⅡA与川芎嗪在0.002~0.020mg/ml浓度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21,0.993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9.75%,RSD分别为0.19%,0.48%(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测定结果重现性好,适用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ⅡA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检测丹酚酸B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2),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由高到低为:丹参片炒丹参酒丹参;而丹酚酸B的含量由商到低为:炒丹参丹参片酒丹参.结论:丹参经不同炮制后其醇溶性化合物如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化合物如丹酚酸B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