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东莞市凤岗镇部分外来流动人群乙型肝炎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展东  古静花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29-529,510
目的 了解外来流动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及免疫水平,探讨外来流动人群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在2004年1-12月2290名(前来凤岗医院预防保健科体检中心体检,并要求接种乙肝疫苗的)在凤岗学习生活居住18个月以下的外来流动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乙型肝炎标志物。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5项标志物(HBVM)的分析比较。结果 HBsAg总阳性率12.93%,男、女分别为10.00%、16.53%,差异有显著性(P〈0.01);抗-HBs总阳性率为49.61%,其中男性为51.72%,女性为46.93%,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M全阴率为31.44%,男性为31.41%,女性31.4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凤岗镇外来流动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应进行乙型肝炎宣传教育,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3945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3.18%、抗-HBs阳性率为52.72%、HBV流行率为56.96%。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29岁组(21.52%)。最低为0-4岁组(4,02%),10岁以下儿童为6.21%;HBV流行率最高为50~59岁组(83.43%),最低是0—4岁(29.99%),10岁以下组为30.69%。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66,P〈0.01;x^2=12.56,P〈0.01)。富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三者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50.13,P〈0.01;x^2=13.17,P〈0.01)。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x^2=11.97,P〈0.01);HBV流行率男性低于女性(x^2=7.74.P〈0.01),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海南省人群HBV流行率是高的,人群HBsAg携带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佛山市2006~2008年服务行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陈婷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99-1900
目的分析佛山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共检测65396人,男性25997人,女性39399人。2006~2008年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47%、7.30%、6.14%。HBsAg阳性4114人,阳性率6.29%,其中男性1977人,阳性率7.60%,女性2137人,阳性率5.42%,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HBeAg双阳者1237人,占感染者的30.07%,感染率为1.89%,其中男性699人,阳性率2.69%,女性538人,阳性率1.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四个年龄组中年龄与HBsAg阳性率增长呈正相关;HBsAg、HBeAg双阳率则相反,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该行业人群的预防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医治现症病人,积极推广免疫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HBsAg携带者血清HBeAg和抗-HBe的阳性率,应用ELISA法,检测1545例HBsAg携带者血清HBeAg及抗-HBe。结果:不同性别HBeAg及抗-HBe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HBe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P<0.005;而抗-HB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加强对HBsAg携带者的预防工作,有计划地对HBeAg及抗-HBe阳性者作长期随访研究,更有效地减少HBV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泰安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肝炎血清学指标,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方法ALT采用速率法测定,HBsAg、抗-HCV采用ELISA法,采用,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5876例献血者中,共检出ALT(+)、HBsAg(+)、抗-HCV(+)656人。学生与其他人群献血者ALT、HBsAg等阳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抗-HC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ALT、HBsAg等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HC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泰安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等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献血者,女性ALT、HBsAg等阳性率低于男性,男女间抗-HC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仲昌  许美玲  朱艳芬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302-1302,1171
目的 了解台山市台城地区中、小学生HBsAg和抗-HBs阳性率的分布现状,为制订和评价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对台山市台城地区17间中、小学在学校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HBsAg和抗-HB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在校7-18岁学生5854名,HBsAg总阳性率4.8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2,P〈0.05);其中17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最高(11.82%)。8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1.03%);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阳性也不断升高(但18岁年龄组除外)。抗-HBs总阳性率59.5%,不同年龄组抗-HB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17,P〈0.01)。结论台山市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统一管理以来,学生的抗-HBs水平不断升高,而HBsAg阳性率不断降低,尤其对低年龄段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乙肝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母亲HBV不同感染状态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效果,探讨经济、高效乙肝母婴阻断方案。方法 利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济宁市使用的3种母婴阻断方案,母亲HBsAg单阳儿童母婴阻断率为92.45%,母亲HB出和HBeAg双阳儿童母婴阻断率为89.72%,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5.21%。189名母亲单纯HBs缸阳性的儿童3种阻断方案HBV母婴阻断率(χ^2=5.47,P〉0.05)和抗-HBs阳性率(χ^2=1.59,P〉0.05),无显著性差异。183名母亲HB出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3种阻断方案HBV母婴阻断率(χ^2=12.19,P〈0.005)和抗-HBs阳性率(χ^2=7.7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济宁市目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母婴阻断效果比较理想,今后要根据母亲HBV不同的感染状态,选择既经济又高效的母婴阻断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清新县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清新县2006年从业人员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五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ALT检测采用动力法。结果2006年共检测从业人员8976人,HBV总阳性率为71.49%,HBsAg阳性率为12.99%,女性阳性率(14.11%)高于男性(11.62%),已婚女性HBsAg阳性率(19.18%)高于未婚女性(11.62%);抗-HBs阳性率为44.81%,女性阳性率(47、15%)高于男性(41.95%);抗-HBs阴性率,未婚女性(50.03%)高于已婚女性(34.14%);检测结果模式以五项全阴的比例最高为28.51%。结论清新县2006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低于广东省人群平均水平,高危人群比例较高,今后应加大对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及公共场所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加大乙肝防治的宣传力度,全面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预防乙肝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源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能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进一步做好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河源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7089人采用酶标法(ELLSA)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测定,并与非食品从业人员3543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11.1%,食品从业人员、非食品从业人员分别为9.38%、14.5%,差异有显著性(P〈0.01);食品从业人员、非食品从业人员HBeAg阳性率分别为3.10%、9.4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由于食品从业人员与人群接触密切,所以,对未感染乙肝病毒的食品从业人员在及时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加强对合食品行业的卫生管理,做好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是预防控制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广东省增城市某学院大学生和某小学小学生共4381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a B Vinus,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HBsAg、HbsAb及HBeAg。结果 两所学校HBsAg阳性率7.56%、HBeAg阳性率5.71%(其中HBeAg阳性率75.53%)、抗—HBs阳性率53.14%。男性HBsAg阳性率为8.58%,显著高于女性的6.20%(P<0.01)。大学生及小学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及4.9%(P<0.05),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9.7%及79.0%(P<0.01)。结论 被调查的增城市学生HBV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数10.30%,男性高于女性,大学生HbsAg高于小学生,而抗—HBs阳性率低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被动免疫对HBV携带孕妇母婴传播及乳汁中HBVM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及HBV携带孕妇初乳中HBV感染性标志物(HBVM)的影响。方法将326例HBV携带而肝功能正常的孕妇按知情自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210例,于孕晚期注射HBIG共3次;对照组116例,孕妇不接受HBIG注射。前瞻性追踪所有孕妇的新生儿外周血HBVM情况及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0.48%(22/210),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27.59%(32/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单阳性的220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64%和26.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106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2.73%和32.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初乳中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DNA滴度比对照组均低,但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HBIG被动免疫仅可降低HBsAg单阳孕妇HBV宫内传播率,而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并无明显阻断作用;HBIG被动免疫对HBV携带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 对5091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 HBsAg的阳性率为13.18%,HBeAg的阳性率为4.42%,ALT的异常率为3.20%。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情况主要为两种模式:即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HBeAg、抗-HBc阳性,结论 东莞地区体检者中HBsAg的阳性率较高,其中HBsAg阳性率20a以下相对低些,20~30a者HBsAg的阳性率高达17.56%,HBeAg的阳性率在20~30a的打工者中占较大比例。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并采用Abbot(雅培试剂)检测HBsAg。结果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的人群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2%(12/187),HBsAg阳性(Abbot方法)率为24.6%(46/187)、抗-HBs和抗-HBe阳性(A组)5例,抗-HBc阳性(B组)3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C组)4例,抗-HBe和抗-HBc阳性(D组)11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E组)32例。以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模式(D组)为主,占62.0%(116/187),既往有慢乙肝病史率最高,迭36.2%。B、D、E组均有一定比例HBsAg(Abbot方法)阳性率,其中以D组最高,这32.76%;其次为B组,HBsAg阳性率20%;E组HBsAg阳性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251,P〈0.01)。抗-HBs阳性(包括A、C、E组)与抗-HBs阴性(包括B、D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8%(2/41)与30.14%(44/146),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Х^2=15.936,P〈0.001)。结论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应进一步进行更敏感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或PCR定量检测HBV-DNA,以免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5例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BeAg和HBV—DNA。结果:305例标本中,HBeAg阳性率为71.48%,而HBV—DNA阳性率为58.69%。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6.05%;而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40.2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Х^2=17.11,P〈0.01)。不同浓度组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35.67,P〈0.01)。结论:HBV—DNA比HBeAg能更准确反映出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乙肝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惠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2-1573
目的了解河源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及免疫水平,为实施对健康人群乙肝疫苗免疫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55名前来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3.04%,抗-HBs总阳性率为46.8l%,HBV全阴率为36.45%。结论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高,应及时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683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分布情况。采用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老年组HBsAg阳性率(3.5%)和青年组(3.O%)、中年组(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青年组抗-HBs阳性率(27.7%)和中年组(21.8%)、老年组(14.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17)。老年组抗一HBc阳性率(22.8%)、中年组(21.5%)和青年组(6.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揭阳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3—2004年到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进行健康体检接受注射乙肝疫苗接种人员进行调查,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体检人员6394人,HBV总感染率为74.30%。大三阳及小三阳分别为81人及601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2.99%,已接种乙肝疫苗者“两对半”五项全阴者为23.97%,未接种疫苗者为27.00%。己接种疫苗者HBsAg总阳性率为3.38%,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9.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97.18。P〈0.0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阳性率为80.79%,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21.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027,28,P〈0.01)。已接种疫苗者大三阳感染率(0.04%)也低于未接种者(2.19%),差异有显著性(X^2=58.37,P〈0.01),已接种者小三阳感染率(4.50%)也低于未接种者(11.99%),差异有显著性(X^2=66.76,P〈0.01)。结论 揭阳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而抗-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型肝炎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中专新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2000—2005年间江门市18218名大中专新生进行血清中HBsAg检测分析。结果大中专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11.22%。2000年HBsAg阳性率最高,为12.94%,后逐年下降,2005年最低,为9.85%;男生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各院校新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江门市大中专新生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普通人群平均水平。今后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这是降低HBV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随访5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随访5年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4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孕妇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阻断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6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共3次;对照组98例,常规随访检查,未注射药物。两组的新生儿、婴儿于12个月、24个月及幼儿于36个月、60个月龄采血检测HBsAg及抗-HBs。结果孕晚期预防性应用HBIG被动免疫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8.45,P〈0.05);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52,P〈0.001)。随访5年后,两组幼儿的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减少婴幼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包头市东河区城乡居民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包头市东河区城乡居民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6.33%,城区与农村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6.194)。结论东河区城乡整体HBV阳性率低于9.75%的全国一般人群水平p〈0.05,城乡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城区阳性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为1.18%,农村阳性率较高,为9.56%,与9.75%的全国一般人群水平无差异p〈0.05。对此应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降低HBV阳性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