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漯河市双龙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经验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长  周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131-133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内综合防治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对3年来我区高血压患者386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干预和社区内治疗。结果综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认识率、自我控制率明显提高,因高血压所致住院病人数明显降低,健康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1)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及社区内防治对其发病具有重要影响;(2)可以有效节约卫生资源;(3)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石景山八角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八角功能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2002~2004年北京市卫生局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项目的工作要求,将功能社区教育系统的271人分成三类人群管理(即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一般人群),采取以健康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措施并对整体人群进行体质监测评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互动式管理。结果通过1年以高血压为重点的综合干预,体质检测优良率增高(P<0.01);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P<0.05);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减少(P<0.05);高盐摄入减少(P<0.0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P<0.01);门诊降压药费增加。结论在功能社区开展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是实现三级预防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三级预防与社区综合干预的400例在职职工的临床资料,分析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三级预防和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后,400例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通过开展三级预防和社区综合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建立健全综合防治网络,对高血压患者及其相关疾病者进行综合防治干预,并调查社区第1、第2、第3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结果 整个社区第1、第2、第3年高血压的知晓率分别为34.2 %、68.6%、91.7%,治疗率分别为33.8%、69.1%、90.6%,控制率分别为9.7%、25.7%、36.5%,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3年前明显下降.结论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其控制率,并降低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研究组采取高血压综合防治三级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组DBP及S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改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社区内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采用健康知识宣教、饮食行为指导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社区内普查出 873名高血压病患者 ,综合干预后 ,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显著提高 (P <0 .0 1 ) ,参与运动率增加 (P <0 .0 1 ) ,吸烟率降低 (P <0 .0 5 ) ,脑血管急性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 ) ,复发率降低 (P <0 .0 1 ) ,急性冠脉事件减少 (P <0 .0 1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开展社区内综合干预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绍兴市马山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模式。方法以社区为平台,采用联村责任医生团队防治模式,以U1000慢病管理软件为平台,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由21.52%、28.12%、8.31%提高到95.04%、81.67%、60.12%,居民的危险因素发生率有效下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控制。结论以社区为平台,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防治模式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社区高血压防治门诊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干预,了解其影响程度,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高血压防治门诊由专人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明显分别提高为93.58%、87.05%、67.94%.结论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干预改变不良的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模式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效果的分析 ,评价模式的可行性 ,为探索适合于中国社区高血压病的有效防治途径积累经验。方法 在中关村社区组织“高血压之家” ,对这部分高血压病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干预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 (P <0 .0 5 ) ,整体血压水平收缩压下降了 4 .6 2mmHg ,舒张压下降幅度为 2 .11mmHg ,基线血压异常者收缩压下降了 10 .30mmHg ,舒张压下降幅度为 4 .77mmHg。高血压判定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 6 6 .15 %上升到 74 .6 2 % ,显著高于干预前 (P <0 .0 1)。血压控制率从 5 9.6 2 %上升到 79.4 9% (P <0 .0 0 1)。对高血压患者绝对危险评估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后危险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模式对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是一种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307-2308
目的:探寻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模式。方法:选择澄江镇4个社区共4.2万人,对其中50周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运用NAH方案为基础治疗,随访管理督导患者服药,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5年后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接受管理并完成5年随访的1 76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1.9%,良好的生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吸烟率降低39.8%,饮酒率下降了36.5%,超重、肥胖减少了30.2%,低盐膳食率提高了55.9%,规律服药率提高到85.4%,防治费用降低了50.7%。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随访督导其服药,选用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综合防治方案,患者能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平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大大提高,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社区防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及系统评价,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高血压社区防治适宜技术,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登记在册的5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结果 高血压社区防治适宜技术实施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自身知晓率(P=0.00)、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P=0.00)、血压控制率(P=0.00)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P=0.03)亦有提高.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在我国是切实可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及心理等干预效果。结果:综合防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干预前(65.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血压情况较综合防治干预前更趋近于正常血压水平,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认识水平,其降压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通过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综合干预的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分别选择上海黄浦区和北京房山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社区,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对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通过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使得人群血压分布曲线下移;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显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生命质量研究显示,系统治疗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每投入1元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可以节约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费用8.59元.病因学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叶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方案,为在我国开展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办法.方法:对朝阳区管庄东里社区人群进行综合干预,通过对社区人群强化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以及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5年来经社区综合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提高了56.5%、52.9%及21.9%,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得以明显下降.结论: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是降低社区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增进健康行为。方法:对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20例建立个人档案,利用上门家访、门诊首诊测血压、电话追踪等方式进行反复的问卷式咨询,同时开展各项健康教育,进行1年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施社区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按时服药率、定期监测血压率明显升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显著提高,增进健康行为形成。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对108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知识教育和社区综合防治(非药物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1年。结果: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达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为100%、84.3%、81.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防治,能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降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行为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对149例高血压患者及5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行为干预,并分析干预的效果。结果社区干预后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对象在按时服药、吸烟、饮酒、食盐摄人量及运动等方面,行为改变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开展社区综合防治,进行社区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政府干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荣  马颖  滕芬  阴佳  桑新刚  刘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984-98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是国家慢性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社区慢性病防治有效开展的因素和慢性病防治项目的 特点,提出政府要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并从慢性病防治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慢性病防治的干预方式、市场机制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