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社区范围内149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规范服药率、控制率。结果:本组149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随访干预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随访干预后患者的各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3%和63.1%,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6.3%和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较好,在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为主体的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干预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及其存在问题,探讨促进高血压患者健康的有效措施,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968名(资料完整者965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科医师团队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比较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结果: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从管理前的61.5%、69.7%、41.2%提高到98%、92.6%、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团队为主体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其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05例患者确定为研究样本,签订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保健合约,实施社区分层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TS双位记分法评价患者血压控制率达44.7%,与全国老年高血压平均控制率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层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从而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病死率。方法:对调查确诊的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管理(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参加干预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在干预前后差别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和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及心理等干预效果。结果:综合防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干预前(65.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血压情况较综合防治干预前更趋近于正常血压水平,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认识水平,其降压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濠社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7-1808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北濠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摸索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以2005年至2006年北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筛选出的6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合理饮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吸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有明显改进。结论:规范定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进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多因素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2009至2010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建档管理、饮食指导、行为干预、随访及健康教育的措施对5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经社区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6.8%、73.6%、47.2%上升为95.4%、86.8%、74.8%;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居民除饮酒外,其他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尤其在限盐饮食方面更为突出。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可作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防治措施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居民中普查和筛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促使高血压患者掌握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规律地服药,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在团结新村街道随机抽取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监测点天平街、团结新村2个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干预组)及未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天水南路、红星巷2个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高血压患者就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干预的措施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和服药的规律性以及血压控制等情况,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血压监测及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高血压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现实意义,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社区人群预防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控制率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在双桥区范围内随机选取两个社区,对三十岁以上人群通过问卷调查,健康教育,体检,建档,回访,再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总结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防治中的作用。结果: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24.0%,干预后为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相关危险因素也得到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有效控制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5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社区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情况问卷调查及 SF-36生活质量表测评,研究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压达标80.7%、血压有效87.7%、合理饮食82.5%、用药依从性87.7%、合理运动80.7%、抑郁症5.3%)与干预前(血压达标35.0%、血压有效43.9%、合理饮食52.6%、用药依从性45.6%、合理运动40.4%、抑郁症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在 SF-36生活质量测评表上显示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修正或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门诊1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干预措施,干预时间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①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②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由45%升至84%,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生活行为人次由54.3%下降为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干预可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意义与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来自3个社区的11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社区卫生综合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遵医嘱用药情况、血压与血糖的变化。结果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后,118例患者的知识掌握率、血压、血糖、遵医嘱用药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采取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策可以做到防治结合,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家庭单位下高血压前期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社区内舒张压在80~90 mmhg、收缩压在120~130 mmhg范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定期组织管理培训课程,制定好饮食与运动指导方案,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饮食、运动情况,根据患者与家属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健康问题进行指导,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变化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本研究入组的40例患者与54例家属都顺利的完成随访。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运动次数与运动时间得到有效的提升,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与家属对于高血压知晓情况也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家庭单位下的高血压前期社区护理模式成效显著,值得在社区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同时,为了强化教育效果,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掌握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60例临床确诊高血压病患者,其中住院门诊患者280例,社区患者280例。住院门诊患者给予常规降压、门诊随访;社区患者给综合干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行为心理治疗、社会监督等。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达标率。结果:社区综合干预者血压达标显著优于住院门诊患者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治疗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及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7.
张梦东 《海南医学》2014,(17):2625-2627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探讨高血压三级预防,控制高血压“三率”的持续有效方案。方法将我院服务社区中24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访次数分为规范化管理组(观察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率、知识知晓率和规范化管理率进行比较。结果246例高血压患者中规范化管理患者201例,规范化管理率达81.7%;非规范化管理患者45例,非规范化管理率为18.3%;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91.54%,对照组控制率为13.33%,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5.02%,高于对照组的88.89%,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患者中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88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1例患者为观察组,服用缬沙坦4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2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2种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但观察组清晨血压控制更好,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明显优于缬沙坦,而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浙江省城市社区基层医生对家庭血压自On,0的认知情况。方法选择杭州市下城区参加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138名社区医生,对两组社区医生进行中国家庭血压测量现状“医生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32份,其中干预组70份,对照组62份。在家庭血压自测的认知上,干预组社区医生优于对照组,其中:80.0%(56/70)干预组医生和62.9%(39/62)对照组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经常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正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间在早晚进行、每次测量2—3遍、记录3次血压值,以及家庭自测血压诊断标准为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a)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医生分别为:67.1%(47/70)和32.3%(20/62)、55.7%(39/70)和29.0%(18/62)、92.9%(65/70)和66.7%(40/62)、38.6%(27/70)和6.4%(4/62),以及57.1%(40/70)和38.7%(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压测量的频率,92.9%(65/70)的干预组医生和67.7%(42/62)对照组医生认为控制不佳的患者应每日一测,81.4%(57/70)干预组医生和14.5%(9/62)对照组医生认为控制良好的患者应每周一测,87.1%(61/70)干预组医生和35.5%(22/62)对照组医生认为非高血压者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普遍认为家庭血压自测简便、真实性强,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以及降压治疗的达标率,但是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够。结论社区医生总体上对家庭血压自测的了解不够、信任不足,经过培训的干预组医生对其的认知高于对照组医生;应普及《中国血压测量指南》培训,提高社区医生对家庭血压自测的认识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本社区165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常规基础护理方案,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既往病史,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的总优良率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