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超临界相和液相条件下苯烃化反应的实验研究和催化剂的测试分析,发现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是由于副反应的存在,在催化剂表面上生成了多环大分子生物(称为焦前物)。实验结果表明,超监介反应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结焦,超临界相催化剂活性与液相催化剂活性相比在四倍以上。本文研究超临界流体中的分子扩散传质行为,以并四苯、并五苯和并六苯为焦前物的代表物,建立超监蛤苯烃化反应过程中焦前物粗硬球分子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色-质联用机上对苯-乙烯烷基化液相反应产物和超临界反应产物的分析,证实超临床界反应产物带走了更多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焦前体。催化剂的表征测试分析及催化剂碳氢含量分析均表明,超临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微孔结构的变化程度以及含碳量均较液相反应的小,从微观角度证实了超临界反应能降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延长催化剂寿命。  相似文献   

3.
运用TPD、XRD、XPS、Mossbauer谱,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测定方法,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考察,对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Zn-Mg-Fe-O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Zn-Mg-Fe-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氧吸附中心,在不同温度范围内,通过不同方式形成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部位,使吸附的丁烯生成丁二烯。导致催化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积炭,经烧炭后能恢复大部分的活性,由于高温等原因造成催化剂结构上的变化,如α-Fe_2O_3的消失、Fe和Zn离子价态的变化、晶粒烧结等,使烧炭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有一定的损失。避免现有绝热反应器高温段的出现,控制反应温度小于500℃是延长催化剂寿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开发甲醇氧化羰化CuCl2/C催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采用XRD,AES有孔结构测试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进行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活性组分中氯流失所致。  相似文献   

5.
严宏  惠延年 《医学争鸣》2000,21(11):1352-1354
目的 研究α-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特性。方法 采用SephacrylS-300HR凝胶性分离纯化牛α-晶体蛋白。应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酶失活后保留的酶活性占其对照组活性的百分比表示α-晶体蛋白的伴侣作用。结果 糖与酶的孵育导致时间依赖性的SOD和CAT失活。果糠和核糖比6-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具有糖基化诱导SOD和CAT的快速失活效应。α-晶体蛋白与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TiO2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时,pH值、TiO2预处理、制备条件及反应操作方式等对光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对以玻璃弹簧为载体,采用浸涂-烧结法制备的纳米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失活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副产物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强吸附或积累是造成光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并且在碱性条件下失活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7.
用双功能混合催化剂在三相淤浆床反应器中进行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考察双功能混合催化剂在三相床中的稳定性和失活现象。探讨了合成气含水蒸气对合成二甲醚以及合成甲醇的影响。分析了三相淤浆床反应器中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认为反应中生成的水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氨的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证实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晶粒的长大及甲醇合成催化剂中Cu元素流失导致双功能催化剂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亚砷酸糊剂、乳牙失活剂、新失活剂三种牙髓失活剂用于恒牙牙髓失活的疗效。方法:对32颗患急慢性牙髓炎的恒牙牙髓分别采用上述三种牙髓失活荆进行失活,就其失活效果、封药反应、灼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三种牙髓失活剂的失活有效率分别为:亚砷酸糊剂95.37%、乳牙失活剂99.07%、新失活剂98.15%;三种牙髓失活剂封药后产生明显反应的例数分别为:亚砷酸糊剂6例、乳牙失活剂3例、新失活剂2例;失活剂外溢或泄漏的病例中,亚砷酸糊剂造成2例龈乳头发黑,疼痛,龈乳头坏死缺损,1牙同时造成牙槽骨局部缺损坏死,而乳牙失活剂和新失活剂未造成明显龈组织不可逆性缺损。结论:三种牙髓失活剂的失活效果和封药反应相近,但乳牙失活剂和新失活剂较亚砷酸糊剂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殷慧  曾赞文  冯淑敏 《微创医学》2012,7(6):628-630
目的比较Depulpin多聚甲醛失活剂、三聚甲醛失活剂和砷失活剂用于牙髓失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Depulpin失活剂组(A组)100例、三聚甲醛失活剂组(B组)100例,砷失活剂组(C组)100例。将三组的失活效果和封药后的疼痛反进行量化分类,对量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epulpin失活剂和砷失活剂的有效失活率分别为93%和89%,显著高于三聚甲醛失活剂76%;Depulpin失活剂和三聚甲醛失活剂封药后重度疼痛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3%,显著低于砷失活剂11%。结论 Depulpin失活剂在牙髓炎患者失活治疗过程中更有效、安全,用药后疼痛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MRGC-80型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在400~470℃、3MPa下研究了文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和失活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失活级数、反应和失活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为独立失活,失活级数随过程变化。从失活级数推测其失活机理为平行连串失活,反应物甲苯、产物苯和二甲苯均能引起催化剂失活。反应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对催化剂失活速率无明显影响,故可在较低的反应压力下研究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温度对催化剂失活速率的影响不大,表明在所用温度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对甲苯歧化反应过程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肝移植前等待期经过肿瘤灭活对其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肝硬化伴肝癌病人14例术前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进行肿瘤灭活并与同组5同期未行肿瘤灭活者比较其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组19例,随访6~61月,18例获无瘤存活,其中术前行RFA的4例病理见肿瘤坏死;10例TACE中有9例肿瘤有坏死,已平均存活18.1月。未行治疗的6例中1例于术后4个月骨转移,带瘤存活12个月后死亡。结论肝硬化伴肝癌在移植术前等待期用TACE或射频消融行肿瘤灭活,对提高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XRD、DTA、TG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定等方法,对文题进行了研究,催化剂表面上结炭污染是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空气-水蒸气烧炭法,在第一阶段,水量为0.5kg/kgcat·h,空气量180L/kgcat·h,热点温度450℃;第二阶段,空气量240L/kgcat·h,水量逐渐减少到零,热点温度500℃的条件下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性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胰酶水解干酪素的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胰酶水解干酪素制备蛋白胨过程中胰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失活行为,以及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pH对反应浓度和平衡的影响。胰酶在40℃下4h基本不丧失水解大分子的活力;在50℃,min、55℃,100min、60℃,90min完全丧失对大分子的水解活性。胰酶短时间在高温下丧失的活性,当其返回到40℃时可部分恢复。底物和产物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底物初始浓度高,最终平衡转化率低。当pH8时的反应速  相似文献   

15.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酚类氧化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含水量等因素对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反应过程中酶的失活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低水环境的有机相中,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催化酚和过氧化物的氧化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参与酶的失活过程,使失活速率增加;选择合理的反应条件,有助于减少失活,增加酶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6.
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对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现象进行了考察,结果证实MTO反应存在明显的反应诱导期和催化剂积炭失活期。基于此,在653.15~763.15 K、甲醇空速3~27 h-1的条件下,借助集总动力学的概念,使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进行了MTO反应本征动力学。建立的动力学常微分方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后,以含氧化物集总(MDOH)转化率的计算值与目标值的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使用Levenberg-Marquardt最优化方法对含氧化物转化速率方程进行参数拟合,并根据各产物集总的生成规律得出5个产物集总的生成速率动力学方程。经统计检验,文中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MTO反应主产物乙烯、丙烯和丁烯的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TiO2负载金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研究表明载体形态对金催化剂性能有明显影响,同粒状TiO2相比,以纳米管状TiO2为载体时,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对反应产物环氧丙烷的吸附能力减弱,抑制了环氧丙烷的聚合副反应,从而显著延缓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18.
对共Y-15平衡剂进行了模拟工业条件下的不同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水蒸汽钝化处理,考察了其钝化效果,并与锑钝化剂的钝化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经高温水蒸汽钝化后,氢产率、焦炭产率明显降低;汽油产率有所提高,微活性指数下降缓慢,其钝化效果无论是从活性还是选择性上都优于锑钝化剂。平衡剂经一定条件的水蒸汽处理后,可有效地抑制沉积在催化剂上的金属Ni的脱氢生焦性能,而本身活性不至于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