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了解主要死因对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为75.76岁,男性和女性依次为73.41岁和78.43岁,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02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依次增加6.66、2.03、1.97、1.35和0.40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幅与全人群一致,女性期望寿命顺位与全人群略有差别,呼吸系统疾病居第2位。去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80岁、2.31岁、0.92岁、0.87岁。结论 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损耗情况。方法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20岁(男性74.85岁,女性79.77岁)。对期望寿命损耗,以恶性肿瘤最严重,男性为4.42岁,女性为2.81岁。恶性肿瘤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损耗,均以肺癌最严重(男性1.15岁,女性0.52岁)。结论延长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研究医护人员的群体健康水平及特征,本文以职业寿命表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90年1月1日零时至1994年12月31日24时各大医院医护人员其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主要死亡原因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并以当地同期居民作为对照人群。方法 全死因和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采用WHO推荐的蒋庆琅法。结果 医护人员的期望寿命低于同期当地居民约2岁,医护人员死因前3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对医护人员寿命的影响最主要的疾病为恶性肿瘤。结论 本研究摸清了哈尔滨市医护人员全死因、去死因的职业寿命情况,寿命的长短均与该群体生活、职业、环境因素有关,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群体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提供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4.
重庆城市人口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及耗损平均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为75.79岁(男73.63岁,女77.94岁).关于平均寿命的耗损,在男性中,以恶性肿瘤最严重,为4.06岁;在女性中,以脑血管病最严重,为2.47岁.恶性肿瘤对男女居民平均寿命的耗损,均以肺癌最严重(男为1.21岁,女为0.63岁).结论为了进一步延长重庆城市居民平均寿命,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关键,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居民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及人口统计数据,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白云区居民期望寿命及因疾病死亡导致的减寿年数。结果2013年,白云区居民粗死亡率为293.9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0.40岁(男性78.15岁,女性82.57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白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用SAS程序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 [1]介绍了蒋庆琅用 FORTRANIV语言实现简略寿命表编制的程序 ,但由于该程序语言不够普及 ,使用起来有许多不便。文献 [2 ]介绍了用 EXCEL 编制简略寿命表的方法 ,采用交互式操作 ,步聚较多 ,容易出错。文献 [3]也介绍了用 SAS软件编制简略寿命表的程序 ,但未能提供编制去死因寿命表及实现寿命表指标分析作图的程序。为此 ,本文用文献 [4]的一个实例介绍用 SAS软件实现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 ,并实现其作图的编程方法。1 编程思想及说明 在表 1和表 2程序中 ,0 1行是选择打印宽度为 12 8,以便打印出完整的表格。 0 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年广西死因监测点数据,了解居民预期寿命及减寿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所患疾病进行死因编码,制作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对减寿人年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广西死因监测点居民预期寿命为78.29岁,男性低于女性,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去除前五位死因后预期寿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恶性肿瘤、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减寿人年数较高.结论 恶性肿瘤、伤害、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危害广西居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未来卫生战略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于缤 《实用预防医学》1999,6(4):282-283
对一个地区人群做期望寿命及死因分析,可反映该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确定疾病防治重点以及为医学干预措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汇集了1984~1997年的厂区人口资料,编制出厂区居民的简略寿命表及其去死因寿命表,并对死因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人口收集区间为1984~1997年。人口总数来源于辖区派出所逐年年末人口统计。各年龄组人口构成,依厂区199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构成及1997年辖区派出所人口构成资料。标化时,人口构成以国家统计局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常州市金坛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状况和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常州市金坛区全人群人口数据、死亡数据和新出生人口数据,计算居民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6-2020年常州市金坛区期望寿命在波动中稳步提高;2020年略有下降,人均期望寿命79.44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列车乘务员寿命水平、疾病特征及主要死因对寿命的损耗,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列车乘务员健康状况的因素,控制和预防其职业多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职业寿命表的方法研究其寿命水平,对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客运段的男、女性乘务员(共39553人年)进行了调查,以同期,同地居民为对照。结果 乘务员的职业人群寿命及其职业因素有关。其群体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当地居民,前3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哈尔滨地区大、专、中、小学教师、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等知识分子群体寿命及主要死因。方法:采用寿命表法对哈尔滨地区大、专、中、小学教师、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知识分子群体和同期哈尔滨市居民的寿命及主要死因顺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知识分子群体的寿命略低于当时同期居民。危害知识分子群体寿命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与当地同期居民的主要死因顺位有所不同。结论:哈尔滨地区知识分子群体寿命低于居民,并不同于居民的死因顺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寿命表是根据特定人群年龄死亡率而编制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所计算的各项指标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使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寿命表指标具有良好可比性,是研究居民健康水平及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笔者采用2004-2005年广东省第三次全人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运用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法对广东省城乡居民平均寿命和去死因寿命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期望寿命,发现主要卫生问题,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编码,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软件进行分析,SPSS13.0统计软件编制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9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总死亡率为351.6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8.11/10万,期望寿命为82.38岁,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克拉玛依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加强社区慢病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开展危险因素干预是控制和降低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尘肺患者的期望寿命及死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的期望寿命及死因。方法:用寿命表法对贵州省冶金系统尘肺患者的期望寿命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死因。结果:尘肺患者随年龄增大,死亡机率增加,期望寿命缩短,平均死亡年龄明显低于一般人群;60岁以上死亡的尘肺患者,随年代延长,所占百分比不断升高;尘肺合并结核在整个死因中占首位。结论用寿命表随访观察的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尘肺患者不同阶段死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贵阳市4个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的政策措施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以及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的死亡率、死因顺位以及期望寿命和去主要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贵阳市2017年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报告死亡率564.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25/10万,其中男性报告死亡率656.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3.21/10万;女性报告死亡率为466.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8.50/10万。男女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66.25, P<0.05)。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的前5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112.83/10万)、脑血管病(105.85/10万)、心脏病(101.1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3.82/10万)以及损伤和中毒(41.56/10万)。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是77.96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5.38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88岁。男性在去除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12.47岁,女性可提高8.4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是目前贵阳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对贵阳市常住居民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5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罗定市户籍人口的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了解该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蒋庆琅简略寿命表计算该地区2014—2018年报告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2018年罗定市校正户籍人口平均死亡率为588.23/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666.33/10万、499.57/10万;平均期望寿命为78.47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去死因寿命损失量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影响罗定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指导,尤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福建省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采用蒋庆琅的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福建省2017年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8.12岁;5岁儿童造成0.48岁的寿命损失,其中婴儿死亡损失0.19岁,幼儿(1~4岁)损失0.29岁;恶性肿瘤造成3.98岁的寿命损失,其余依次为脑血管病(1.87岁)、心脏病(1.69岁)、损伤和中毒(1.27岁)、呼吸系统疾病(0.96岁),这5种主要死因共造成9.77岁的寿命损失;2017年造成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其中肺癌(0.86岁)、肝癌(0.62岁)、胃癌(0.53岁)、食道癌(0.36岁)和结直肠癌(0.28岁),共导致2.65岁的寿命损失。结论福建省应进一步加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的防控,以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等。结果 2012年四川省居民粗死亡率621.78/10万,标化死亡率621.49/10万,平均期望寿命校正值75.22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期望寿命损失年居前5位,去掉该死因,分别可增加4.51年、3.42年、3.34年、1.13年、0.39年。去单病种死因期望寿命分析,增值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潜在寿命分析,减寿率顺位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导致每千人寿命缩短的人年数分别为18.67人年、12.21人年、10.35人年、5.44人年、2.55人年。不同性别和城市与农村间各类分析顺位略有差异。结论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肿瘤死因对期望寿命损失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求肿瘤死因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方法依据 WHO网址提供的有关资料〔1997年 3个国家 (捷克、加拿大和希腊 )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人口数 ,全死因死亡数和肿瘤死因死亡数〕,应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方法 ,比较 3个国家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期望寿命 ,以及肿瘤死因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结果 3个国家中 ,希腊女性组期望寿命最高 ,lx曲线也最高 ,直至 6 5~ 74岁组 ,呈下降趋势 ;相反 ,捷克男性组期望寿命最低 ,lx曲线也最低 ,4 5~ 5 4岁组即呈现下降趋势。同时 ,统计分析显示 ,除 75~岁组外 ,其余各年龄组期望寿命的高低与肿瘤死因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呈负相关 (r=- 0 .90 5 ,0 .0 1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庄镇某村村民期望寿命及其主要死因对生命的影响。方法利用该村2013年人口学信息和死因监测数据,编制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及其寿命损失率。结果南庄镇该村村民的期望寿命为84.60岁,其中男性为78.36岁,女性为98.59岁;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是影响村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造成的寿命损失分别为8.32%、5.28%和2.77%,其中男性村民中的寿命损失分别为4.91%、1.43%和3.28%,女性村民的寿命损失分别为10.63%、12.71%和0.88%,影响大小与死因顺位对应一致。结论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提高村民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