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男性中下段直肠癌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36例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保留组(PANP)和非PANP组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PANP)和对照组(非PANP)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7.78%和61.11%;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72.22%;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和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60岁以下,Dukes 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在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中低位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一2003年12月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中低位直肠癌进行分析,其中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21例,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10例,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11例。结果: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95.2%术后排尿功能正常,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80%术后排尿功能正常,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27.3%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勃起、射精功能良好者,在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分别为100%和95.2%、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分别为90%和50%、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仅有9%有勃起,且射精功能全部丧失。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中低位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减少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95例男性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结果保留PANP的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效果较好,且不增加局部复发率。结论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保留PANP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桂春  刘庆宏 《北方药学》2011,8(10):23-24
目的:评价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病人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中低住直肠癌病例进行分析,其中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21例,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10例,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11例。结果: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95.2%术后排尿功能正常,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80%术后排尿功能正常,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27.3%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勃起、射精功能良好者,在完全保留盆腔自主杆径丑分别为100%和95.2%、一侧或部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分别为90%和50%、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仅有9%有勃起,且射精功能全部丧失。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手术,能够有效地预防病人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与问卷形式调查92例60岁以下男性直肠癌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手术后排尿功能性功能,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术后84例(93.1%)于术后3 d内拔除尿管,平均留置导尿时间(60.1±2.4)h,残余尿量小于50 ml者占80.4%,50-100 ml者占17.4%,大于100 ml者占2.1%,问卷调查62.6%患者可以正常勃起,59%患者可以正常性生活。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1%。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既不增加局部癌肿复发率,又可改善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焕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497-1498
目的 评价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23例Dukes A、B、C期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其中2例为保留单侧植物神经)。结果 保留双侧植物神经的21例排尿困难总发生率为30.4%(7/23),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26.1%(6/23),与传统术式的60.8%和63.9%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3604,P=0.001〈0.01)。结论 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和性功能变化情况,评价该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进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情况。结果:开腹组术后性能力障碍者9例(30.0%),腹腔镜组术后性能力障碍者3例(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领域得分在术后3个月开腹组为13.3±6.6,腹腔镜组为18.2±6.6,有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开腹组为15.5±5.5,腹腔镜组为20.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局部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能更好地保护盆腔自主神经,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由于其更微创,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近的研究发现,淋巴结的跳跃转移是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在10%~25%。传统扩大清扫淋巴结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然而该术式因清扫范围广泛,极易损伤盆腔自主神经,导致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为此,我们开展了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D3根治术,以期为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及开腹两种术式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探讨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Surgery,LS)患者(45例)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Open Surgery,OS)患者(38例)共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均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对比性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的性功能指标。结果 LS组与OS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45(13.58%)和10/38(25.63%),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0/45(22.22%)和12/38(31.58%),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开腹术式相比,腹腔镜术式明显降低了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手术效果的初步评估。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09月收治的经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为IB~ⅡA的子宫颈癌患者50例,设研究组(n=20)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n=30)行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保留天数、残余尿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半年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术后第10天残余尿量分别为(201.83±83.00)、(139.75±69.01)mL,保留尿管天数(15.20±2.43)、(11.85±2.0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2.97±16.31)、(59.60±13。37)h,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121.17±23.07)、(91.05±11.66)h,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性功能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6.7%,研究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半年未恢复性生活的患者进行原因调查,发现因“害怕疾病复发”占77.8%;害怕“性交病或出血”占55.6%。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0(180~330)min和200(150~270)min,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切除主骶韧带、阴道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根治术相比更有利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松  杨成林 《安徽医药》2015,36(9):1131-1133
目的 比较分析传统术式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局部复发、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性进行对比,为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92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应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42例)和TME组(50例), 其中传统组给予传统术式进行手术治疗,而TME组则给予TM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情况,比较术后局部复发、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TME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并发症率为7.1%;TME组并发症率为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E组患者对比传统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勃起障碍和射精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E组患者对比传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存活率明显提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患者给予TME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有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3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盆腔自主神经保留(PANP)和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TME联合PANP及DST(TME组)与传统(传统组)手术治疗的Dukes A期、B期、C1期中低位直肠癌56例和46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保肛率、排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保留植物神经后对排尿功能、性功能及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 根据直肠癌Dukes不同分期,对A、B期38例实施完全保留神经,对C期8例实施保留一侧神经或仅保留骨盆神经,并用双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 A、B期保留神经者92.4%能勃能,100%能射精,近期的排尿障碍2例,C期切除神经者,4例勃起障碍,5例射精障碍。吻合口瘘2例、局部复发2例。结论 保留植物神经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1月至199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病人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即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治疗组(PVC组)30例,术后单纯外周静脉全身化疗组(对照组)30例,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PVC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分别是86.6%、10%、6.6%。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组l—3年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低,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提高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何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36-33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用于治疗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8例术后复发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4例,治疗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于常规放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2%,1年生存率为91.2%,3年生存率为73.5%,5年生存率为41.2%,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6%,1年生存率为70.6%,3年生存率为58.8%,5年生存率为20.6%,两组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于术后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行TME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90例实施非TME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2组3年内患者生存与复发情况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00ml发生率与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功能障碍和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E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直肠癌的首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吻合法(DS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DST联合TME治疗低位直肠癌86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闭合和吻合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3.5%),吻合口狭窄2例(2.3%),吻合口出血1例(1.2%),切口感染2例(2.3%),术后肛门疼痛1例(1.2%),局部复发3例(3.5%),未出现排尿、性功能障碍和手术死亡。结论 DST与TME联合应用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安全的术式,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本院的8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所需的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术后复发率与转移,且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对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hypotonic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hyperthermia,HIPCH)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灌注化疗组)与未行此灌注化疗的65例患者(对照组)的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灌注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6.15%)(P<0.05),平均复发时间亦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灌注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2%、68.30%和57.62%,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3.01%、50.79%和41.53%,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IPCH可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该方法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