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临床感染患者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耐药情况。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送检的感染标本,分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粪肠球菌184株,屎肠球菌109株。粪肠球菌药物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药物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检测出耐高浓度庆大霉素(HLGR)粪肠球菌75株,分离率为40.76%,HLGR屎肠球菌48株,分离率为44.04%。检测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分离率为1.09%,9株耐万古霉素霉素的屎肠球菌,分离率为8.26%。结论 肠球菌属的总体耐药率较高,且综合评价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但肠球菌属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应选用合适的方法对肠球菌属进行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该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患者尿路感染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共分离肠球菌172株,其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是68.0%(117株)和32.0%(55株);药敏试验表明2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都较敏感(耐药率小于5.0%),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3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1株。结论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2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抚州市妇幼保健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临床送检的痰、血液、尿液及各种分泌物、引流物等标本。细菌鉴定及主要药敏试验采用黑马迪尔的革兰阳性球菌系统,用纸片扩散法(K-B法)做药敏补充试验,用WHONET 5.6做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50株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6.4%,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7.2%,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6%、7.6%、4.4%、0.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48.5%。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均敏感;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新诺明敏感;2株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对青霉素均耐药。结论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需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肠球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送检全部标本采用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个别药物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粪肠球菌423株、屎肠球菌191株,主要分布于尿液、痰液、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液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主要分布在尿液中,耐药率不断升高,近几年更出现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9个城市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 181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不同病原菌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0.6%(191/470)和79.6%(187/236);不同标本苯唑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22.2%~72.7%。在ICU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为71.4%,高于MRSA在住院患者中的比率。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葡菌;替加环素对金葡菌的MIC值范围为0.032~0.5 mg/L。在肠球菌属中发现10株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8.3%和100%。按青霉素非脑膜炎株折点判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PRSP)的比率为6.0%(14/232),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PRSP的比率为13.8%(9/65),65岁以上的老人中PRSP的发生率为5.1%(3/59);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在ICU患者中较门诊和住院患者高,MRS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和各种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在我国发生率低。PRSP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EFM)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将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到198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和粪便标本,分别占50.0%、30.8%和7.6%,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和2.5%。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肠球菌在临床分布状况及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肠球菌用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仪进行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VET5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共检出706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432株占肠球菌61.2%,屎肠球菌241株占34.1%,鹑鸡肠球菌33株占4.7%。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青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8%、22.2%、71.0%、16.7%和23.8%,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外均高于粪肠球菌。本组试验发现3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率为0.43%,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结论肠球菌属细菌在医院内感染逐年增加,耐药率在不断上升,泛耐株在不断增多,本组试验检出3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未发现耐利奈唑胺肠球菌,利奈唑胺是目前治疗泛耐株肠球菌特别是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最佳选择,但必须合理使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肠球菌的耐药趋势,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儿童患者中分离的746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2001-2005年儿童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Nith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74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坚韧肠球菌分别占47.8%、47.2%和2.1%。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住院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分离株(P〈0.01),住院标本中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P〈0.0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红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菌株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红霉素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未出现耐药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系感染者分离的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尿路感染常见的前5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1.3%)、屎肠球菌(14%)、粪肠球菌(9.7%)、肺炎克雷伯菌(9.2%)和铜绿假单胞菌(5.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较为敏感,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较为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结论尿路感染的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及分析肠球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感染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作出努力.方法 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半自动仪分析与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对奉院2007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高鉴定,使用全自动分析仪MIC法与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软件从临床感染、标本类别、细菌种类及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全年检测肠球菌标本141例,其中粪肠球菌占70%,屎肠球菌27.6%,其他肠球菌2.4%;粪肠球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以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而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有替考拉宁、利奈唑脘、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对除糖肽类抗生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以苯唑西林、丁胺卡那霉、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而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有利奈唑脘、替考拉宁、氯霉素、万古霉素.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论 开展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对遏止肠球菌耐药株的增长,减缓其耐药率的增加,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191株肠球菌鉴定到种,并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肠球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191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75株(39.27%),屎肠球菌107株(56.02%),其他肠球菌9株(4.71%);尿液标本为主114株(59.69%);临床分布以肾内科和泌尿外科最高,均19株(9.95%)。药敏结果显示对肠球菌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其次是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最高的则是红霉素、利福平和氨苄西林;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是氯霉素例外。此外,本次实验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结论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同种类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别很大,且均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4 046株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829株(45.2%)、屎肠球菌1 817株(44.9%)、鹑鸡肠球菌78株(1.9%)、鸟肠球菌54株(1.3%)、铅黄肠球菌49株(1.2%)。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4%,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3.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5.7%和11.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4.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7.3%,儿童屎肠球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10%。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屎肠球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依然保持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院内感染状况以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453株肠球菌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453株肠球菌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55.4%)的分离率高于粪肠球菌(41.2%);ICU中肠球菌的分离率最高(13.8%)。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牢为2%。未见肠球菌对利奈唑烷耐药。结论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万古霉素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新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治疗VRE的感染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我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7年下半年全国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931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采用CLSI 2008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152株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非脑脊液标本,采用静脉青霉素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株 (PRSP)和青霉素中介株(PISP)分别占2.6%和25.0%.所有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0%和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2.4%、80.9%和84.2%;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敏感率分别为64.5%和59.1%,但PISP和PRSP对这2种抗生素均耐药.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SN)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9.5%和84.8%.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共发现替考拉宁中介的苯唑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3株和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1株.MRSA对氯霉素、复方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分别为83.2%、71.1%和50.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4%和75.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除氯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屎肠球菌.结论 各地区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差异,PISP有逐年上升趋势.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粤北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或MIC法对2013年2 527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 2012为判断标准,应用WHONET5.4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综合分析医院的耐药情况。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30.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76.2%,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中未检出糖肽类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但是粪肠球菌中检出1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检出2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43.9%和37.5%,检出5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了63.7%。结论 临床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监测,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的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球菌属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溯性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 ~2018 年12 月医院临床患者送检样本检出的肠球菌223 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监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5 年来,223 株肠球菌多分布于泌尿外科、ICU,胃肠烧伤科、肾脏科等;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体液、血 液;其中分离出粪肠球菌123 株、屎肠球菌90 株、鸡肠球菌4 株、鸟肠球菌 3 株、坚韧球菌2 株和恶臭肠球菌1 株, 分离株主要为粪肠球菌占55.16%、屎肠球菌占40.36%;223 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屎肠球菌均高于粪肠球菌 (χ2=9.184~93.217,P <0.05), 而对四环素耐药率屎肠球菌低于粪肠球菌(χ2=23.207,P <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氨苄西林尿肠球菌耐药 率(81.1%)与粪肠球菌耐药率(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7,P <0.05),两者耐药性呈多重耐药,耐药 率逐年上升。结论 院内感染的肠球菌属主要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呈多重耐药,但对利奈 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临床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球菌的耐药率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9年推荐的微量稀释法进行临床分离肠球菌对各类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VRE进一步用E-test药敏试验确认;PCR法检测VRE的耐药基因。结果 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共检出粪肠球菌95株,屎肠球菌163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保持较高敏感度,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三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也在65%以上,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度低,统计期内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菌株。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氯霉素敏感率为7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度下降,为90.7%。期间检出15株VRE,其耐药表型为多重耐药,PCR扩增结果显示,15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an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产物长度在700~1000bp之间,约783bp,符合预期;VanB、VanC引物扩增均阴性。15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氯霉素、四环素相对敏感,对万古霉素MIC>256mg/L,对替考拉宁也表现为耐药。结论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VRE多为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医院应加强对其预防监测。  相似文献   

18.
553株肠球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553株肠球菌标本的分布,了解其对18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和耐万古霉素菌株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1年12月院内感染患者分离标本,使用Vitek—two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根据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药敏情况进行万古霉素耐药临床分型。结果 553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508株(91.9%),屎肠球菌45株(8.1%)。粪肠球菌对18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20%粪肠球菌耐高浓度庆大霉素。18株耐万古霉素菌株分型为VanB9株,VanA6株,VanC3株。45株屎肠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肠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其多重耐药,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肠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监测重庆地区 1997— 1998年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 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共监测肠球菌 2 4 4株 ,其中 14 4株粪肠球菌、75株屎肠球菌、18株鸟肠球菌、7株鸡肠球菌。结果表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 ,耐药率分别为 2 .13%和 8.84 % ;肠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也较低 ,耐药率分别为 9.4 2 %、13.5 2 %、16 .5 5 %、2 5 .85 %、2 6 .14 % ;肠球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 5 0 % ,;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最高 ;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对肠球菌仍具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 ,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为高 ,临床上已出现了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26株泌尿系感染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送检的中段尿培养分离的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珠海黑马微生物鉴定产品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6株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占57.7%,屎肠球菌占42.3%,粪肠球菌分离率高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92.8%)、红霉素(93.5%)、环丙沙星(88.4%)、高浓度庆大霉素(76.1%)、青霉素(93.5%)、左氧氟沙星(81.9%)、利福平(77.5%)表现出高度耐药率,粪肠球菌对红霉素(82.4%)、四环素(86.2%)、高浓度庆大霉素(68.6%)表现出高度耐药率,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分别检出利奈唑胺耐药1.1%、2.9%,未检出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别较大,临床需依据细菌鉴定及药物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检出的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应引起临床医生与感控人员的注意,加强细菌耐药性检测,从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