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药材》2017,(1)
目的:制备丹参片提取物的磷脂复合物并进行口服十二指肠体外吸收评价。方法: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结合预试验结果,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影响丹参片提取物与磷脂复合效果的药物浓度、复合时间、复合温度和药脂比等因素;分别按照原工艺制备丹参片提取物并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对提取物和磷脂复合物采用外翻肠囊法评价改性前后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确定了以甲醇作为反应溶剂,提取物与大豆卵磷脂比例为1∶1.5,提取物的投料浓度为7.5 mg/m L,在55℃条件下复合1 h为较佳条件;基于磷脂复合物技术制备的丹参片提取物磷脂复合物肠吸收较提取物显著增加。结论:磷脂复合物技术对于丹参片的技术升级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大豆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甘草提取物与卵磷脂的复合物,考察制备过程中的比例、时间和温度对制备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物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甘草提取物卵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甘草提取物与大豆卵磷脂以1∶3的比例溶于无水乙醇中,在40℃包合3 h。结论:通过研究,甘草提取物卵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与磷脂的结合百分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溶剂类型、药物与磷脂投料比例、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确定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在55℃下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黄芩苷与大豆磷脂最佳比例为1:2,反应系统中黄芩苷浓度为2.5mg/mL,反应时间为1h。结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溶剂类型、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文章所确定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提取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确定了红景天提取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条件为: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红景天昔的浓度为10mg·mL^-1,与卵磷脂反应比例为1:4,在室温下搅拌2hr,减压蒸干溶剂,即得黄色略带粘性的粉末。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6)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太白楤木总皂苷磷脂复合物(TSAT-PC)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TSAT-PC,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投料比、药物浓度对复合率的影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形成的磷脂复合物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反应溶剂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45℃、大豆磷脂(SL)与TSAT的投料比3∶1、药物浓度16 mg/m L,复合率可达97.23%,与预测值偏差5%;IR验证了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其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有了较大提高。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成功制备了TSAT-PC,改善了脂溶性,为中药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银杏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文彬  程红丰  李威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02-2803
目的优化银杏提取物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银杏提取物中黄酮复合率为评估标准,采用单因素(溶剂)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复合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磷脂复合物中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确定银杏磷脂复合物在室温下的最优制备条件,即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银杏与磷脂的投料比为1∶2,反应时间为20h。结论在室温下银杏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溶剂、反应物投料比、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白芷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复合率为指标,选取投料比、白芷香豆素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优化白芷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白芷香豆素与磷脂投料比例1∶3,药物质量浓度2 g.L-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1 min,复合物结合率达98.58%。结论:该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白芷香豆素新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考察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方法:对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行考查,获取最佳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研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0.5 g姜黄素与1.0 g大豆磷脂溶于100 mL无水乙醇中,于50 ℃水浴中搅拌反应1 h,减压蒸去乙醇,收集固体物,真空干燥12 h可得稳定的复合物。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且推断其形成机理为大豆卵磷脂通过以磷原子为中心的极性基团与姜黄素发生复合。  相似文献   

9.
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以丹酚酸组分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其工艺参数,结果可得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反应时间3 h,反应物质量浓度5 g·L-1,药物与磷脂的反应投料质量比1:1.5,反应温度40 ℃。所制备的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在水和不同pH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得到较大提高,DSC,XRD,FTIR等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丹酚酸组分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磷脂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处方。结果:优选出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葛根总黄酮和大豆卵磷脂质量比为1:4,反应溶剂为甲醇,葛根总黄酮的浓度为4mg·mL-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2h。按得到的优化条件制备的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为102.98%;pH=3时,Papp=0.392;pH=6.8时,Papp=0.323;综合得分为95.11分。结论:优化所得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处方合理,复合率高,油水分配系数增高,脂溶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