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肝叶肝段节是彻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术式,我科在176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采用肝叶肝段切除87例,占49%,大部分为左肝叶切除,占91%,对于右肝内胆管结石,行右肝段及亚段切除,对提高右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文对87例肝叶肝段切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右肝内胆管结石的规则性肝段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右肝内胆管结石的规则性肝段切除术黄志强张文智关键词胆管,肝内;结石;肝切除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57.31临床资料自1990年至1995年,作者施行选择性的右肝肝段和亚肝段切除术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9例,结石均限于右肝,年龄25~60岁;6例做...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复杂病理改变,还可能并发败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胆石病治疗的难题[1-2]。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2例患者施行肝叶切除,随访3个月至6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0例,其中左肝外叶切除38例,左半肝切除7例,肝方叶切除3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后叶切除4例,左右肝部分切除6例。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为多见,本组45例(占75.0%),术后残石率13.3%。术后并发症11例(占18.3%);随访52例,随访率为86.7%,复发4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可以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5.
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78例,总优良率达87.7%,有15.4%的病例有结石残留,且较集中于肝左外叶切除术病例中。提示左肝切除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为减少结石残留和复发,强调肝切除范围要足够,同时根据结石情况行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手段。本文概述了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基础和改变、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肝切除的技术要领、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总结了肝叶切除术较之其他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的优势在于减少了的肝组织增生-萎缩和肝内胆管癌等病变的发生率,具有肝门部胆管狭窄完全解除率高、结石清除率高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术后死亡率与其他手法方式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张新平  刘志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2):1916-1916,1919
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胆管狭窄,而且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较高,该病一直是胆道外科的难点。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运用肝段(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86例行肝部分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人优良率为89.71%,差者为10.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9%,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肝切除治疗2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半肝切除9例,左外叶切除15例,右后叶切除3例;其中25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J+T管引流术,2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十胆肠吻合术.结果 27例肝脓肿均治愈.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7.41%)、切口感染3例(11.11%)、膈下感染2例(7.41%)、胆满1例(3.70%).残余结石5例,术后6周经1~4次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4例结石取尽,1例因结石嵌顿在左内叶Ⅲ级胆管无法取出.合并胆管癌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9个月死亡.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倪志强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00-10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肝切除术,对照组采用非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3%、5%及6.25%,对照组分别为85%、17.5%及18.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96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叶为主,肝切除以左肝外叶为主。合并肝内胆管癌4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23.8%,并发症发生率为22.9%,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左肝结石。术后胆道冲洗和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胆道内残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峰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328-1328,1332
报告肝部分节除术治疗4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6例,膈下积液、感染5例,胆漏2例,肝功能衰竭2例,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认为作包括狭窄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术中尽量避免污染、合理处理肝断面、充分3腹腔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 ,占胆石症病例的23.8 %。本文总结两院1989年至1999年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381例 ,对其疗效作一探讨。1.一般资料 :本组381例 ,其中男163例 ,女218例 ;年龄19~83岁 ,平均42.78岁 ;病程2月~20年 ,平均5.8年。既往有胆道手术史1次42例 ,2次14例 ;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8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0例 ,胆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7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1例。129例术前出现过Charcot三联征。术前谷丙转氨酶异常…  相似文献   

14.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小庆 《河北医学》2002,8(10):891-892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7月15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13例行肝部分切除进行总结。结果:在10例行肝左外叶切除,3例行肝左叶切除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肝脏手术中出血,简化手术,以免导致肝功能的恶化。减少了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切除病变肝段。  相似文献   

16.
肝切除术治疗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内区域性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的适应症、方法、效果。方法 对本科2年来14例肝内区域性胆管结石实行肝叶切除术进行系统回顾。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伴有肝内胆管狭窄、胆管慢性炎症、肝实质受损表现;肝叶切除后,结石清除率达100%,手术后症状很快缓解,围手术期渡过平稳,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对肝内区域性结石患者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彻底的治疗方法;对伴有肝内部分胆管狭窄梗阻的,有胆管炎症状的,有肝组织受损的患者应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肝叶(段)切除术对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作用。方法:对2004年6月~2010年6月间施行肝叶切除术的2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1例,胆道出血1例,膈下感染2例,全组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肝功能衰竭或死亡。21例术后给予定期随访2年,19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2年内出现结石复发。结论:恰当的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9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6月~2004年6月行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18.0%);左肝外叶切除23例(37.7%),左半肝切除13例(21.3%);右肝部分7例(11.5%),右半肝切除4例(6.6%);左外叶联合右后叶切除3例(4.9%).结果总治疗优良率为91.1%,并发症率为7.7%,死亡率为0.6%,结石残石率为14.8%.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