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侯喜君  林昂如 《中国骨伤》2007,20(10):59-590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创伤性漂浮膝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漂浮膝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按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72h内(23例)和72h后(19例)手术组,根据Karlstrom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1个月6年,平均26个月,72h内接受手术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0例,良7例,中5例,差1例;72h后接受手术者优2例,良5例,中4例,差8例,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漂浮膝损伤远期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漂浮膝损伤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59例(63膝)漂浮膝损伤采取系统化治疗方案、视情况行内外固定联合植骨手术.采用Karlstrom和Olreud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2例获得随访,参照Karlstrom和Olreud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定:优15例,良26例,中8例,差3例.结论 漂浮膝损伤应积极手术治疗,为膝关节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处理合并伤,术后尽早功能锻炼,以最终获得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浮膝损伤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处理的27例创伤性浮膝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合并伤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27例患者中有35处合并伤,16例患者行交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固定。浮膝的并发症主要是膝僵硬、足下垂、骨折延迟愈合和感染。按Karlstrom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2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1.5%。伴有膝关节韧带损伤或血管损伤的患者预后差。结论浮膝患者需早期有效地手术固定,术后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能获得良好的结果.骨折类型和合并伤影响浮膝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创伤性浮膝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1996年5月-2004年5月应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35例创伤性浮膝,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64岁,平均37.5岁。均采用髓内钉、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松质骨拉力螺钉、骨栓等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内服和熏洗治疗。结果:本组35例,随访1~2.5年,平均1.8年。3例开放性骨折创面经多次换药和皮瓣转移后愈合,无骨髓炎发生,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Karlstrom和Olerud的标准评定优15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57%。结论:创伤性浮膝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大大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膝关节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骨关节炎 179例, A组应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 B组单纯进行膝关节镜手术, C组进行膝关节镜手术, 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疼痛、膝关节活动情况。治疗后头半年每月随访 1次, 以后每半年随访 1次。结果: 116例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9~37个月, 平均 13. 3个月。采用林志雄评分标准评价疗效: 术后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C组优 36例, 良 6例, 可 1例; A组优 18例, 良15例, 可 3例, 差 2例; B组优 14例, 良 14例, 可 6例, 差 1例; C组与A组、B组相比效果显著。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玻璃酸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26膝)行TKA,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重视预防感染及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54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9膝,良6膝,可1膝。结论 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疼痛消除、畸形矫正、功能改善等方面疗效优良。充分认识感染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高危因素,做好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和完善的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58例获6~14个月随访,根据功能评定:优46例,良9例,差3例。结论应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恢复较好,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局麻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采用局麻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共63例(77个膝关节)。术前制定系统的护理计划。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充分评估.教会患者手术配合要领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63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1年,随访内容包括JOA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JOA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1分增加到术后78分。患者主观评定优40.2%.良36.3%,可15.6%.差7.8%,优良率为76.5%。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关节镜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膝部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73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膝部疼痛程度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其中,低分组39例,VAS评分1~5分,男25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37.5±5.3)岁;高分组34例,VAS评分6~10分,男22例,女12例,年龄29~62岁,平均(36.3±9.6)岁。记录2组患者的术后膝内压和末次随访时的HS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1个月。术后3d,高分组膝内压高于低分组(t=15.67,P=0.000);随访终末期,高分组膝内压仍高于低分组(t=5.63,P=0.000)。膝关节功能:高分组优21例,良4例,一般7例,差2例;低分组优31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低分组膝关节功能优于高分组。结论:膝内压是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其外在症状疼痛程度可作为早期判断膝关节功能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损伤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8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16例漂浮膝损伤患者。除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用钢板内固定外,其余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一次手术完成股骨及胫骨的内固定。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所有患者获1~3年(平均2年)随访。根据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损伤具有防止骨折分离和旋转移位的作用,可调整为加压固定,可稳定关节及减少感染,能防止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或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冰敷组平均年龄(27±8)岁,对照组(27±7)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冰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立即给予10% NaCl冰袋冰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足趾氧饱和度的区别。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冰敷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5;t=5.286,P<0.05;t=6.799,P<0.05;t=14.150,P<0.05;t=5.670,P<0.05)。冰敷组患膝取三定点测量术后24、48、72 h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髌骨中点t=4.101,P<0.05;t=9.430,P<0.05;t=5.800,P<0.05;髌骨上极2 cm处t=3.187,P=0.003;t=6.539,P<0.05;t=3.002,P<0.05;腓肠肌最粗处t=4.105,P<0.05; t=8.437,P<0.05;t=5.670,P<0.05)。冰敷组术后6 w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冰敷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067)。冰敷组与对照组患肢足趾末梢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立即给予冰袋冰敷并持续72 h,并结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患肢肿胀发生、改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冰敷并不会影响患肢末梢血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动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对 1 2 7例浮膝损伤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得出不同手术方法的利弊。结果  1 1 4例患者随访 1 2~ 4 3个月 ,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 :早期一次手术为 78 7% ;分次手术为6 1 5 %。 3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获得愈合。 3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治疗后愈合。另 1例合并股动脉损伤经大隐静脉移植后出现感染而截肢。 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后遗足下垂。结论 浮动膝损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 ,并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手术方法。早期两处一次手术较分次手术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6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ber分型Ⅰ~Ⅳ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单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3例术中常规行关节镜下检查、清理,并于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所有患者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考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单纯手术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0~ 24分,平均(15.8±3.2)分,关节镜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2~ 25分,平均(18.8±3.0)分.两组膝关节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镜组优于单纯手术组.术后6个月随访,单纯手术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0 ~ 28分,平均(23.5±3.4)分,关节镜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2 ~29分,平均(25.8±3.2)分.两组膝关节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镜组优于单纯手术组.术后12个月随访,单纯手术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0~29分,平均(24.5±3.0)分,关节镜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2 ~ 29分,平均(26.5±3.2)分.两组膝关节功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镜组优于单纯手术组. 结论 对于Schatzber分型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而言,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内固定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决策辅助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恐动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143例分为对照组72例和干预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循证基础上,通过专家会议,构建并实施功能锻炼决策辅助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恐动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恐动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结论决策辅助有利于提高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恐动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恐动水平,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镜术后缩短冷敷时间的实践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最适宜的持续冷敷时间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镜术后患者76例按住院号单号分为观察组(42例),双号分为对照组(34例)。患者回病房后即予弹力绷带包扎伤口,使用冰袋持续冷敷。观察组持续冷敷6 h,对照组持续冷敷24 h。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膝关节周径、疼痛评分及镇痛剂使用率,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关节腔穿刺抽液次数、直腿抬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采用6 h持续冷敷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镇痛药物控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单侧TKA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术后均口服塞来昔布,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2.5 mg/L布比卡因40 ml,1∶200 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0 ml。B组:术中未行膝关节周围注射,术前术后口服塞来昔布。C组: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同A组)。分别记录术前、术后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①VAS:A组术后6、12、24、36、48 h静止、运动VAS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静止、运动VAS无明显差别(P〈0.05);3组之间术后72 h静止和运动VAS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膝关节活动度:A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B、C组(P〈0.05),而术后2周3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用药能有效控制TKA术后的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脱位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和切开关节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脱位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1994—2003年共治疗13例膝关节脱位,其中7例切开关节修复和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A组),6例应用关节镜技术修复和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B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A组在术后3、6个月及1年的膝关节平均评分为47、70、76,而B组在术后同期的平均评分为61、86、9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脱位韧带损伤有疗效好、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袁义  章海均  张波  罗浩  杨超 《中国骨伤》2017,30(4):300-303
目的 :探讨不同冲洗时间对于关节镜治疗老年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3例老年化脓性膝关节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灌洗方法治疗,根据不同冲洗时间将患者分为冲洗1周组(10例)及冲洗2周组(13例),通过比较术后皮温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等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3±2.3)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后两组患者CRP均在2周时恢复正常;冲洗2周组血沉在术后2周恢复正常,1周组术后2周血沉仍高,在术后3周恢复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皮温恢复正常时间1周组为10~20 d,平均(15.5±1.9)d;2周组8~17 d,平均(13.4±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1个月,2周组膝关节活动度较1周组明显好转(P0.05);术后3、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1个月,2周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1周组高(P0.05);术后3、6个月,两周组膝关节Lyshol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均已稳定,根据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1周组优3例,良6例,可1例;2周组优5例,良7例,可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创伤小,清创彻底,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推荐冲洗2周,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