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丘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仅次于壳核部出血。丘脑出血后极易破入脑室,病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传统神经外科手术需经内囊处理,创伤大且难以施行脑室引流。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微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已成为脑出血疾病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神经内镜微  相似文献   

2.
微创神经外科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经典神经外科趋于成熟,20世纪后半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20世纪90年代神经外科进入微创时代.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是神经影像学、微导管、超声、激光技术、放射医学、光学和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尖端,是现代科技成果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综合体现,已成为神经外科发展的前沿.与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其最大优势就在于能以最小的创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提供了神经功能保全最好、效果最佳、安全度最大、创伤及痛苦最小的治疗,真正达到微创."微创神经外科"的概念首先由Bauer和Hellwig提出,当时主要是指内镜神经外科,目前微创神经外科的内容已远远超出内镜神经外科,主要包括内镜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神经内镜(neuroendoscopy)辅助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缩小开颅范围,并放大手术野内解剖结构图像,增强局部光照,提高了手术效果,属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neurosurgery)的重要技术。 20世纪80年代,随着神经内镜的问世及配套机械设备的不断完善,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微小病变、脑实质内囊性病变、经单鼻孔切除垂体瘤,获得良好疗效。另外,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导航手术,发挥二者的微创优势,促使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镜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镜(neuroendoscopy)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午,泌尿外科医生Lespinsse应用内镜电凝脉络丛治疗了2例儿童脑积水患者。1918年,Dandy用鼻窦器观察脑室,尝试直视下切除侧脑室脉络丛,并将内镜命名为“脑室镜”,后人称其为“神经内镜之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1986年,Auer总结了神经内镜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镜手术技术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神经内窥镜设备不断完善,并与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导航技术、超声引导技术、计算机三维成像、激光刀等新技术结合,使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定位准、创伤小、功能多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很多的神经外科疾病,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侵袭技术是未来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神经外科医师可在神经内窥镜的帮助下,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基本目标犤1犦。1988年,Auer犤2犦正式提出内镜神经外科学(Endoscopic Neurosurgery…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内镜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神经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的解剖结构,并可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尤其是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的问世,使得神经内镜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神经内镜已不单适用于脑室系统的手术,更能在脑实质及脊髓手术中发挥作用。同时多孔道神经内镜及相关配套手术器械的出现使得单独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病变成为可能。如今内镜神经外科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重要的组成部分。神经内镜以其独特的成像方式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另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研究得以发展,即内镜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熟练地掌握内镜下的解剖,熟知内镜下的手术人路及沿途的解剖学标志是神经外科医生熟练应用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现将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其并发症较多,常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而至手术失败[1]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近几年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已发展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2011年4月采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造瘘术治疗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侵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和分析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探讨内镜在神经外科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和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诊断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 300例.其中单纯应用神经内镜手术522例,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260例,内镜引导下锁孔手术79例,内镜引导下经鼻蝶手术治疗鞍区病变434例,其他方法5例.结果脑积水362例全部应用单纯内镜技术,其中三脑室底造瘘190例,辅助分流管放置30例,另有142例复杂性脑积水和不对称性脑积水施行内镜下脑室病理分隔造瘘、透明隔造瘘和炎性脑室治疗,术后94.2%(341/362)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颅内各种囊肿160例,行单纯内镜下摘除和部分摘除及囊肿脑室造瘘82例,92.7%(76/82)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行内镜锁孔下手术70例,辅助显微神经外科8例,均全部切除囊肿,术后恢复良好.260例颅内肿瘤中252例在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下切除(其中190例为胆脂瘤),8例在单纯内镜下切除,均为脑室内小于2.5 cm的肿瘤,术后87.7%(228/260)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脑室、脑池内囊虫49例,40例在单纯内镜下摘除,9例在内镜下锁孔摘除,手术顺利,术后均改善症状.内镜引导下经鼻蝶手术治疗鞍区病变434例,其中垂体瘤387例,脑脊液漏修补19例,脊索瘤9例,其他19例,88.9%(386/434)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另有5例患者采用导航立体定向配合内镜技术,手术效果良好.2%(26/1 300)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表现为术中出血、感染、重要结构损伤.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以往单纯开颅手术带来的创伤,在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去除病变,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刘伟国 《现代实用医学》2000,12(12):594-597
神经内窥镜技术始于20世纪初,主要在脑积水手术治疗的探索中发展起来。1910年Eepinasse就曾用膀胱镜对2名婴儿脑积水进行双侧侧脑室脉络丛烧灼术,其中1例存活5年。1922年Dandy作了同样的尝试。1923年Mixter施行了第一例内窥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且当时的仪器存在直径过大、光照度差、缺乏灵活性等致命的弱点,故手术创伤大,死亡率较高(可达15%),神经内窥镜技术发展相当缓慢。1960年代Hopin透镜系统的质量大大提高,Auer、Griffith等应用它处理更多的神经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治疗42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镜下于脑室内留置引流管,术后注入尿激酶清除残留血肿。分析患者出院时情况。结果出院时GOS评分,24例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清除外伤性脑室内血肿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镜技术(Neuroendoscopy)的开发与应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近20年来神经内镜技术是理念更新、设备发明和技术提高的快速发展时期。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大约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①1910-1950年,内镜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脉络膜的电灼术、三脑室造瘘术等治疗脑积水;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镜外科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硬性膀胱镜被首次应用于侧脑室脉络丛烧灼术治疗先天性脑积水,开创了神经外科应用内镜的先河,但手术疗效差,死亡率高,使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饱受质疑。其后,由于新式显微镜和光导纤维内镜的问世,内镜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之相随的是,神经内镜外科理念的变化,以及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目前,神经内镜技术已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3.
张亚卓 《中国医刊》2007,42(12):2-2
始于20世纪初的神经内镜技术,经过相当缓慢的起始阶段之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导纤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在国内外一批神经外科专家、学者的积极努力下,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在神经外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多种疾病已经相当成熟,如垂体腺瘤的经鼻蝶切除,  相似文献   

14.
他最早在国内开展神经内镜下治疗脑积水手术,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各种脑室疾病的专家,被业内誉为"中国脑室软镜第一人";他在国际首创神经内镜下钻孔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在国内最早开展立体定向微创显微切除脑功能区及脑深部病灶,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神经外科学迎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飞速进展时期.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传统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方法有较多的手术并发症,且疗效较差已被大家公认.这几年随着神经内镜的应用逐渐普及,经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已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对脑组织干扰少、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原则、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笔者总结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64例经第三脑室底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良 《海南医学》2003,14(6):79-80
神经内窥镜始于 2 0世纪初 ,如DendyMixterPufmanScerff等都曾用神经内窥镜处理脑积水 ,实行脉络丛烧灼 ,第三脑室造瘘等 ,但在很长时间内该项技术都难以被精神外科医生广泛的接受 ,其技术发展相当缓慢 ,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 ,仪器的直径过大 ,光照度差 ,缺乏灵活性等致命的弱点。 196 0年Hopin透镜系统的发展是神经内窥镜的质量大为提高 ,AuerCriffith和Guciot等应用神经内窥镜处理更多的神经外科疾病。 1986年Griffith等总结了神经内窥镜手术技术 ,将这一领域称为内窥镜神经外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8.
微侵袭技术是未来几十年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 ,神经内窥镜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神经内窥镜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 ,包括诊断、独立内镜下手术和配合显微外科手术等诸多方面。 1 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科应用神经内窥镜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患者 2 9例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 2 9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6 1岁 ,平均 4 0岁。疾病的种类 :梗阻性脑积水 1 0例 ,蛛网膜囊肿 3例 ,颅咽管瘤 1例 ,听神经瘤 4例 ,垂体瘤 …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照明好、手术视角广等优点,是现代神经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针对神经外科研究生和神经外科医师的神经内镜手术技能初级培训教程.通过该教程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年轻医师熟悉内镜设备的组成、常见神经内镜治疗疾病的内镜解剖以及内镜手术的特点、方式和适应证,并掌握内镜手术操作的手眼配合、二维转三维等基本操作技能,从而为最终掌握神经内镜手术技术铺垫坚实的基础,对于神经外科研究生和神经外科医师的初级神经内镜手术临床技能教学培训大有益处,值得有条件的医学教学单位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0.
内镜神经外科学与有关的脑室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劲松 《陕西医学杂志》1992,21(11):679-680
<正> 近年来,内镜显微手术在欧美呈“燎原”趋势,这种技术在国内尚未被广泛了解和应用。本文仅就内镜神经外科学及与之有关的脑室解剖等问题作一简述。内窥镜神经外科学早在神经外科开创时期,内镜技术便被应用于颅内疾患的诊治。在本世纪初的数10年里,内镜术已与立体定向技术结合来处理脑内深部损害。但在20年代由于无法通过内镜头端在目标区内使用复杂的高级技术,这种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