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武成 《吉林医学》2014,(9):1884-1884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溶栓治疗,分析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死亡2例,研究组死亡0例,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伟生 《中外医疗》2012,31(1):81+83-81,83
目的对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以确定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86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单双顺位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对照组死亡4例,且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对心肌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较好的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尿激酶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方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再梗死、心绞痛和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崔玉华 《吉林医学》2014,(23):5147-5147
目的:探究瑞通立溶栓疗法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于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作用,确定两种静脉溶栓疗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对1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静脉瑞通立溶栓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溶栓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以及再通时间)。结果:瑞通立溶栓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血管开通率为71.43%,血管开通平均时间(1.08±0.35)h;尿激酶溶栓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血管开通率为51.19%,血管开通平均时间(1.89±0.43)h。瑞通立溶栓疗法与尿激酶溶栓疗法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于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都有积极作用,瑞通立溶栓疗法效果更好,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魏海燕  冯伟  梁渝 《大家健康》2017,(10):14-15
目的: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再通率、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99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根据尿激酶溶栓治疗使用的时间.主要可以具体分为发病3h内溶栓组和3~6.h内溶栓组以及6~12 h内溶栓组等三组内容,通过对各个组之间的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以及其预后影响之间的结果加以比较,对患者尿激酶的溶栓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血管再通率的总体比较以及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比较良好的疗效,在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大幅度提升,减少其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提升治疗的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 h内再通率、总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5 h内再通13例(52.00%),总再通19例(76.00%),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5 h内再通5例(20.00%),总再通7例(28.00%),并发症发生率为52.00%。观察组5h内再通率、总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邝鸿生 《吉林医学》2010,31(15):2166-216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发病后,二次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溶栓条件的41例AMI患者按溶栓次数分为A组(再次溶栓治疗组)22例和B组(常规溶栓治疗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再通组与未再通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72.73%,B组42.11%,A组再通率高于B组(P<0.05)。再通组死亡率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首次溶栓治疗没有再通或下降的ST段再次抬高可考虑行再次溶栓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均无溶栓禁忌,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出血情况。结果: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出血并发症、病死率及14 d左心室平均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冠U状动脉再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给药操作简单,药物在体内的维持时间长,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晶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31-132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具备溶栓适应证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50万U,配合肝素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开始后90分钟监测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临床症状演变、心肌酶学峰值和心律的变化,并评估疗效。结果: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尿激酶规范化溶栓治疗,ST段抬高至少降低50%,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心肌酶学峰值前移,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结论:在具备溶栓适应证前提下,给予尿激酶规范化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