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食管康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指导下,自拟食管康颗粒,临床收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食管康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依托必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胃镜、病理、复发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胃镜表现、病理表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症状积分、病理表现、复发率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康颗粒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疏肝和胃,调节气机升降,而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在症状改善、胃镜病理改变、减少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加胃镜下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症状和胃镜下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拟方清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该方剂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治疗周期,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选择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收治的 34 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7 例。对照组单服兰 索拉唑,观察组联合服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 8 周后,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发症及胃食管动力学指标。 结果:经过联合用药,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烧心、反酸、反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 动指数、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蠕动性收缩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兰索拉唑联 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疏肝清胃法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 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西 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清胃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高于 对照组的 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PG Ⅰ)、PG Ⅱ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疏肝清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康2号方联合耳穴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121例经RDQ量表和/或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以胃康2号联合耳穴贴压、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并随访12周观察疾病复发情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的有效率分为93.82%、8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7.05%、57.69%;组间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0.69%、51.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胃康2号联合耳穴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无论在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上都优于奥美拉唑和吗叮啉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7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GERD症状评分及胃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EE患者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胃食管反流病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理气和胃降逆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理气和胃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吗丁啉,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和胃降逆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按随机 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94 例 GERD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 47 例。 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不适程度、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食管黏膜损伤、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RD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 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食管 黏膜损伤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GERD 患者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生活 质量,促进食管黏膜修复,降低 IL–6、IL–18 及 TNF–α 水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郑敏  唐艳萍 《天津中医药》2016,33(8):456-461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6月,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总有效率[OR=5.05,95%CI(4.04,6.32)]、胃镜下有效率[OR=3.67,95%CI(2.60,5.19)]及复发率[OR=0.50,95%CI(0.37,0.67)]方面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总有效率、内镜下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脑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 5.1.0提供的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率、复发率、血浆胃动素(MOT)、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3.14,95%CI(2.24,3.40),P0.01]。2)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0.31,95%CI(0.14,0.68),P0.01]。3)患者血浆MOT提升方面,针灸结合中药优于西药组[SMD=61.02,95%CI(44.18,77.87),P0.01]。4)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方面,针灸结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SMD=2.99,95%CI(1.58,4.39),P0.01]。[结论]在总有效率、复发率、症状改善、血浆MOT方面,针灸结合中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文章系统综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并对近年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治疗、经方验方、中成药口服、针灸及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平调气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以平调气机法而拟处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和对自拟GERD症状群积分表的适用性的基础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设计,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对照组各50名。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定,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评定胃镜食管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GERD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改善反胃、胸骨后灼痛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烧心,泛酸,咽喉不适,嗳气症状发生率占前4位,均超过60%。结论:以平调气机法而拟的处方对GERD的治疗,总体临床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但对个别症状改善有优势。提示:采用非抑酸的中药,是治疗GERD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灵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肠灵汤,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灵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研究沧州地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学特点,进而辨证施治。[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以往病例资料,制定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予以中医辨证,得出该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构成特点。[结果]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多见,胆胃郁热、肺胃失和次之,而胃阴不足、肝寒犯胃较少。[结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宜温养中阳、调补脾胃治其本,化湿行气、清除积滞治其标。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不同,治疗上在温与清、补与消的运用上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浊和血颗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和血颗粒,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化浊和血颗粒能够降脂、降低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超敏,反应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化浊和血颗粒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能够起到降脂抗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抗炎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达到全面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提高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虚气滞证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次, 早、晚各1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观察组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健康简单(SF-36)量表和脾虚气滞证评分。结果: 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炎症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和脾虚气滞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能减轻GERD(脾虚气滞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化纤复肝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评价中药化纤复肝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纤复肝方有比较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受试者,随机分成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养心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总疗效、动态心电图心率指标、中医证候总疗效及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的差异。[结果]通脉养心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试验组平均心率、总心搏数、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提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9%,对照组为43.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0.3%,显著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改善心悸、气短懒言、疲倦乏力、多汗、五心烦热、口干、头晕等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失眠多梦症状方面,两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