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经常出现血压波动、血氧饱和度(SPO2)偏低、低温、苏醒延迟和出现舌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通过在PACU加强对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各方面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适,缩短麻醉恢复时间,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老年病人全麻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老年全麻病人拔管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原因及其处理。结果:PACU收治的1700例全麻术后老年患者中20例需重新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1.2%。造成二次插管的主要原因有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物残余作用(6例)、反流误吸(4例)和低温寒战(3例)等。结论:拔管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围拔管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麻醉用药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减少呼吸并发症及二次插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并总结2013年1月-2014年3月92例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适当延长在PACU观察治疗时间。结果:92例老年患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平安送回病房。结论: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4.
罗恒  田华 《重庆医学》2016,(31):4402-4404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手术后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直到其恢复苏醒的科室[妇.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迈入老龄社会行列,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数量多等特点,导致接收手术治疗高龄患者的数量快速攀升.由于生理特点及存在的病理情况,多数高龄患者的心肺功能差,有高血糖、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并且术后麻醉用药的残余作用更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高龄患者在PACU复苏期间的安全护理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对本院PACU 2012年8月至201 5年6月收治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麻醉恢复室(PACU)是患者接受手术后、送回病房之前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是对手术结束后的患者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的场所.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麻醉恢复室观察5530例全麻术后患者,术后84例成年患者出现燥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醉后恢复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元。疼痛作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其在PACU中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早期疼痛是围术期患者的主要疼痛所在,因此有必要从PACU甚至术前开始重视疼痛治疗,以提高麻醉后恢复的质量和术后镇痛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麻醉后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年PACU成立以来,为小儿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平稳渡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经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均安全度过恢复期,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该院1998年至2004年麻醉恢复室(PACU)9623例成年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循环系统为6.6%,呼吸系统为4.3%。老年(年龄≥65岁)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23.7%)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4%,P<0.01)。成人未发生并发症组在恢复室平均留置时间为67±27 min,发生并发症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24±21 min,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异常在PACU内较常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周俐伶  唐延先 《重庆医学》2008,37(16):1836-1837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ost anaesthetic care unit,PACU)的管理问题.方法 将本院2004~2007年8月收治的356例PACU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麻醉恢复室的并发症与患者年龄不同,手术不同,术中的处理以及术前的并发症不同与恢复室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大,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所以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麻醉恢复室的护士在麻醉恢复期间对患者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关系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安全回到病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简晓敏  佘守章  许立新 《广东医学》2007,28(10):1648-1650
目的 探讨全麻插管术后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的并发症处理和护理特点.方法 统计PACU收治的全麻插管术后1 511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3%,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其中ASA Ⅲ~Ⅳ级患者(17.3%)高于ASA Ⅰ~Ⅱ级患者(2.9%),而老年患者的发生率(15.6%)高于成年患者(4.0%)及小儿患者(8.7%).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其中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最高(3.3%)(P<0.05).结论 ASA分级Ⅲ~Ⅳ级,老年患者,小儿患者是PACU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永菊  张雪芹 《吉林医学》2014,(9):1984-1984
目的:PACU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易发生术后认知障碍,了解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672例,采用ICDSC谵妄评估量表评估麻醉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对不同类型认知障碍患者加强恢复期的安全管理,对症处理,实施心理干预,安全转回病房。结论:加强对PACU老年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POCD,早期治疗,减少患者麻醉后的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2.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需行胆囊切除的各种良性胆囊病变的首选术式,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LC术后患者在PACU期间的护理特点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需行胆囊切除的各种良性胆囊病变的首选术式,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LC术后患者在PACU期间的护理特点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Roberta的麻醉后治疗室(PACU)并发症指标,对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PACU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腹组;ASAⅢ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SAⅠ、Ⅱ级患者,尤其是腹腔镜组;剖腹组疼痛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要对ASAⅢ级以上的患者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加强术中和术后的管理,严密监测,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处理,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1].研究表明,以麻醉护士为基础、麻醉医师为指导的术后镇痛模式能体现麻醉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镇痛效果[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自2013年8月成立以来,术后镇痛的随访工作皆由PACU护士完成,而PACU护士在进入PACU参加工作之前均未接触过麻醉专业,对术后镇痛的流程、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不了解,因此对PACU护士进行术后镇痛随访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我院针对PACU新入职护士采用AIDET沟通模式与情景模拟教学,使PACU新入职护士能更好地完成术后镇痛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醉恢复室(PACU)是手术结束后继续监护病人生命体征和处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场所。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麻醉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清除,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尚未稳定,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躁动、低或高血压等并发症。恢复室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为术后患者安全平稳过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反应,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264例患儿术毕进入麻醉恢复室后的情况进行监护,观察患儿心电变化、血氧饱和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末梢循环情况。结果,234例患儿在PCAU完全清醒、呼吸平稳、循环稳定、肌张力恢复满意和不吸氧下SpO2>95%后离开PACU。30例患儿在PACU期间出现全麻后并发症(其中低氧血症18例,循环系统3例,恶心呕吐4例,浅低温2例,苏醒延迟3例),及时处理后均安全渡过复苏期,回到病房。因此严密观察全身麻醉患儿复苏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复苏期并发症,对提高复苏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了解麻醉后恢复室 (PACU)病人常见并发症及PACU设立的意义。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3月~ 8月住PACU的病人 84 8例 ,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诊治效果。结果 :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体温异常、恶心呕吐、躁动、术中知晓等。总的发生率为 4 3.5 %。全部病例经PACU治疗恢复正常。结论 ;PACU的设立对减少围术期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手术后的安全系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65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心理行为的术前教育,而对照组不给于。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在PACU(麻醉恢复室)拔管期认知功能测试评分结果。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28%(28例)、干预组为12%(12例),干预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降低全麻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病人在麻醉苏醒期经过平顺。但术后即刻的并发症可能是突发的和危及生命的。麻醉后恢复室(PACU)可为所有麻醉和镇静病人的苏醒提供良好的密切监测和处理。病人到达PACU后,应常规吸氧,记录生命体征。手术室的麻醉医师应提供完整麻醉记录单给PACU工作人员,并等到PACU工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