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CBM-d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共收集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832篇,其中8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8篇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8篇文献共911例患者。8篇文献的治愈率汇总合并OR为3.65,95%CI为[2.15,6.20];有效率汇总合并OR为3.56,95%CI为[2.35,5.38]。手法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疗法(除手法之外或药物、或牵引、或针灸、或微波热疗,以下简称"其他疗法")组(P0.01)。结论:目前纳入研究显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有效率优于其他疗法。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且质量不是很高,结论尚不确定,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分流术(PSS)和断流术(GD)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方法通过在Medline、Elsevi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89~2008年发表的有关PSS和GD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相关文献,选择RevMan5.0软件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有10项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流术的手术死亡率与断流术相似[RR=1.04,95%CI:0.74~1.47,P〉0.05],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术[RR=0.48,95%CI:0.39-0.59,P〈0.01],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于断流术[RR=2.85,95%CI:2.14—3.80,P〈0.01],远期死亡率也高于断流术[RR:1.25,95%CI:1.01~1.55,P〈0.05]。结论分流术和断流术均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术式,但断流术更适合我国门脉高压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阚丽丽  王海东  刘安国 《中国骨伤》2013,26(11):935-939
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其疗效的优越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数据库中有关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疗效,比较优越性。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3篇,涉及患者共1419名。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文献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类型繁多;仅少数文献对远期疗效进行了评估,大多数文献未提到不良事件的发生及脱落情况;所有研究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0.19,95%CI(0.15,0.24),P〈0.00001];与牵引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I.30,95%CI(1.18,1.42),P〈0.00001]。结论:针刀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与牵引疗法比较,由于样本量较小,发表偏倚明显,针刀疗法相比牵引疗法的优越性还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荟萃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2009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的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查找手法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改良版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确定最终纳入文献11篇。通过Review Manage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RCT,共935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手法治疗LDH可以降低VAS评分[MD=-1.03,95%CI(-1.37,-0.70),P<0.00001],提高治疗有效率[RR=1.14,95%CI(1.07,1.22),P<0.0001],提高JOA评分[MD=2.85,95%CI(1.50,4.20),P<0.0001],降低ODI指数[MD=-15.91,95%CI(-25.24,-6.58),P=0.0008]。结论 手法治疗LDH在疗效方面(降低VAS评分,提高...  相似文献   

5.
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始至2011年3月,筛选5-FU缓释剂与结直肠癌相关文献.只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2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的1223例研究对象,偏倚风险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5.Fu缓释剂组术后2年死亡率(RR=0.33,95%CI:0.18-0.59)、2年转移率(RR=0.35,95%CI:0.19-0.66)和2年复发率(RR=0.48,95%CI:0.36=0.65)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缓释剂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而不会加重不良反应。但纳入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肝癌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腹腔镜切除与开腹切除治疗肝癌的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手术时间:10个研究(n=709)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值(MD)=0.01min,95%CI(-0.19,0.16),P=0.879];(2)术中出血量:9个研究(n=633)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3ml,95%CI(-0.14,0.21),P=0.715];(3)术中输血率:7个研究(n:552)的术中输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72,95%CI(1.29,5.74),P=0.009];(4)并发症:10个研究(n=709)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1,0.88),P=0.015];(5)1、3、5年无瘤生存率:5个研究(n=304)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I(0.87,1.02),P=0.130;RR=1.02,95%CI(0.86,1.21),P=0.841;RR:1.17,95%CI(0.84,1.64),P=0.355];(6)1、3、5年生存率:7个研究(n=440)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92,1.03),P=0.366;RR=0.98,95%CI(0.88,1.09),P=0.697;RR=1.03,95%CI(0.85,1.25),P=0.766]。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具有术中输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3、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无显薯薯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不同体位对早产儿胃潴留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18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MP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项随机交叉试验,包括3178例研究对象.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能够降低早产儿胃潴留量、发生率[RR =0.34,95%CI(0.17,0.70),P=0.003];呕吐次数和发生率[RR=0.30,95%CI(0.19,0.46),P=0.000];腹胀次数、发生率[RR =0.28,95%CI(0.17,0.44),P=0.000];呼吸暂停次数和发生率[RR=0.36,95%CI(0.25,0.52),P=0.000].与侧卧位相比,俯卧位能够降低早产儿胃潴留量.结论 俯卧位可有效减少早产儿胃潴留、呕吐、腹胀及呼吸暂停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检索时间限为1990年至2013年,提取符合条件的文献的资料及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项NRCT纳入本次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手术组病死率高于延期手术组病死率(RR=2.18,95%CI为1.04~4.57,P=O.04),早期手术组并发症率高于延期手术组(RR=3.47,95%Cf为1.79~6.74,P=0.0002),早期手术组治愈率也低于延期手术组(RR=0.46,95%CI为0.22~0.97,P=-0.04)。结论在临床上早期手术不应常规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应严格把握早期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比较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中以低位直肠癌为研究对象、并设有ELAPE与APE对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两种术式的术中穿孔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及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5篇非随机对照研究)656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ELAPE组346例,APE组3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LAPE组环周切缘阳性率(RR=0.48,95%CI:0.36-0.65)和局部复发率(RR=0.43,95%C1:0.19-0.99)明显低于APE组;而两组患者术中穿孔率(RR=0.45,95%CI:0.15-1.37)和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RR=I.20,95%CI:0.57-2.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传统APE术,ELAPE术具有更低的环周切缘阳性率和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2010年5月前在PubMed.Ovid,WebofScience,Springer-Link,Elsevier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已公开发表的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入选标准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临床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11篇RCT共7407例患者纳入分析.新辅助治疗组3685例,对照组为3722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组局部复发率(OR=O.43,95%CI:0.37-0.50,P〈0.01)、远处转移率(OR=0.85,95%CI:0.76-0.95,P〈0.01)、5年生存率(RR=1.15,95%CI:1.04-1.28,P〈0.01)及保肛手术率(RR=I.48,95%CI:1.17-1.87,P〈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死亡率(DR=1.20,95%CI:0.68-2.13,P=0.53)及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73-1.48,P=0.8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有利于控制局部及远处复发.提高远期生存,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轻量型补片与传统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比较轻量型补片与传统补片在腹股沟疝修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19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轻量型补片组与传统传统补片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 CI(0.56~1.19),P=0.30];在慢性疼痛[RR=0.68,95% CI(0.57~0.81),P<0.000 1]、异物感[RR=0.67,95% CI(0.56~0.81),P<0.000 1]及其并发症[RR=0.63,95% CI(0.51~0.77),P<0.000 1]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轻量型补片与传统传统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复发率方面相似,而轻量型补片减轻慢性疼痛、异物感及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传统补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保留后交叉韧带与不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后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1995/2012435)、Pubmed(1995/2012435)、SPINGER(1995/2012435)、JohnWiley(1995/2012435)、ScienceDirect(1995/2012-05)、EBSCO(1995/2012435)、CNKI(1995/2012435)、万方数数据库(1995/2012435),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5个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共685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降低,但保留后交叉组比不保留后交叉组下降更明显[RR=-1.07,95%a为(-1.86,-0.29),P〈0.01]。两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但是保留后交叉组与不保留后叉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RR=-3.34,95%CI为(-7.18,0.50),P〉0.05]。两组患者术后SF生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RR=-1.26,95%CI为(-3.72,1.21),P〉0.05]。两组患者术后SF心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RR=-1.53,95%CI为(-3.88,0.83),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3.08,95%C/为(0.81,11.65),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0.77,95%CI为(0.26,2.35),P〉0.05]。结论保留后交叉较不保留后交叉韧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更能减轻疼痛评分、而两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SF心理评分、SF生理评分、术后并发症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总结评价止血带对初次全膝关表面节置换术( TKA )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止血带与非止血带对TKA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62位患者。其中止血带组325例,非止血带组337例。结果显示使用止血带减少TKA术中失血量232.4ml (WMD=-232.43,95%CI:[-328.83,-156.03]),但增加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2.11,95%CI:[1.06,4.18]),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术后显性失血量(WMD =-5.80,95%CI:[-176.25,164.64])、总失血量( WMD =67.36,95%CI:[-58.74,193.46])及血栓事件发生率(RR=3.50,95%CI:[0.75,16.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止血带可减少TKA术中失血量,但不能减少总失血量。止血带的使用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止血带与否不影响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ehrane图书馆、Cochrane肾脏专业组记录、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库(CENTRAL)、Pubmed、EMBASE、OVID、BIOSI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电子资料库,辅以手工检索及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系统收集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提取资料,合并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4.2.10完成定量资料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钙通道阻滞剂组比保守疗法结石排出率高[RR=1.50;95%CI(1.36~1.65);P〈0.00001],并降低后期住院治疗率[RR=0.42;95%CI(0.34—0.52);P〈0.00001],减少了平均排石时间及止痛药用量,并且钙通道阻滞剂组和保守疗法在药物副作用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钙通道阻滞剂对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促排石率,能缩短排石时间、降低后期人院治疗率及止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15.
史永博  陈钧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86-1089
目的用循证医学荟萃分析方法对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探索其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方法本论文对Medlin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检索。所检索到的文献中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都被纳入。采用Jadad质量计分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Meta分析对两组的恢复率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659篇文献,最后共纳入4篇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试验,对其中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恢复率明显较对照组高(RR=4.82,95%可信限为2.94~7.90,P〈0.000 01),异质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结论从现有的文献临床证据来看,手术治疗的短期效果明显,但由于所获得的文献试验质量不高,以及研究方法的缺陷,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性别、吸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Med、Ovid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3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LDH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性别与LDH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7篇,Meta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88,2.04),P=0.178];吸烟与LDH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4篇,Meta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96,95%CI(1.96,164.32),P=0.011]。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吸烟是L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性别尚不是L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受纳入文献数量所限制,其结果尚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性区域动脉灌注(CRAI)和全身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CNKI、CBM,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均从建库至2012年7月,查找关于CRAI和全身给药治疗SAP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其方法质量学后,采用RevMan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5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治愈率:两种给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2,95%CI(2.14,5.45),P〈O.00001];②中转手术率:两种给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9,95%CI(O.23,0.64),P=0.0002];③继发感染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14,0.42),P〈O.00001];④并发症发生率:两种给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13,0.59),P=0.0009]。结论CRAI和全身给药两种给药方式治疗SAP的有效性存在差异,CRAI在治愈率、中转手术率、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及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方法检索Medline、Elsevier、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2.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671篇,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为:再出血率为2l%(95%CI:0.18~0.24),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95%CI:0.02~0.06),腹水发生率为29%(95%CI:0.14~0.47);手术死亡率为3%(95%CI:0.02~0.04),死亡率为23%(95%CI:0.15~0.33)。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具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临床最为常见且易导致死亡的是再出血,有必要对该术式做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腔内修复术(vascular edovascular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RAA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近年发表的中文期刊.对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文献.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8篇队列研究共24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手术比较,血管腔内修复术可明显降低术后30 d死亡率[OR =0.47,95% CI(0.39,0.57),P<0.01]和并发症发生率OR=0.47,95% CI(0.39,0.57),P<0.01.血管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在术后早期再手术率[ OR=0.86,95% CI(0.55,1.33),P=0.5]及中期死亡率[OR=1.24,95% CI(0.46,3.37),P<0.6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适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腔内治疗是可行的,并且逐渐显现出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更大的优势,短期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与单纯行CABG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8月发表在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等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CABG+MVR与单纯行CABG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Jadad量表,病例对照研究质量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标准进行。应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包括2个随机对照研究,4个病例对照研究。2个随机对照研究的Jadad评分均为5分,4个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分均为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对照研究RR=1.69,95%CI(0.28,10.10),P=-0.57;病例对照研究OR=0.48,95%CI(0.21,1.13),P=-0.09]。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对照研究:RR=1.00,95%CI(0.93,1.08),P=-0.92;病例对照研究:OR=1.72,95%CI(0.60,4.95),P=-0.32]。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I.12,95%CI(0.68,1.83),P=-0.66]。CABG+MVR组LVEF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38,95%CI(0.17,2.59),P=0.03]。两组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一0.85,95%CI(-1.14,-0.56),P〈0.01]。结论与单纯行CABG相比,CABG+MVR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但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