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君  蔡卫民 《中国药师》2019,(12):2262-2266
摘 要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由于治疗窗宽、无需常规凝血监测等优势逐渐被广泛使用。近年来,NOACs的药物反应出现个体差异,有报道发现,遗传变异是导致NOACs个体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基因多态性对NOACs药物反应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探讨基因多态性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指导NOACs个体化用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与华法林相比,起效更快且剂量固定,具有更宽的治疗窗口和更少的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及同等或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考虑它们是P-糖化蛋白和(或)代谢酶P450的底物,又具有抗凝功效,针对NOACs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探索是近几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从药动学角度出发,NOACs与许多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其中,NOACs与P-gp和CYP3A4的强效抑制剂存在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且具有临床相关性;与质子泵抑制剂和心血管药物存在主要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药效学角度出发,NOACs与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有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综述了NOACs与临床常用药物和天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HA_2DS_2-VASc评分≥2或既往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卒中史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便利性。它们具有快速起效,更多可预测的药动学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饮食对其无明显影响,比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取得很大的发展,逐渐取代传统抗凝药而成为临床一线的首选药物。尽管与传统抗凝药物相比,NOACs的出血副作用相当或更小,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出血风险。传统抗凝药物的解毒剂对NOACs的解毒效果不佳,为该类药物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风险和不便。针对NOACs的特殊解毒剂正在开发当中,前期试验已取得不错的结果。这些解毒剂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包括Portola制药公司的andexanet alfa、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idarucizumab以及Perosphere公司的aripazine,主要针对这3种NOACs解毒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胺碘酮是房颤患者的常用药物,凝血Ⅹa因子抑制药为临床广泛应用的NOACs,是细胞色素P4503A4和P糖蛋白(P-gp)的共同底物,胺碘酮是中等强度的CYP3A4和P-gp抑制药,两者联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本文对Ⅹa因子抑制药与胺碘酮联合用药后的相互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出血风险、特殊人群用药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总的来说,联用后胺碘酮对Ⅹa因子抑制药影响轻微,其暴露量、抗血栓强度、出血风险较单用增加但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对于重度肾损伤合并高龄的患者,Ⅹa因子抑制药暴露量和患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在联合用药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评估药物的抗凝功效,避免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每年有近90万的人群受某种程度的静脉血栓影响,临床常用的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由于剂量调整复杂、不良反应较多、药物间相互作用普遍导致使用受到一定影响。而随着对凝血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新靶点的抗凝药物相继被研发上市,如通过美国FDA批准的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等。关于口服抗凝药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一直都是热点问题。方法:本文对近期发表的各类抗凝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纳入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纳入包括传统口服抗凝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内的多种药物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结论:随着更多抗凝药物研究进一步开展,人们对口服抗凝药的疗效及潜在风险会有越来越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摘 要约1/3的房颤(AF)患者伴发慢性肾脏疾病(CKD)。AF患者存在全身性栓塞风险,因抗凝药物的使用存在出血的风险。CKD,尤其是终末期CKD,增加了AF患者血栓栓塞以及大出血的风险。许多研究已评估了华法林在AF合并CKD,尤其是终末期CKD患者(包括血液透析患者)缺血性卒中,全身栓塞和大出血风险的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已在Ⅲ期(中度)CKD患者中进行了研究,研究提示,经剂量调整后,NOACs可获得与华法林相近的预防血栓栓塞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致命性出血的风险。本文就CKD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使用华法林和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功能损伤影响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抗凝药(NOACs)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使其凝血和出血风险均增加。同时,NOACs的使用可进一步导致肝功能受损,使肝硬化患者的抗凝治疗更加复杂。随着对肝硬化患者凝血系统功能变化的新认识,该领域的研究和出版物数量成比例增长,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因此,该综述对NOACs与肝硬化的相互影响、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期为NOACs在肝硬化合并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VTE)有着高发病率与致死率,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结合维生素K拮抗剂的序贯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相比传统治疗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不易受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影响,不需常规监测及调整剂量等优势。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在治疗VTE方面,与传统疗法相比NOACs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非劣效性或优效性,且在降低大出血或临床相关非大出血风险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华法林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收集NOACs(试验组)对比华法林(对照组)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的...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KD)在房颤患者中非常普遍,是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无论是房颤还是CKD,均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两者亦具有密切的双向关系,且常常同时存在。相较于单独的房颤或CKD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脑卒中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病死率较高[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该类人群一直是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华法林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虽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其起效慢、出血风险高及需频繁监测INR等缺点限制了其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口服抗凝药(OACs)的弊端,但该类药物均经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近年来,对于NOACs治疗该类人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将OACs在伴有CKD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需对房颤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利伐沙班在特殊人群房颤中的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在房颤患者中如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导管消融给房颤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卒中等栓塞事件的风险,为减少血管栓塞事件进行抗凝治疗又会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对房颤消融患者如何进行围手术期抗凝管理,一直是目前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重点难点问题,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与传统抗凝药物的对比性研究进展如何?该如何看待两者的优势和劣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阜外医  相似文献   

14.
VitK拮抗剂是目前针对血栓栓塞性疾病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但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nova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问世,起效快、效果佳等优点使其成为抗凝新选择.但NOACs所致的大出血,用传统的止血方式效果十分有限,因此NOACs相关拮抗剂成为研究的焦点.2015年10月以Idarucizumab为首的NOACs特异性拮抗剂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另两种颇有前景的Andexanet alfa及Ciraparantag(Aripazine/PER977)也正处于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3种NOACs特异性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非瓣膜性房颤(NVAF)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OACs在治疗NVAF中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西班等NOACs相较于华法林在NVAF患者中,能显著降低卒中、颅内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NOACs服用方便、无需检测凝血指标、无需频繁调整剂量,在最新的房颤指南中得到推荐,但临床研究有限,价格昂贵,缺乏有效的拮抗药。结论:NOACs在治疗NVAF中有可观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华法林临床应用及出血不良反应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法林(Warfarin)是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因狭窄的抗凝治疗指数范围和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并发症一直妨碍其临床抗凝治疗。本文汇总近年来国内外华法林临床治疗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评价,探讨华法林治疗中致出血的机制,优化其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抗凝药物新焦点——Xa因子直接抑制剂利伐沙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需长期抗凝治疗疾病的处理中,迫切需要一种不必接受监测以调整剂量的安全有效的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是一种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口服Xa因子直接抑制剂。本品为一种理想的抗凝药物,口服、每日1次、无需监测、无需调整剂量,不受食物影响,且疗效确切。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系统性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WanFang Data、VIP、CNKI、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收集关于任何NOACs用于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2月。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计纳入10个RCTs,病例总数为38 882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①有效性(总缺血事件发生率):与抗血小板治疗组比较,加用NOACs组的缺血事件明显减少[RR=0.86,95%CI(0.80,0.93),P=0.000 2];②安全性(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抗血小板治疗组比较,加用NOACs组明显增加根据国际血栓与出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标准定义的出血事件[RR=2.08,95%CI(1.79,2.41),P<0.000 01]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定义的出血事件[RR=2.15,95%CI(1.56,2.96),P<0.000 01];③不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用希美加群、利伐沙班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但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加用阿哌沙班、达比加群、TAK 442(Letaxaban)、Darexaban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减少。〖HTH〗结论:〖HTK〗与单纯抗血小板药治疗相比,加用NOACs用于ACS能显著减少缺血事件,但明显增加出血事件。与抗血小板治疗组比较,不同NOACs的有效性并不一致。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评估患者出血和缺血风险,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9.
华法林是过去半个世纪证实抗凝疗效确切、安全、价格便宜的口服抗凝药,在心脑血管血栓疾病的防治中地位相当重要。但由于其治疗窗比较窄,个体差异大,起效缓慢、药物相互作用常见,需频繁监测凝血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影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1]。新型口服抗凝药( NO_ACs)克服了华法林的上述缺点,以其剂量固定,出血风险更低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小的优势而更受医师及患者的青睐。达比加群酯即为其中一种,但同其他同类 NOACs 一样亦存在如下弊端:(1)半衰期短,对药物依从性要求高;(2)存在部分药物相互作用;(3)暂未发现特异性拮抗剂。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达比加群酯80%从肾脏排泄,对特殊人群使用应如何调整剂量有待于进一步评价。故临床药师有必要了解该药物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从而配合医师保障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笔者以临床药师角度对达比加群酯的用药教育进行阐述,以期保证达比加群酯的安全、合理用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已广泛用于防治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系统性栓塞.NOACs是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和/或P糖蛋白的底物,NOACs的暴露量易受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的影响.唑类抗真菌药是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