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21例慢性肾脏病同时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分为低凝组(MA<69 mm,n=139)和高凝组(MA≥69 mm,n=82),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伴发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用药情况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激素等,肾功能情况如CKD1 3期和CKD4 5期,血栓弹力图中的凝血参数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夹角α、血栓最大弹力度(MA),其他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等有无差异,同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引起高凝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发疾病、用药情况、肾功能、部分凝血及血常规指标(包括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OR 1.895, 95%CI 1.082~3.318)、肾病综合征(OR 2.501, 95%CI 1.429~4.379)、CKD4~5期(OR 1.989,95%CI 1.136~3.483)等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OR 2.254, 95%CI 1.207~4.208)。结论:对CKD患者而言,糖尿病、肾病综合征、CKD4~5期增加患者高凝状态,肾性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亦增加患者高凝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评估胺碘酮对住院患者QT/ QTc间期的影响及药品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4年1~6月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使用胺碘酮的住院患者共59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合并用药等信息,观察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或胺碘酮片剂后心率、QT间期、QTc间期的变化,以及在用药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患者的平均心率、QT间期和QTc间期较用药前显著减慢(P<0.01)。59例患者中,12例用药后QTc>500 ms,5例患者用药后△QTc>50 ms且 QTc<500 ms。研究中,共有8例合并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4例),阿奇霉素(3例),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例),多潘立酮(1例)。32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患者中有3例发生注射部位反应,用药中未出现与胺碘酮相关的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结论:住院患者应用胺碘酮后QT间期、QTc间期均会不同程度延长,对于用药后QTc>500 ms、△QTc>50 ms或合并使用其他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Tdp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调整胺碘酮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心电图,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艳辉  李文艳  顾智淳 《中国药房》2014,(18):1638-1641
目的:调查上海陆家嘴地区9家医疗联合体医院的降糖药处方,对药物利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9家医院2011年4月1-30日处方中降糖药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等进行药物利用度分析,同时调查处方的合理性。结果:降糖药处方共计15 843张,DDDs排前3位的是格列奇特、二甲双胍和预混胰岛素;处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处方中单药使用率为77.95%,联合用药率为22.05%;DUI>1的有2种。降糖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上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被调查医院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个别处方存在不合理,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同时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加强与医师的沟通,做好用药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 要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向专家进行几轮咨询, 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的预测方法,具有匿名性、信息反馈性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大特点。随着该方法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日趋扩大,从最初的社会学发展为临床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药学与临床医学密切不可分割,德尔菲法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成为药学研究的新方向,为药学法规制定、药品风险评估、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德尔菲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概述,以期为药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单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h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收集单用ERA对比安慰药治疗PAH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版软件进行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肾功能亢进(ARC)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和ARC对重症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某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检测过肾功能的患者,分析其ARC发生率。(2)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万古霉素常规剂量1 g q12h治疗的患者,评价ARC对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 045名,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患者ARC发生率为15.6%(474/3 045)。ARC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非ARC组,肌酐清除率和GFR明显高于非ARC组。(2)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ARC组的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显著低于非ARC组,谷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72(3.73,8.27)μg·mL-1和14.06(8.74,22.14)μg·mL-1P<0.05。但2组之间的临床结局、微生物结局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ARC组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低于10 μg·mL-1的重症患者达78.9%,较非ARC组(29.0%)比例更高。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与年龄显著相关(ρ=0.739,P<0.05),与肌酐清除率显著相关(ρ=-0.716,P<0.05)。结论: 重症患者ARC发生率较高,ARC会使患者的万古霉素浓度难以达到治疗目标,这类患者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必要的给药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7.
8.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12月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住院患者共149例,结合血栓栓塞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INR在治疗范围的时间比例(TTR)等对其抗凝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例患者中有144例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其中使用华法林的110例(TTR≥60%76例),使用阿司匹林24例,使用达比加群酯10例。经血栓栓塞风险评分,高危、中危、低危分别有80例、46例、23例。阿司匹林治疗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卒中,华法林治疗患者中8例发生非严重的出血事件。年龄大、合并疾病多、栓塞及出血风险高等因素影响抗凝药物的选择。结论: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现状较好,与国外指南推荐使用的抗凝方案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我院房颤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及其药品不良反应。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颤住院患者共l5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合用药物等信息,观察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或胺碘酮片剂后心率、QT间期、QTc间期的变化,以及在胺碘酮用药期间是否发生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房颤患者的平均心率显著减慢(79.2±21.6)bpm比(72.9±13.1)bpm(P<0.01),QT间期(386.5±45.7)ms比(415.8±53.1)ms(P<0.01)、QTc间期均显著延长(413.9±32.1)ms比(438.0±44.4)ms(P<0.01)。有16例患者用药后QTc>500ms,17例患者用药后QTc<500ms,但△QTc>50ms。共有22例患者合并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包括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例),多塞平(7例),左氧氟沙星(6例)等。心动过缓、2型糖尿病、合用其他影响QT间期药物为延长QTc间期的因素(P<0.05)。44例患者使用胺碘酮注射液中有5例发生注射部位反应,未出现与胺碘酮相关的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结论:胺碘酮应用后QT间期、QTc间期均不同程度延长,对于用药后QTc>500ms、△QTc>50ms或合并使用其他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需调整胺碘酮剂量并严密监测心电图,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841例围术期住院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艳  顾智淳  姚佳晨  徐珏儿 《中国药房》2008,19(35):2740-2742
目的:评价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1~3月841例住院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1例患者全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74.04%的Ⅰ类切口手术术后用药时间达3~7d。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围术期预防用药的主要选择。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达714例/次。结论:我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