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01~2005-09我院急诊科187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不同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效果的关系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18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充分液体复苏组病死率和存活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限制液体复苏组(P〈0.05),而实验室指标Hgb、PC及Hct显著低于限制液体复苏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高芳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75-3775
我院于2011-09收治了1例PCI术后1h内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经积极抢救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于导管室再次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6—09~2002—09我科急诊收治内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共109例,现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急诊救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低血压占休克的3%~8%.而这类患者的复苏明显不同于无颅脑损伤的多发性损伤的患者。1997-08~2004-09我院应用高渗高张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低血压24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2007-01-2010-09心肺复苏患者150例,将150例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组)、复苏成功组(B组)和存活出院组(C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存活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存活时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均合并多种疾病,而以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首位.结论 年龄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搏骤停高危因素,骤停时间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脑复苏成功是存活出院的最重要因素,APACHEⅡ评分能评估心肺复苏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1998-01~2003-09急诊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病人49例,对病人年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休克程度、复苏开始时间、输入液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常规液体复苏(n=27)与限制性液体复苏(n=22)的疗效及AR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 965±524)mL,治愈率为77.8%,死亡率为22.2%,其中ARDS发生率为18.5%,死亡率为6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089±328)mL,治愈率为86.4%,死亡率为13.6%,其中ARDS发生率为9.1%,死亡率为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降低ARDS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胡建莉 《现代护理》1998,4(5):56-57
将我院1991年度分娩的2348例与1996年度分娩的2215例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对它们的窒息率9.07%(213/2345)、3.97%(88/2215)及复苏率68.54%(146/213)、84.09(74/88)进行比较(P值均小于0.01)。提示:加强产前监测及采用新的复苏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复苏率,从而达到优生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2001-09-2004—09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科2000-09~2003-09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门诊18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1-09~2004-09首次来我院心理咨询的18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误诊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3-09~2005-09肺栓塞(PE)误诊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003-09~2005-09应用黄连索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8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蕻  邵芳  王仲衡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46-2347
目的 探讨院内外患者猝死的早期心肺复苏效果和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10-2011-10在院内外发生的猝死病例48例,分析院内外患者猝死早期复苏的不同成功率及护理特点.结果 在48例猝死患者中,院外为32例,初步复苏成功6例,最终复苏成功者1例.院内猝死为16例,其中初步复苏成功8例,最终复苏成功5例.结论 猝死患者早期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开始的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科1994-09~2004-09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96例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9-09~2005-09我们在透视下复位运用小切口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其中失败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1-09~2005-09共收治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06例,误诊58例,误诊率18.9%.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前心搏骤停患者(CA)心肺复苏"生存链"实施现状,探索我国实际情况下如何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收集2015-02-2017-09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北戴河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87例院前CA患者,分为复苏有效组和复苏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心肺复苏(CPR)生存链的实施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7例CA患者,男131例(70%),女56例(30%);平均年龄(63.30±16.12)岁,复苏成功率为32.08%。院前CA发生在住所(54.5%)、公共场所(26.7%)。院前CA原因主要为心源性疾病(40.6%),其次为创伤(24.1%)。78.6%的CA有目击者,但只有12.8%由目击者进行了现场CPR。14.4%的CA给予院前除颤,而院前气管插管率仅为11.2%。与复苏无效组比较,复苏有效组在目击者CPR(χ~2=23.270,P=0.000)、CA至专业CPR5min(χ~2=27.770,P=0.000)、院前除颤(χ~2=4.459,P=0.035)、院前气管插管(χ~2=5.807,P=0.016)、院前肾上腺素使用(χ~2=7.03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秦皇岛地区院前CA的复苏成功率不高,院前"生存链"中很多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4-09/2007-09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2例,健康教育指导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艾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43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2002-09~2004-09应用艾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43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就作者2002-09~2003-09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期间所作腔镜甲状腺瘤麻醉手术10例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