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g DG  Wang S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2-2934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分析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8.5%(32/66)、6.1%(4/66)。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1.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3.3%)(χ^2=5.055,P=0.025);晚期(Ⅲ~Ⅳ期)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9.2%)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35.0%)(χ^2=7.392,P=0.007);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食管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候选抑癌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Ding YB  Wu ZY  Wang S  Zha XM  Zheng W  Liu XA  Fan P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90-293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pleentyrosinekinase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4 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 ,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4 0例癌旁组织、乳腺纤维瘤组织均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有 9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syk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降低 (P <0 .0 5 )。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瘤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4 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17例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 18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14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 ,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yk(spleen tyrosine kinas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61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61例癌旁组织均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胃癌组织有14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Syk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61例胃癌旁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于的甲基化。而61例癌组织中有21例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癌组织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31例胃癌组织中,有17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姓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O6 - methylguanine -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子宫颈癌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 specific PCR,MSP)分析子宫颈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合定量PCR( RT - PCR)检测MGMT mRNA表达情况行综合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达71.15% (37/52),而非癌对照组织中均无甲基化.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MGMT甲基化率也各不相同(P<0.01),组织分化程度越低,MGMT甲基化率越高(P<0.05).37例甲基化的癌组织中有MGMTmRNA表达,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的MGMT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结论 DNA修复因子MGMT甲基化影响其mRNA的表达,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胰腺癌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4例正常胰腺组织、3株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1株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检测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的表达。分析RUNX3异常甲基化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6例胰腺癌组织中,51.79%(29/56)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胰腺组织有10.7%(6/56)存在异常甲基化,而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病理分化程度(r=0.314,P=0.018)、淋巴结转移(r=0.370,P=0.005)显著相关。在5-Aza-cdR处理前,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的RUNX3 mRNA无表达或低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各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恢复表达。结论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均存在RUNX3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RUNX3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喉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Runx3DNA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55例喉癌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蛋白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无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喉癌组织中有32例(58.2%)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Runx3蛋白的表达与性别、临床分型及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均P〉0.05);喉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Runx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092,P〈0.01)。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基因失活的可能机制之一,在喉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卵巢上皮性癌OPCML基因的表达缺失和启动子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PCML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卵巢正常组织、良性上皮性肿瘤、上皮性癌组织和SKOV-3、3AO、CAOV3卵巢癌细胞株OPCML基因的失表达及CpG岛甲基化。结果在卵巢癌中OPCML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χ2=30·108,P=0·0000)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χ2=21·162,P=0·000)。SKOV-3和CAOV3细胞未见OPCMLmRNA表达,而3AO细胞可见OPCMLmRNA表达。在卵巢癌中,启动子CpG岛尤其是HapⅡ酶切位点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χ2=13·630,P=0·0000)和良性肿瘤组织(χ2=11·797,P=0·000)。卵巢癌OPCML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mRNA失表达呈显著相关(r=11·589,P=0·002)。SKOV-3和CAOV3细胞有内切酶位点甲基化,而3AO细胞无酶切位点甲基化。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存在OPCML基因失表达;基因启动子CpG岛,尤其是HapⅡ酶切位点的甲基化是导致OPCML基因失表达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62例ESC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3.0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WIF-1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59.7%(37/6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3%(4/30),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甲基化状态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资料(性别、部位、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WIF-1基因mRNA在ESCC组的表达量(0.565±0.11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0.666±0.1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鳞癌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IF-1基因mRNA表达异常可能与ESCC的发生有关,此基因甲基化与mRNA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喉鳞状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表达情况。结果: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48份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34例(70.83%)、11例(22.92%)和6例(12.50%)发生了甲基化, 喉癌组织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P<0.05)。在48例喉癌组织中27例(56.25%)不能正常表达RASSF1A蛋白,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仅有8例(16.67%),喉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34例喉癌组织中共有25例(73.53%)呈弱阳性,而7例未发生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为1例(14.2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发生有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
RASSF1A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ong DG  Wang SF  Zhang T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24-1627
目的探讨RASSF1A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近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ASSF1A mRNA在食管癌组织、近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2.4%(28/66)、15.2%(10/66)、0(0/66)。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率(61.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0%)(χ^2=11.323,P〈0.01);晚期(Ⅲ~Ⅳ期)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率(61.5%)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30.0%)(χ^2=6.417,P〈0.05);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 mRNA表达缺失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散发性大肠癌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过甲基化状况、K-ra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30份病理证实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癌组织MGMT基因过甲基化状况、K-ras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在130例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35%,K-ras的阳性表达率47%,呈正相关(r=0.765,P<0.01).在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肥胖、P-TNM分期皿~Ⅳ期的患者中,MGMT基因过甲基化率较高,K-ras的阳性表达率亦高.另外K-ras的阳性表达在腺癌中高于非腺癌类型.结论 在散发性大肠癌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导致K-ras基因的激活,共同参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远离肿瘤组织的正常喉黏膜组织中CXCR4和MMP-13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CXCR4和MMP-13在喉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而自身正常喉黏膜弱表达或不表达;在肿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13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蛋白表达水平情况与基因表达水平相一致。CXCR4和MMP-13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XCR4和MMP-13可能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在喉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X-CR4和MMP-13有望成为喉鳞状细胞癌早起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酪氨酸激酶1(JAK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JAK1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qPCR检测mRNA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喉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免疫组化评分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mRNA明显增高,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JAK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JAK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ASSF1A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取4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ASSF1A的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 RASSF1A mRNA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7.5%(31/40)、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均未发现甲基化,而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67.5%(27/40)。所有甲基化的食管癌组织RASSF1A mRNA表达缺失。结论食管癌的发生与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有关联,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方法(PCR-SSCP)分析银染系统,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采用甲基化敏感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分析喉癌及正常喉组织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结果PTEN基因突变均发生在喉鳞癌中,占17.5%(7/40),其中第5外显子有6例发生突变,突变率15.0%(6/40),这6例中有低分化3例,中分化3例,无高分化;淋巴结转移占83.3%(5/6)。第8外显子仅有1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2.5%(1/40),该病例虽无淋巴结转移,但病理为低分化。40例喉鳞癌组织中,有40.0%(16/40)例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9例喉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喉癌中有2例既有第5外显子突变发生,又有启动子甲基化,占5.0%;有1例既有第8外显子突变,又有启动子甲基化,占2.5%。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突变是其在喉鳞癌中失活的原因,并且该基因失活可能与喉鳞癌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完成胸部手术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经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组成试验组,经病理确认为良性病变患者35例为对照组,分别获取试验组及对照组成员血清标本、BALF标本及活组织标本,对不同类型标本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做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BALF中、血清中MGMT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58.7%、52.4%和27%;肺癌组织的MGMT基因甲基化率与BALF 中MGMT基因的甲基化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与血清标本中MGMT基因的甲基化一致性较差,其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低于BALF标本;35例肺良性病变对照组的肺组织标本、BALF及血清标本,均未检测到MGMT基因甲基化表达,其甲基化率为0。结论 BALF中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筛查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MSP法检测胰腺癌Syk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胰腺癌Syk基因启动子区 5’CpG岛甲基化改变的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32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14 /32例胰腺癌组织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 15例胰腺癌组织中 ,有 10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 ,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胰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了解印迹基因PHLDA2在孕妇子痫前期胎盘中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变化,我们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和胎盘组织,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4例,晚发型子痫前期16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Real-time PCR和焦磷酸甲基化测序检测和比较三组胎盘组织中印迹基因PHLDA2的相对表达量和甲基化情况。结果 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PHLD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胎盘组织中PHLDA2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差异性增加(P<0.001);而晚发型PHLD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差异性下降(P=0.019),胎盘组织中PHLDA2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差异性增加(P<0.001)。推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PHLDA2基因的低表达、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ZNF77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状态及其mRNA、蛋白的表达,分析ZNF772基因DNA甲基化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例宫颈鳞癌组织(SCC)和年龄相匹配的3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联合RNA测序技术筛选DNA高甲基化和低表达的转录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亚硫酸盐化测序PCR(BSP)方法在40例SCC患者宫颈组织和4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检测ZNF772的DNA甲基化状态和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量。在SCC组中分析ZNF772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及其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联合WGBS和 RNA测序技术检测显示,异常DNA甲基化基因ZNF772与其mRNA表达关联;RT-qPCR方法验证,与对照组相比,SCC组中ZNF772 mRNA的表达下调(t=8.351,P=0.016);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SCC组中ZNF772蛋白的阳性表达下调(t=3.802,P=0.005);BSP结果证实,与对照组比较,SCC组中ZNF772基因启动子区(-420、-422位点)DNA甲基化率显著升高(χ 2=8.566,P=0.038;χ 2=6.332,P=0.04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CC组ZNF772启动子DNA甲基化和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1,P=0.045;r=-0.349,P=0.032),且与HPV16/18型感染、肿瘤大小、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分级及国际妇产科联合会临床分期相关(P=0.018,P=0.012,P=0.009,P=0.035)。结论 ZNF772基因启动子区DNA高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