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居民对常见癌种(肺、胃、食管、肝、结直肠和乳腺癌)联合筛查的频率倾向及支付意愿。方法 2012-2014年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13个省份现场,面对面调查不同付费假设下,实际参加项目的居民倾向的筛查频率、对长期推行每3年1次联合筛查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额度等。结果 最终完成合格访谈31 029人,年龄(55.2±7.5)岁,近5年家庭人均年收入M值为2.5万元。对于多种癌症联合筛查服务,若完全免费,93.9%的居民选择每1~3年1次的频率;完全自费时对应的比例为67.3%。假设将每3年1次的联合筛查长期推行且需个人部分付费时,76.7%的居民愿意付费,但支付额度超过500元者(联合筛查人均费用约1 500元)仅占11.2%。其余23.3%无支付意愿者主要认为费用难以承受(71.7%)和认为没必要筛查(40.4%)。结论 我国城市参加过癌症筛查的居民对多种癌症联合筛查倾向"高频"模式,提示大范围推广的潜在接受程度较高,但需科学评价与正确引导。尽管多数居民对联合筛查有支付意愿但支付额度有限,提示应加强居民对自我健康的责任管理意识,建立筛查服务共付机制时应设置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未参加过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的城市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利用现况及对癌症筛查费用的支付意愿情况,从潜在筛查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探索癌症筛查工作的可持续性。方法 2014-2015年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16个省份项目点,采用多中心横断面方便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开展纸质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完成合格调查16 394人。调查对象中做过癌症筛查的居民占12.1%(1 984人);对癌症筛查服务利用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60~69岁(OR=1.27,95% CI:1.13~1.43)、女性(男性OR=0.56,95% CI:0.50~0.62)、学历偏高者(高中/中专OR=1.51,95% CI:1.35~1.70;大学及以上OR=2.10,95% CI:1.36~3.25)、事业单位等和企业单位等职业的人群(企业人员等OR=1.32,95% CI:1.06~1.64;事业单位人员等OR=2.85,95% CI:2.26~3.59)、收入偏高者(6~15万元OR=1.55,95% CI:1.39~1.73;≥ 15万元OR=2.57,95% CI:2.09~3.1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公费医疗(OR=1.15,95% CI:1.01~1.32)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商业保险(OR=1.01,95% CI:0.84~1.22)的人群对癌症筛查服务利用率更高。在不考虑费用等因素的情况下,65.8%(10 795人)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癌症筛查服务,且做过癌症筛查的居民对癌症筛查的接受度更高(P<0.05)。对于多种癌症联合筛查,61.2%(10 038人)的居民愿意付费,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40~59岁(60~69岁OR=0.80,95% CI:0.74~0.87)、企事业单位等职业人群(企业人员OR=1.32,95% CI:1.18~1.47;事业单位人员OR=1.76,95% CI:1.56~1.98)、收入偏高者(6~15万OR=1.51,95% CI:1.40~1.63;≥ 15万OR=1.95,95% CI:1.60~2.38)及做过癌症筛查人群(OR=2.18,95% CI:1.94~2.46)的支付意愿更高。结论 居民癌症筛查服务利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医保是癌症筛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有一定的支付意愿,但支付额度有限,年龄、职业、收入、癌症筛查服务利用是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从症状开始至治疗结束全程自付费用及其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现状,探讨结核病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我国东、西部结核病定点医院为抽样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各抽取5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连续招募2017年4-6月期间在上述10家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3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相关费用。结果 我国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诊疗全程的人均自付总费用为12 635.5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占65.3%。不同阶段费用分析显示,近50%的费用发生在定点医院治疗前;文化程度低、初治、初始痰涂片阴性患者发生在定点医院之前的费用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人群。结核病患者自付总费用占患病前家庭年总收入比(费用收入比)的中位数为22%(10%~57%)。以肺结核患者费用收入比四分位为因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低以及住院、伴有其他慢性病肺结核患者自付总费用占家庭年收入比例高。结论 定点医院就诊患者全程自付费用仍然较高。建议加强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现并及时转诊患者的能力建设;结合不同类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减免政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HIV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性病门诊就诊者、高校学生、社区流动人口、女性性工作者、MSM和注射吸毒者对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不同抽样方法,对7类人群共511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9份。结果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4.8%,20~29岁占41.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0.3%,未婚者占55.4%,无业者占37.3%,每月可支配费用低于2 000元者占73.3%.调查对象中44.2%曾经做过HIV检测,28.3%听说过HIV抗体唾液检测,21.0%愿意接受唾液检测,仅2.0%做过唾液检测,仅1.0%买过试剂自检,84.1%愿意购买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群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每月可支配费用、HIV检测经历和唾液检测意愿与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支付意愿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人群类型和每月可支配费用与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支付意愿有关。结论 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的支付意愿存在地区和人群差异;不同人群对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的支付意愿不同;支付能力影响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珠海市MSM中HIV自我检测(HIVST)模式和现场HIV快速检测(HIV-RDT)模式的成本效果和支付意愿,为政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卫生服务提供者的视角,收集珠海市在2019年1-9月MSM参与两种HIV检测模式的成本投入和效果产出,采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10 000名MSM队列决策树模型,测算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敏感性分析模型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绘制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评价策略的可支付性。结果 珠海市男同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动员参与HIVST和现场HIV-RDT的MSM人次数为2 303 vs.816,发现HIV筛查阳性者人数为33 vs.35,筛查阳性率为1.7% vs.4.3%。每筛查1例的成本为60.45元vs.240.43元,每发现1例筛查阳性的成本为4 218元vs.5 606元。决策树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每检测1例MSM的平均费用为44.67元vs.148.42元,ICER为负值。当发现1例HIV筛查阳性支付意愿低于6 528元时,HIVST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当投入高于该阈值时,现场HIV-RDT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结论 珠海市现行的HIVST模式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公共卫生项目,决策者应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推广HIVST在MSM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地区人群癌症筛查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未参加过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的城市社区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的接受意愿及对服务模式细化需求,从筛查潜在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探索癌症筛查工作可持续性的影响要素。方法 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16个省份现场,采用方便抽样对当地40~69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筛查服务需求意向等。结果 最终完成合格访谈16 394份,调查对象年龄(53.8±8.0)岁,男性占44.6%。若不考虑费用等因素,4 831名(29.5%)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没有需求,常见原因包括要等身体出现异常后才行动(61.8%)、所在单位已提供类似体检(36.8%)、自己不先做风险评估而直接去做筛查(33.0%)等。10 795名(65.8%)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有需求,但对筛查机构类型选择倾向不同:43.7%希望提供筛查的机构是综合性医院,36.5%希望是肿瘤专科医院;居民对于机构级别选择也有差异:61.4%的居民希望提供筛查的机构级别越高越好,36.4%则认为机构达到一定级别即可。关于筛查流程,61.5%未接收过筛查的居民认同“先问卷评估阳性后再临床检查”的模式。结论 大多数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有需求且倾向筛查机构级别越高越好。应普及癌症筛查知识宣传,并合理引导居民对筛查机构类型及级别的选择期望,建议加强基层筛查能力建设,合理分流居民对筛查机构的选择意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开展癌症筛查服务的潜在需求及接受度,为研究癌症筛查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扩大筛查范围的可及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尚未参加过"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 5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针对癌症筛查服务接受度及支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及筛查需求和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不考虑费用等因素的情况下,58.00%的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有需求,37.20%的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没有需求。多因素分析显示,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OR=0.25,95%CI:0.14~0.44)、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者(初中OR=0.51,95%CI:0.29~0.88;高中或中专OR=0.49,95%CI:0.28~0.86;大学及以上OR=0.24,95%CI:0.12~0.46)、家庭人均年收入≥2.0万元(OR=0.76,95%CI:0.47~0.99)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需求较高,医疗保险状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OR=2.78,95%CI:1.31~5.93)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需求较低;对筛查服务的支付意愿方面,仅有20.20%的居民愿意支付一定费用,而71.80%的居民不愿意支付任何费用。多因素分析显示,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OR=0.26,95%CI:0.15~0.46)、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者(初中OR=0.28,95%CI:0.09~0.83;高中或中专OR=0.15,95%CI:0.05~0.45;大学及以上OR=0.08,95%CI:0.03~0.23)、家庭人均年收入≥2.0万元(OR=0.55,95%CI:0.28~0.70)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支付意愿较高,医疗保险状态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2.76,95%CI:1.60~4.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OR=6.42,95%CI:1.50~27.52)以及对癌症筛查没有需求(OR=1.94,95%CI:1.20~3.15)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支付意愿较低;对于癌症筛查打包支付的意愿和额度范围,39.20%的居民不愿意支付检查费用,41.20%的居民愿意支付10%以内的筛查费用。结论南通市通州区居民对于癌症筛查服务有潜在需求但对于癌症筛查费用的支付意愿和额度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岛市居民减少空气污染致病的支付意愿。方法于2007年1月21—27日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随机访问了1050位居民,利用问卷中一系列假定、开放式问题调查该地区居民对空气质量的评价以及减少空气污染造成疾病的支付意愿。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居民是否愿意支付的影响因素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居民支付意愿的大小。结果获得有效问卷1008份,占调查总数的96%。其中,73.9%的居民认为空气污染对健康有影响,54.6%居民家庭年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费用在100~500元之间,94.2%居民愿意支付金钱以减少空气污染致病,支付金额为600元/(户·年)。由逐步回归模型得到最终拟合公式:lg(WTP)=0.889 3.92×10-5I 0.093E 0.063C 0.047A(I为家庭年收入,元;E为受教育水平;C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费用,元;A为年龄,岁)。结论青岛市民的支付意愿占家庭年收入的1.25%,占青岛市政府2005年治理环境空气投资的11.9%。居民年龄、有无工作、家庭收入与减少空气污染致病的支付意愿相关。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治病费用、年龄是决定青岛市居民支付意愿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北京市医保抽样数据库;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回归和倍差法分析北京市所有公立医院患者改革前后服务利用变化。结果: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缺血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总费用、基金付费、自付费用的影响较小。住院患者西药费用瞬时水平降低(P<0.001);高值影像检查费用瞬时水平降低(P<0.05);医疗服务费用瞬时水平显著上升(P<0.001),且长期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改革后门诊总费用和门诊药品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西药费用和中药费用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改变了患者医疗费用结构,西药费用降低,服务费用增加,可能存在预期外的耗材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因艾滋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疾病名称将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分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 收集两者过去一年因艾滋病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对总费用和直接医疗费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探寻其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HIV感染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200元和1 972元, 145例AIDS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060元和2 826元。HIV/AIDS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样本来源不同, 总费用不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发病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直接医疗费用呈负相关, 经同性性接触感染者医疗费用低于异性性接触者, 样本来源为其他就诊的检测者直接医疗费用高于自愿检测咨询者。结论 应进一步扩大检测和治疗覆盖面, 以期尽早发现感染者, 尽快给予抗病毒治疗, 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进而降低HIV/AIDS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 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方法 广泛调研和分析国际国内相关技术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教训,充分考虑与我国现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其他标准的衔接和配套,多单位协作起草并广泛征求相关各方意见。结果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接受电离辐射职业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已通过审查报卫生部批准、发布。结论 本文有助于相应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Strategies for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ur tests commonly used in screening strategies to detect colorectal cancer were examined from a cost-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 Thirteen combinations of the tests were evaluated. Evaluating a positive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with a 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 study, followed, if necessary, by colonoscopy,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strategy for individuals at average risk. An alternative screening strategy for higher-risk individuals or for populations in which the frequency of adenomatous polyps is higher is to follow a positive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directly with colonoscopy. Sensitivit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perior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11 modeled strategies is almost independent for reasonable alterations in test cost and for the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the procedure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diagnostic cost is the frequency of adenomatous polyp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marginal cost per year of extended life is the frequency of cancer.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