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 (MSA) 的临床、磁共振成像 (MRI) 特征及MRI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S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探讨MRI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MSA的临床与MRI表现复杂,MSA c小脑体征突出,MRI表现为脑桥、小脑中脚、蚓部萎缩,T2WI出现脑桥、小脑中脚高信号,并与临床小脑损害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 ;MSA p帕金森样症状明显,MRI改变多位于基底节核团,表现为壳核萎缩,T2WI壳核背外部低信号、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后者与临床帕金森样症状无关联性(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资料与MRI信息有助于提高MSA各亚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多系统萎缩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国虎 《海南医学》2011,22(2):59-60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表现和MRI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MS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脑症状为主的MSA(MSA-C)6例,帕金森症状为主的MSA(MSA-P)3例,5例患者出现3个以上系统同时受累。磁共振成像表现上MSA-C患者以小脑萎缩为主,特征性表现为小脑中脚T2WI对称的高信号及脑桥基底部"脑桥十字征";MSA-P的特征性改变为壳核萎缩和壳核外侧缘出现的线样高信号。结论临床上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MRI上表现为小脑萎缩,需考虑MSA可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此病,效果待进一步追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MS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MSA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7例(83.8%),其中46例患者(67.6%)出现泌尿生殖功能障碍;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的MSA-P亚型23例占总人数33.8%,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的MSA-C亚型45例占总人数66.2%;头部MRI可见T2信号典型改变:壳核背外侧条带样低信号、外侧缘裂隙样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高信号、脑桥基底部"十字征"。结论:MSA是多系统受累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症状复杂多样。临床诊断需详细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并以磁共振成像等辅助手段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MRI、EMG、EAS-EMG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S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SA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是小脑、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症状和体征;头部MRI可见延髓、脑桥、小脑中脚、小脑蚓部或小脑半球萎缩及桥延池、第四脑室扩大,部分可见特异性脑桥十字征或壳核裂隙征;EMG、EAG-EMG可见失神经电位。结论:结合MRI、EMG、EAS-EMG检查结果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其中帕金森型(MSA-parkinsonian,MSA-P)17例,小脑萎缩型(MSA-cerebellar,MSA-C)24例.比较MSA-P及MSA-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MSA-P与MSA-C患者在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跟膝胫试验阳性、指鼻轮替试验障碍、步态异常、肌张力增高6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征:MSA-P与MSA-C患者在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扩大、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壳核后外侧低信号、小脑萎缩、脑桥及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中脑萎缩、壳核萎缩9项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MRI及临床表现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其分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李海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25-125,127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征及MRI特征,并分析其对临床亚型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亚型患者的小脑体征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Shy-Drager综合(SDS)亚型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为84.62%,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纹状体黑质变性(SND)亚型患者的锥体外系体征发生率为83.33%,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主要MRI表现为脑实质萎缩23例、信号异常19例、脑室系统扩大22例。结论 MRI可有效提高MSA及其亚型的诊断准确率,结合临床特征对于临床诊断与亚型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原因不明、累及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等多部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头颅MRI上可出现壳核、脑桥、小脑中脚和小脑萎缩,第四脑室及脑桥小脑池扩大等改变,尤其以T2WI上的脑桥"十字征"为相对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吴振刚 《求医问药》2014,(19):64-65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MRI)检查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系统萎缩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7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和34例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多系统萎缩患者作为A组,将帕金森病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36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C组,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比分析三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A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MCP高信号、脑桥十字征、裂隙征、壳核低信号和MCP宽度等指标与B组患者和C组健康人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多系统萎缩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可为其病情的诊断提供较可靠的临床依据,并可对MSA与帕金森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OPC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均以脑干及小脑的损害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MRI以小脑及脑干萎缩为主,大脑皮层轻度萎缩,3例在脑桥轴位T2WI序列可见"十字征",2例患者在脑干矢状位上可见"蜂鸟征"。结论:病人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锥体外系症状时,应高度怀疑OPCA;MRI是诊断OPCA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S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拟诊MSA 11例,可能MSA 5例,其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MSA-OPCA)9例,纹状体黑质变性(MSA-SND)4例,ShyDrager综合征(MSA-SDS)3例,MRI表现上OPCA患者以小脑、脑桥、延髓萎缩为主,SND主要病变在壳核,SDS个别有小脑萎缩。结论:临床表现和MRI结合可提高MS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表现,评价辅助检查对其I临床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长征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的19例MS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的疾病,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和帕金森综合征.植物神经症状出现较早,锥体外系症状是MSA最常见的运动异常,这两者是MSA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显示脑萎缩和葡萄糖代谢减低;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MS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易误诊.依据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并辅以相关检查,可提高MS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加强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认识。方强回顾分析5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d~2个月内头部MR检查。另选取2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行MR检查并与NPSLE组比较。结果NPSLE的MRI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大片状脑炎样病变、出血、脑梗死和脑萎缩,额、顶叶和基底节区好发。表现为点状病灶的临床以精神障碍和头痛为主要表现,片状病灶以癫痫和偏瘫为主要表现。NPSLE病例组和无NP对照组的片状病灶阳性率(P〈0.01)和病灶总面积(F=4.843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PSLE的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病性质及更准确的评估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戴俊杰  丁美萍 《浙江医学》2014,(8):675-677,719
目的: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临床诊断的PS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运动迟缓、姿势不稳、假性球麻痹和垂直性眼肌麻痹,部分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小便障碍等。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运动迟缓。患者头颅MRI均可见不同程度脑萎缩,以额叶及中脑为著,部分患者出现“蜂鸟征”和“喇叭花征”改变。结论 PSP患者以运动迟缓为最常见首发症状,姿势不稳、易跌倒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垂直性眼肌麻痹最具诊断意义,头颅MRI检查有助于PSP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OPCA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OPCA磁共振成像表现。MRI成像采用SE序列,平扫T1wI、T2WI,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结果OPCA的MRI表现有:(1)脑干萎缩变细,以桥脑前后径变小为著,本组15例患者均有此表现;(2)小脑体积变小,小脑沟、裂增宽、加深,半球小叶变细,小脑横径增宽,脑回细,14例为两侧小脑半球对称性缩小,1例为非对称性萎缩,左侧小脑左叶萎缩更明显;(3)15例患者均有四脑室扩大,桥前池、延髓前池增宽。(4)其他表现:3例患者有皮层下多发点状长T1长T2腔隙性脑梗塞;5例患者有大脑皮层萎缩,为轻度萎缩,萎缩程度明显轻于小脑、桥脑。结论OPCA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是确诊本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并经CT扫描的330例(其中54例加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性智能障碍是SAE的主要临床表现,CT显示脑内白质区多发低信号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同时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萎缩。结论:CT平扫结合临床是SAE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MRI能更敏感的显示合并的脑内细小梗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