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6例胆囊癌及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6例胆囊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1%(18/46)笔36.9%(17/46);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4/30)和10.0%(3/30),癌与炎性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高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连续冰冻切片中对82例原发乳癌(BC)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BL)组织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g)活性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BC及BL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结果:ER、PgR、PRL、E2、Pg在BC中阳性率为74.4%、63.4%、80.5%、78%、65.8%;在BL中阳性率为77.1%、82.8%、85.7%、40%、20.7%。结论:PgR、E2、Pg在BC和BL中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gR、PRL、E2、Pg状态及半定量分级与ER状态和半定量分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胆囊肿瘤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激素受体(E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结果显示,25例胆囊癌组织中20例PCNA阳性(80%),腺癌与鳞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15例ER阳性(60.0%),与相应病例PCNA表达等级相关(P〈0.01)。7例EGFR阳性(28.0%),EGFR阳性病例的ER表达多阴性。在8例腺瘤组织中,5例局部PCNA有阳性表达,其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癌组织内腺管形成、细胞分化、核分裂像,对100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级;用酶联雌二醇(E2-HRP)及酶联孕激素衍生物(P-HRP)亲合组化法测定癌组织内雌孕激素受体(ER、PgR)水平。对组织学分级结果和ER、PgR受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极与ER、PgR受体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ERPgR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癌组织内源管形成、细胞分化、核分裂像,对100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级;用酶联雌二醇(E2-HRP)及酶联孕激素衍生物(P-HRP)亲合组化法测定癌组织内雌孕激素受体(ER、PgR)水平。对组织学分级结果和ER、PgR受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与ER、PgR受体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血清E2 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雌激素在胆囊成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 对20 例对照组及40 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进行了血清E2 及P 水平的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ER 及PR 的检测。结果:胆囊结石组血清E2 及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1) ;ER 及PR 在胆囊结石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 .0 % 和52 .5 % ,其阳性表达率在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组织不典型增生中呈现由少到多的关系;血清E2 水平与胆囊组织ER、PR 阳性率及半定量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E2 水平的升高及胆囊组织ER、PR 的阳性表达在胆囊成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通过诱导其相应的受体表达增加了胆囊结石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喉癌组织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0例男性患喉癌组织的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测ER时,65%(13/20),为阳性,30%(6/20)为阴性,测AR时,30%(6/20)为阳性,65%(13/20)为阴性,所测受体的浓度均较低,ER为1.2±0.3pmol/G蛋白,AR为0.9±0.16pmol/G蛋白,2例未测到ER和AR,1例可测到两种受体,但水平极低,表明喉癌在推动AR的同时获得ER,雌激素可能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血清E2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雌激素在胆囊成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20例对照组及4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进行了因清E2及P水平的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FR及PR的检测。结果:胆囊结石组血清E2及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R及PR在胆地石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和52.5%,其阳性表达率在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组织不典型增生中呈现由少到多的  相似文献   

9.
喉癌组织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测定王明运1于雪艳2徐松德2胡晓燕2吴湘云2(1卫生部耳鼻喉科重点实验室2山东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内容提要测定了20例男性患者喉癌组织的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测ER时,65%(13/20)为阳性,3...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癌上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5例胆囊癌上皮ER、PR。结果胆囊正常上皮ER、PR均阴性,癌上皮ER23例(65.7%)阳性、PR17例(48.5%)阳性。结论部分胆囊癌对性激素有依赖性;分化程度不同的癌其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 (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产物在原发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 ,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并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3 5例原发胆囊癌 ,2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原发胆囊癌中ER、PgR和C erbB 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4 5 .7%和 65 .7%。E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C erbB 2过度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ER或PgR阳性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ER、PgR及C erbB 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ER或PgR阳性者积累生存率显著低于ER或PgR阴性者。E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胆囊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22例胆囊癌及28例慢性胆囊炎新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2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22例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8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胆囊癌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7 kDa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胆囊癌、21例慢性胆囊炎及9例胆囊腺瘤组织中67LR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67LR阳性表达率为52.50%,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而与胆囊腺瘤差异无显著性(P>0.05).67LR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5).结论:67LR可能在促进胆囊腺瘤恶变以及胆囊癌细胞获得浸润、转移能力等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氧合酶-2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 2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探讨环氧合酶与原发性胆囊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为原发性胆囊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39例原发性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和 1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环氧合酶 - 2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2 % (32 / 39)、36 %(4 / 11)和 2 5 % (4 / 16 )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 2的表达在Nevin分期晚期病例比早期高 (P <0 .0 5 ) ,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为诱导性表达 ,其表达上调与原发性胆囊癌的形成关系密切 ,并与肿瘤Nevin分期及是否有转移相关 ,提示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可能关系。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47例、胆囊腺瘤18例、慢性胆囊炎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laud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27.8%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腺瘤组与胆囊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间claudin-1表达差异均无明显不同(P0.05)。病理Ⅱ~Ⅲ级标本中claudin-1表达高于Ⅰ级(P0.01),Nevin分期Ⅳ~Ⅴ期中表达高于Ⅰ~Ⅲ期(P0.05),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claudin-1在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myc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15例慢性胆囊炎survivin和c-myc的表达。结果:胆囊癌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82.5%,胆囊良性病变组织未见survivin阳性表达,胆囊癌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织(P〈0.01)。胆囊癌中c-myc的阳性表达率为65.O%,胆囊腺瘤为13.3%,慢性胆囊炎为6.67%,胆囊癌c-my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织(P〈0.05)。c-my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survivln和c-myc均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和c-myc可能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染色法检测50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20例胆囊腺瘤组织和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中Ep-CAM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Ep-CAM胆囊癌组阳性率高于胆囊炎组(P〈0.05);Hpa胆囊癌组与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Hpa阳性率与Nevin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0.05和P〈0.01)。Ep-CAM过表达与非过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24个月。结论:Ep-CAM和Hpa表达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的有用指标。Ep-CAM可能是胆囊癌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云锋  雷霆  韩水平  王作仁 《医学争鸣》2003,24(23):2180-2182
目的:研究胆囊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52例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和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VEGF-C表达.结果:VEGF-C在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2.2%.VEGF-C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有关,而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结论:VEGF-C在胆囊癌的表达可促进胆囊癌淋巴结的转移,对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斌全  刘会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6):579-581,F0003
目的:探讨胆囊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原发性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和12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FHI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1%、66.7%和91.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FHIT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Nevin临床分期以及是否伴有结石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FHIT表达缺失与胆囊癌的高分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减少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FHIT基因是胆囊癌的一个候选抑癌基因.FHIT表达缺失在胆囊癌的发生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其有可能作为临床评估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Fan ZJ  Wu Y  Wang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51-265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gR)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ER及Pg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ER及Pg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64.3%。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之间及乳状型与硬化型之间ER及PgR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ER及PgR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率较高。ER及Pg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