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60%的CCl4及5%的乙醇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用小剂量、大剂量大黄酸干预,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肝组织胶原面积及病理变化。 结果(1)血清ALT(U/L)、HA(μg/L)、PCⅢ(μg/L)水平及肝组织中MDA(nmol/mg)含量,大黄酸大剂量组分别为78±18、217±75、16±6和1.88±0.34,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50±16、321±97、31±14和3.67±0.68,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7.831、2.977、3.249和6.75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NU/mg蛋白)大黄酸大剂量组为91.26±14.04,模型对照组为62.45±8.74(t=4.453,P<0.01)。(2)肝组织中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3)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保肝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TGFβ1的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HBV感染对人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TNF-α、GF-β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HBV感染后外周血及感染肝组织内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以及肝组织内TNF-α及TGF-β2表达,探讨HBV对人体T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感染者36例和正常人20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用免疫组化法HBV感染肝组织50例中CD4,CD8,CD25和TNF-α,TGF-β2的表达,并作相应比较.结果:HBV感染组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聚集在汇管区和小叶坏死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V感染组肝组织内的CD8+和CD4+细胞数量多于非HBV感染组(P<0.01).HBV感染组肝组织内CD25+细胞数量减少,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HBV感染组肝组织TNF-α表达明显增强,与非HBV感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TGF-β2在HBV感染组肝组织的表达与非HBV感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GF-β2及TNF-α在肝硬化、癌旁肝硬化、肝细胞癌中均较强表达,且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HBV感染者外周血和肝内的T细胞亚群紊乱,活性下降,功能受损.TNF-α表达与HBV感染和免疫损伤密切相关,而HBV对TGF-β2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3.
4.
HIV的T细胞免疫及其对乙型、丙型肝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CD4~+T细胞,造成T细胞耗竭、功能减退,而T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对病毒的清除、控制和肝组织病理损伤起主要作用。因此,乙型、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必定会对HBV、HCV感染的T细胞免疫造成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肝穿刺活检光镜观察见肝细胞肿胀,呈植物细胞样镶嵌状排列;胞质内有大量红色粉尘样物,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阳性证实其为糖原;电镜示肝细胞胞质内大量糖原沉积及大小不等脂滴形成.结论:肝糖原累积病发病隐匿,对临床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肝脏肿大、有低血糖及酸中毒表现的患儿应疑诊本病.肝穿刺活检PAS染色及电镜观察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癌基因CerbB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变化规律,探讨EGFR、CerbB2和PCNA预测乳腺癌复发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7例良、恶性乳腺病变组织中EGFR、CerbB2、PCNA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程度的差异。结果复发乳腺癌和无复发乳腺癌组织EGFR、CerbB2、PCNA阳性表达率均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高,复发乳腺癌PCNA,CerbB2阳性表达程度高于无复发乳腺癌。结论EGFR、CerbB2、PCNA可反映癌组织细胞增殖活跃,PCNA、CerbB2过表达在预测乳腺癌复发和选择治疗方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收治的2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2例病人经术中冰冻、石腊切片和免疫组化确诊,治疗后随访无复发征象。结论: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主要靠病理学检查确诊,并根据临床分期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高分化型和低分化型肝细胞性肝癌的PCNA及ER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抗PC10及雌激素受体(ER)多抗对70例肝细胞性肝场组织(高分化型49例,低分化型21例)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分化肝场组织PCNA表达及ER与肿瘤增殖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肝癌组织PCNA阳性,其中高分化37例(75.5%),低分化16例(76.2%).二者阳性率无明显差异,ER染色24例阳性,包括高分化13例(26.5%),低分化11例(52.4%).后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且ER表达与PCNA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提示仅凭PCNA判断肝癌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是不妥当的;雌激素系统可能对肝细胞性肝癌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小琴  赵涌  陈显兵  肖明 《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82-582,F0003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以往的病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外科病理检验学习,培养的毕业生既不符合就业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因此有必要增加此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有责任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加强对西部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或医学科普知识宣讲员培养是其具体措施之一。可采取举办短训班、招收定向多层次医学生、培养基层医疗卫生宣传人员、下派专业人员到基层单位指导业务工作或深入农村社区服务等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实际需要作相应调整,减并一些课程,增加一些西部地区常见病内容,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宣传医疗卫生常识,才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西部地区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改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