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急性肾炎合剂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药急性肾炎合剂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3例,并与西药组31例和正常组34例对比。结果显示急性肾炎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由无差异(P>0。5)。经治疗后LPO降低,GSH-Px增高(P<0。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提示本方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患儿前列腺素稳定代谢产  相似文献   

2.
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SP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分组观察临床疗效,并对各组患者血清及胃粘膜组织 HSPs治疗前后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似(P>0. 05),中西组则明显高于上二组(P<0.05),治疗后HSPs水平,中药组与中西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西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HS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HSPs表达较对照组增强,促进患者HSPs表达是消溃灵作用机制之一,其与雷尼替丁合用具有机制互补性并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栓剂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中药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5例,并与西药SASP作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59.3%的总有效率(P〈0.01)。统计表明,中药栓剂以直乙结肠型、左侧结肠型,轻、中度及初发型、慢性间歇型疗效较佳。运用免疫学原理制造动物模型获得成功,同时以中药栓剂予以防治,优于SASP(P〈0.05)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栓剂对该病确有预防溃疡形成、促进溃疡愈合及炎症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腔隙性梗塞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1月~1995年3月,我们共收治隙性梗塞病人83例,其中32例采用西药舒脑宁,脑活素治疗,51例根据中医辨证运用镇肝风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3.8%,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之间总疗相同(P〉0.05)。CT提示改善,西药组为75.0%,中药组90.2%,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腔梗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柴芩清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上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俞建  时毓民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1):492-493
本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给药的新途径。采用新研制的柴芩清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与临床有效的西药病毒唑注射液及扑热息痛栓的疗效作出比较。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患儿在1个疗程(3天内)开始退热与完全退热时间相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3%,西药对照组为86.7%,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风热型与风寒型上感患儿采用中药微型灌肠剂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柴芩清热微型灌肠剂直肠给药,用药方便,疗效确切,适于幼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近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及近远期疗效。西药治疗组40例,中药组40例,中西 医结合组120例。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1)。近期疗效(2年内) 百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基本相同,中药组较差。中期疗效(2~5年内)中西医结合组最高,中药组次之,西药组最低。 远期疗效(5年以上)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基本一致,而西药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寻常座疮20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耳穴贴压为主,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座疮204例,同时设中药及西药对照组各80例对照观察。经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46.1%,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疗效(P<0.05,P<0.001)。  相似文献   

8.
疏肝健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观察中药疏肝健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60例FD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西沙必利)组各30例,均连续治疗4周,另设12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FD患者胃液体排空延迟率为63.33%;中药组和西药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0.00%(P〉0.05);中药组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和胃窦运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  相似文献   

9.
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40例,并与单纯中西药物各治疗30例作对照,通过临床疗效,血脂、血流变指标及SOD、LO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P〈0.01)。结论 针药并用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清热凉血、健脾化湿、益肾安胎中药治疗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CP),并设西药地塞米松治疗组、中西药合治组及空白组作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瘙痒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药物治疗的3组,瘙痒均明显减轻(P<0.01);中药及中西药组,血中CG、ALT、D-BI、T-BI明显下降(P<0.05及P<0.01)。此两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IC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红藤灌肠液灌肠qd联合SASP1.0gqid,对照组予以SASP1.0gqid,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红藤灌肠液灌肠联合SASP疗效明显优于SASP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1,KGF-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 KGF-2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组.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天枢和气海穴治疗;SASP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应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SASP组大鼠结肠病理学均有一定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经隔药灸和SASP干预后,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和SASP均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的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和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活动性UC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SASP+丹参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变化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可使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下降,但SASP+丹参组较SASP组下降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总有效率达93%,而SASP组仅为74%。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对UC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莫比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方法.将确诊为AS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莫比可+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治疗组45例接受莫比可+SASP+正清风痛宁口服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各评估参数治疗后前差值的两组比较,病人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PhGA)、全身痛、ESR、CRP、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BASRI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脊柱痛、夜间痛、晨僵、枕墙距、胸廓扩张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终点时两组间莫比可的用量及撤减莫比可的天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联用正清风痛宁组有明显增加抗炎镇痛、缓解病情、改善患者各种体征作用,并具有助减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海平 《河北中医》2012,34(1):71-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以加味三妙散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予以柳氮磺吡啶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僵晨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僵晨时间、ESR及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妙散合柳氮磺吡啶治疗A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术肠炎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采取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观察组采取参术肠炎清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3个疗程,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75.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7例消化道反应、血细胞减少、皮疹等副作用,发生率为35.0%。结论:参术肠炎清丸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高,具有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uSp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TGP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于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同时,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主要临床表现和病情活动性评价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胃肠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TGP组为8.6%,SASP组为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42,P=0.014)。2组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的差异治疗前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72、2.483和2.088,P值分别为0.009、0.014和0.039)。结论TGP治疗uSpA的疗效与SASP相近,但其胃肠道外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TGP的疗效可能与抑制uSpA患者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溃结灵+SASP)与对照组(SASP),以RT-PCR方法检测治疗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LR2/4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变组的TLR2/4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LR2/4 mRNA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LR2 mRNA表达有所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TLR4 mRNA表达明显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TLR2 mRNA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TLR2/4 mRNA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溃结灵配合SASP治疗很可能是通过抑止TLR4、TLR2 mRNA表达,减弱了CD14和TLR2的协同作用,抑制TLR2依赖的脂蛋白信号转导,阻断TLR4蛋白,进而磷酸化激活κ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而达到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参白合剂高剂量组(参高组)、参白合剂低剂量组(参低组)5组,每组10只。造模各组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连续10 d。第11日始各组灌肠干预治疗,其中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10 g,SASP组给予0.025 g/mL SASP混悬液,参高组、参低组分别给予23.5、11.75 g/mL参白合剂混悬液,连续10 d。在第1、10、20日对小鼠进行DAI评分。第21日采用眼球取血法取血约2 mL,ELISA法检测SOD和MDA含量。结果 DAI评分显示:造模第10日,各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20日,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SOD浓度低于空白组(P〈0.05),MDA浓度高于空白组(P〈0.05);SASP组、参高组、参低组SOD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ASP组与参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白合剂通过提高SOD含量、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从而干预UC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三皮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IL-2和IL-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三皮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疗效及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三皮汤组,每组10只。予以恶唑酮建立模型后,三皮汤组和SASP组分别给予三皮汤和SASPig,每天观察小鼠体重、大便、饮食等情况,10天后处死小鼠,称脾重,取其病变结肠观察组织学改变,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及IL-10的含量。结果:三皮汤组和SASP组小鼠症状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三皮汤组和SASP组小鼠脾组织重量较模型组有所增加;三皮汤组IL-2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IL-10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三皮汤对UC有确切疗效,且能升高血清IL-2及降低IL-10的含量,调整细胞因子间的网络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控制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