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评价实现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的卫生经济学效果 ,对山东省 195 6~ 2 0 0 0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消灭脊灰活动的实施 ,成功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循环 ,全省自 1991年 7月后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一直 >95 %,人群脊灰中和抗体保持在高水平。按脊灰发病和控制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 ,推广使用疫苗时期 ( 196 5~ 1978年 )和无特异免疫预防时期 ( 195 6~ 196 4年 )相比 ,计划免疫时期 ( 1979~ 1990年 )和推广使用疫苗时期相比 ,消灭脊灰活动时期 ( 1991~ 2 0 0 0年 )与计划免疫时期相比 ,其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每减少 1例脊灰需投入经费为 5 810 0 2元、10 94 86元、2 35 94 73元 ;消灭脊灰活动还可带来长远效果 ,2 0 0 1~ 2 0 10年不仅无脊灰病例发生 ,同时可节约大量的经费投入。消灭脊灰活动的成本 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总结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防治工作经验 ,为最终消灭脊灰打下基础 ,对诸城市 195 6年以来脊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收集诸城市 195 6~ 1999年脊灰监测资料。195 6~ 196 6年主要采取对现症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的措施 ;196 7~ 1986年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对适龄儿童每年1次集中免疫 ;1987年开始实行冷链运转后 ,每 2月 1次接种 ,每年运转 6次 ;1993年 12月开始开展了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自 1992年开始 ,建立并逐步完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2 结果2 1 发病率  195 6~ 1986年合计报告脊灰病人 10 4…  相似文献   

3.
周宁县实施计划免疫控制麻疹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科学评价周宁县实施计划免疫控制麻疹的效果。 [方法 ]应用成本 效益分析方法探讨周宁县实施计划免疫控制麻疹的效益。 [结果 ]实施麻疹疫苗计划免疫后 ,年均减少麻疹 13 98例 ,减少死亡 12 95例 ;每年因减少发病、死亡 ,避免医疗费、陪护误工损失费、死亡养育费等直接经济损失 2 73 5 0 0元 ,减少陪护误工、病例死亡避免间接经济损失 3 1690 0元 ,总效益达 5 90 40 0元。麻疹疫苗计划免疫年均成本投入 3 0 40 0元 ,年均获直接净效益、间接净效益、总净效益分别为 2 43 10 0元、2 865 0 0元、5 60 0 0 0元 ;成本与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总效益的比值分别为 1∶9 0 0、1∶10 42、1∶19 42。 [结论 ]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每投入 1元成本可获得 9 0 0元效益 ,并为国家创造 10 42元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韶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水平 ,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2年分别对 1岁、2~ 4岁、6~ 8岁、1 3~ 1 5岁、2 0~ 4 0岁 5个年龄组共计 2 2 6人进行了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 :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达到 1 0 0 %,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2 3 7、1∶2 1 3 6、1∶1 5 1 5。表明韶关市计划免疫冷链系统运转状况良好 ,脊灰疫苗免疫效果显著 ,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市曾是脊髓灰质炎 (脊灰 )高发区 ,自195 6年开始有脊灰病例报告记录 ,从 70年代开始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198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灰规划 ,至今已建立了完善、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在加强口服脊灰疫苗 (OPV )常规免疫的同时 ,已连续 9次 17轮在全市或局部高危地区开展了OPV强化免疫活动 ,人群免疫屏障得到巩固。 1989~ 1994年报告临床诊断脊灰 10例 ,1995年以后无脊灰病例报告。现将消灭脊灰工作简要回顾如下。1 历年脊灰流行概况 秦皇岛市 195 6~ 1994年共报告脊灰 5 67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 0 82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深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实施策略的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以及控制其他传染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脊灰发病的历年资料和接种脊灰疫苗资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脊灰免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1978~2004年深圳市脊灰免疫投入成本为49240144元(2004年的贴现值),产出效益218671955.7元,净效益为169431811.7元,效益成本比为4.44,避免脊灰发病1349例;避免残疾270例。结论接种脊灰疫苗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成本投入的降低,其效益仍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收集贵州省1996-2016年HepB接种投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病例直接医疗费用等数据,估算减少的乙肝病例所致经济损失以及HepB接种成本、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 CBR)。结果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 951 786剂次,减少HBsAg携带者3 195 730例、慢性乙肝319 573例、肝硬化31 957例、HCC 3 196例。2016年慢性乙肝、肝硬化、HCC病例的平均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9 477元、34 321元、49 335元。1999-2016年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成本为6.75亿元,净效益为42.74亿元,CBR为1∶7.31;1999-2002年、2003-2010年、2011-2016年CBR分别为1∶1.64、1∶16.49和1∶3.17。结论贵州省HepB免疫策略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特别是2003-2010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联合补种免疫策略的CBR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和预防策略及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从 196 3年起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 ,1987年报告最后 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0年发现最后 1例外地来沪脊灰野病毒病例 ,1989年起检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可以认为 1987~1989年上海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1972~ 1978年对 110名 2~ 12月龄婴儿做前瞻性调查 ,全程免疫后 4年的脊灰中和抗体Ⅰ型、Ⅱ型、Ⅲ型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92 6 %、92 6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1 0、1∶33 0、1∶2 2 0 ,显示OPV 3次免疫后效果很好。 1983年起建立接种门诊进行常规免疫 ,使免疫程序得以及时实施。对 18月龄~ 2岁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后 ,脊灰中和抗体 3个型抗体阳性率均为 10 0 0 % ,GMT显著增长。从 1986年起 ,全市免疫程序为 2、3、4月龄 3次全程免疫 ;18月龄、4岁加强免疫 ;外来人口 (儿童和大学新生 )补服。 1984~2 0 0 1年全程免疫接种率为 97%~ 99% ,1986~ 2 0 0 1年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95 %~ 99%。 1986~ 1997年 6月龄~ 2 9岁健康人群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均阳性率为 92 5~ 96 0 %。全市消灭脊灰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为主导 ,辅以对疑似脊灰病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9.
三明市实施计划免疫20年成本-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科学地评价三明市计划免疫成果。 [方法 ]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三明市实施计划免疫的成本效益。 [结果 ]实施计划免疫后 ,年均减少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乙脑和流脑等 6种传染病共 2 42 70例 ,减少死亡 36 5例 ,减少残疾 70例。每年因减少发病、死亡 ,避免医疗费、死亡养育费、陪护误工损失费等直接经济损失5 94.87万元 ;减少陪护误工、病例死亡和残疾 ,避免间接经济损失 2 5 83.5 9万元 ,总效益达 3 178.46万元。计划免疫年均成本投入 15 6 .2 1万元 ,年均获得直接净效益 438.6 6万元 ,成本与直接效益比值 1∶ 3.8;年均获间接净效益 2 42 7.4万元 ,成本与间接效益比值 1∶ 16 .5 ;总净效益为 30 2 2 .2 5万元 ,成本与总效益比值 1∶ 2 0 .4。 [结论 ]计划免疫每投入1元成本可获得 3.8元的效益 ,并为国家创造 16 .5元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襄樊市是湖北省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高发地区之一 ,历史上发生了 4次较大范围的流行 ,在广泛使用口服脊灰疫苗 (OPV )和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策略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自 1995年起连续 6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现对襄樊市消灭脊灰工作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  195 4年以来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 1991年以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1 2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襄樊市历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人口资料来自襄樊市统计局。2 结果2 1 发病概况及特征 …  相似文献   

11.
宽城满族自治县曾是脊髓灰质炎 (脊灰 )高发县 ,自 196 3年建县有疫情记录以来 ,至 1985年共报告脊灰 10 3例。最高发病的 1970年报告 75例 ,发病率 4 2 2 7/ 10万。自 1974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91年以来又对 0~ 4岁儿童实施了口服脊灰疫苗 (OPV )强化免疫。自1985年 5月报告最后 1例脊灰至今 ,已连续 15年未发现本土和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为了消灭脊灰 ,建立了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和技术保障机构。县政府将消灭脊灰作为考核目标进行管理 ,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消灭脊灰策略和措施。从 1991年开始建立了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该市消灭脊灰工作的回顾 ,为无脊灰证实提供依据 ,并为其他疾病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该市历年脊灰疫情、OPV免疫、AFP病例监测、免疫监测、科学管理等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excel2 0 0 0处理。结果 泰安市历史上曾是脊髓灰质炎的高发区之一 ,1970年发病率达 9.6 2 / 10万。依据OPV使用情况 ,消灭脊灰工作先后经历了 :①自然感染期 (196 0年以前 ) ,②部分使用OPV期 (196 1~ 1972年 ) ,③广泛应用OPV期(1973~ 1985年 ) ,④冷链运转期 (1986~ 1990年 ) ,⑤消灭脊灰期 (1991~ 2 0 0 0年 )五个时期。回顾消灭脊灰工作进程 ,一是适龄儿童OPV接种率水平和接种质量的不断提高 ,是实现消灭脊灰的关键手段。二是正确实施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灰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服务水平、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动员是实现消灭脊灰的基础保障。结论 该市自 1991年 5月以来已彻底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循环 ,对于其他疾病的控制或消除制定措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 1979年以来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的阿富汗于 1994年晚些时候启动了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活动。尽管现在脊灰在阿富汗仍呈地方性流行 ,但 1999~ 2 0 0 0年阿富汗在实施消灭脊灰策略中进步显著。常规免疫 :据估计 1996年全国 1岁以内婴儿 3剂口服脊灰疫苗(OPV3)接种率为 3 0 %。 1998年计划免疫审评显示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持续内战 ,交通不便 ,阿富汗北部地区接种率尤其低。1999年在加速计划免疫中对 2岁以下 82 0 0 0名儿童开展了初始强化免疫。 2 0 0 0年起草了一个综合性 5年计划 ,提出了明确的改进常规免疫的目标和策略。强…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对陕西省近 10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免疫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地理特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 3个地区采集 0~ 39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86 6份测定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 88%、98 0 4%、92 73%,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5 9 30、1∶10 3 6 9、1∶5 2 6 9。表明通过口服脊灰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陕西省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5.
全球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工作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6个区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截止 2 0 0 0年底仍有 2 0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的地方性传播 ,因此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以最终消灭脊灰。WHO制定了一个全球性的计划 ,期望能够在 2 0 0 5年证实 (全球阻断脊灰野病毒循环后 3年 )脊灰的消灭。常规免疫在常规免疫工作中 ,12月龄以下儿童的 3剂口服脊灰疫苗(OPV3)的接种率在 1998年和 1999年基本无变化 ,分别为 79%和78%。但在WHO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 ,非洲报告的OPV3的接种率最低 ( 1998年为 5 1% ,1999年为 49% )。在 2 …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临沂市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 ,将 195 6~ 1999年以来临沂市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1 资料来源发病资料来自历年疫情记录与暴发流行记载 ,人口资料由临沂市公安局提供。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195 6~ 196 9年麻疹疫苗使用前 ,年发病率 2 15 0 3/ 10万~ 2 4 6 5 4 3/ 10万 ,大流行共发生4次 ,分别为 195 9、196 1、196 2、196 5年 ,此阶段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 1970~ 1980年计划免疫实施前接种阶段 ,年发病率 12 2 2 6 / 10万~ 1197 84 / 10万 ,大流行发生 2次 ,分别为 1971、1973年 ,发病率、病死率较第一阶段普遍…  相似文献   

17.
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可以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 ,是消灭脊灰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而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又是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计划免疫工作的一大难题 ,成为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现将本区 1997~ 2 0 0 0年OPV强化免疫中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各接种点上报的 1997~ 2 0 0 0年 4次 8轮OPV强化免疫报表。1.2 实施方法根据《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方案》规定 ,对流动儿童实施OPV强化服苗 ,…  相似文献   

18.
198 5~ 1996年松滋市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接种预防脊灰、麻疹、白喉、百日咳、肺结核 (简称五病 ) ,在此期间计划免疫冷链经费投入近 2 5 0万元 ,取得经济效益 932 4万元 ,与计免冷链前 12年比较 ,实施计免后 12年共节省经费 90 8万元 ,投资与效益比为 1∶ 38.45 ,五病发病率比计免前大幅度下降 (麻疹下降 96 .4% ,百日咳下降 93.8% ,白喉下降99.8% ,脊髓灰质炎下降 10 0 % ,肺结核下降 6 2 .5 % ) ,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全市计免的投入效益作了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分别收集计免前后 12年五病的…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普及儿童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 ,包头市利用“4 2 5宣传日”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 ,对广大群众进行了普及计划免疫、消灭脊灰为主的健康教育。为评价其效果 ,2 0 0 2年对所辖达茂旗农村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计划免疫知识与行为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2 0 0 2年 12月 ,在包头市达茂旗农村对 12月龄以下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在每个乡 (镇、苏木 )随机抽取 10名儿童家长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 ,询问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疫苗预防疾病、消灭脊灰知识以及配合接种的情况。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在达茂旗全部 2 …  相似文献   

20.
为了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已取得的成果 ,进一步提高儿童对脊灰的免疫水平 ,龙岩市于 2 0 0 0年3月至 2 0 0 2年 12月开展了 6轮脊灰疫苗 (OPV)的查漏补服活动 ,并在每轮活动结束后对常住和外来流动儿童开展了接种率的快速调查。1 对象与方法根据《福建省 2 0 0 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服活动方案》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开展 6轮活动。采取逐户上门搜索和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设立接种点的方式 ,对查出的接种OPV少于 3次的 0~ 4岁儿童 (目标儿童 ) ,重点是计划外生育和外来流动儿童 ,补服 1剂OPV。每轮查漏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