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也是围产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在国内外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胎儿窘迫、手术及产科并发症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对我院剖宫产新生儿窒息10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胎儿官内窘迫是胎儿处于危急状态的一种临床现象。围产儿死亡约30%~50%与胎儿宫内窘迫或胎儿宫内窘迫合并其他因素有关。而剖宫产手术因麻醉药物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严重抑制,使胎儿娩出后发生新生儿窒息或加重新生儿窒息。甚至影响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直接威胁胎儿生命。为此,预防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生儿死亡或减少因缺氧造成的永久性神经后遗症,尤其是减少剖宫产手术造成的新生儿窒息,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产科的重要课题之一。本院自2004~2006年底采取预防和干预胎儿宫内窘迫在剖宫产手术600例的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中外医疗》2012,31(8):26-26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产科临术上最常见的,是围产儿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94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以求提高产科质量,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86例(保守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74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并比较两组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和≥6 cm时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保守组流产或引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母体及围产儿总不良妊娠结局率均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剖宫产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的患者,两组流产或引产、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母体及围产儿总不良妊娠结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的患者,保守组流产或引产、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母体及围产儿总不良妊娠结局率均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剖宫产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的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相似,但对于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的患者,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优于保守疗法,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肌瘤大小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80例胎儿窘迫剖宫产情况,对胎儿窘迫的原因、诊断、胎龄、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施行剖宫产术965倒,其中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180例,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18.7%。结论: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治疗胎儿窘迫,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日清 《广西医学》2007,29(5):770-77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3%~10%,占围产儿死亡率的30%~50%.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发生窒息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23例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对策,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关系。方法 对我院近10年产科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1993-1997年(A组)剖宫产率25.77%,而1998-2002年(B组)剖宫产率48.62%,B组明显高于A组(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剖宫产从A组第6位升到B组第2位,从5.83%上升到26.30%,而难产、胎儿窘迫及疤痕子宫指征相对下降。两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上升,围生儿的病死率并未相应降低;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普及产科知识,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产科住院的12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阴道助产术,而治疗组则给予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和胎儿因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一旦出现临产胎儿窘迫,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0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通过对9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何晓音 《重庆医学》1996,25(6):352-354
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病死率与提高新生儿成活质量,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剖宫产率均有上升的趋势,但剖宫产的增加,是否能改善或提高围产儿成活率尚存在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剖宫产术分娩围产儿死亡率高于阴道分娩者而另有报道认为围产儿死亡率的改善与扩大使用剖宫产术密切相关。本文对7606例在本院分娩的产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娩方式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胎心电子监护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17例3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监护.结果 无刺激试验(NST)反应型97例,无反应型16例,宫缩刺激试验(CST)正常型80例,CST异常型24例.异常者中28例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 常规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胎心率变化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产科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无产科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威胁新生儿安全的因素 ,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意识的增强 ,无产科指征或指征不足而强烈要求剖宫产者日趋增加 ,但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对 32 5例无产科指征剖宫产术进行分析 ,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与剖宫术有关的原因 ,旨在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术指征和时机、降低剖宫率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无产科指征但孕妇及家属强烈要求剖宫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胎心电子监护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17例3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监护.结果 无刺激试验(NST)反应型97例,无反应型16例,宫缩刺激试验(CST)正常型80例,CST异常型24例.异常者中28例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常规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胎心率变化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产科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与围产儿预后间的关系,为指导过期妊娠的处理提供帮助。方法:对过期妊娠3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发生率与足月妊娠及早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羊水污染程度对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儿电子监护评分5~7分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分娩方式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宣教、及时处理过期妊娠可减少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加强产程中胎儿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减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治疗胎儿窘迫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时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避免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产科采用纳络酮治疗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产科处理有关问题,以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990年1月-1999年6月在产前或分娩中发生的298例胎儿窘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9%。298例中有22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74%)。9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死亡17例。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产组(P<0.01)。胎儿窘迫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提高新生儿质量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处理孕期合并症及异常产,积极纠正胎儿缺氧、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8.
包秀华  刘翠法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89-149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8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求找出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刘澹璐 《医学文选》2004,23(3):317-318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血、缺氧,出生后1分钟仍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者,是围产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的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10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丽红  郭敏  李小英 《海南医学》2003,14(12):92-93
目的 探讨臀位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孕周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64例阴道分娩组与 181例剖宫产组 ,及不同孕周臀位比较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低于阴道分娩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足月妊娠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低于早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加强臀位孕期管理 ,足月妊娠臀位要正确估计胎儿体重大小 ,提早住院 ,选择合适分娩方式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