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脑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探讨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各24只。其中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24、48和72小时3个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1小时后,灌胃给药补脑膏,2次/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于再灌注72小时末断头取材,制备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匀浆待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1再灌注72小时末,模型组及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5);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而补脑膏大、小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2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VEGF的含量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而补脑膏大剂量组VEGF的含量高于小剂量组(P〈0.05)。3组织形态学改变: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模糊,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补脑膏大、小剂量组海马区神经细胞较模型组集中,变性细胞水肿缓解,细胞排列较有序。结论:补脑膏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水肿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增加脑组织VEGF含量而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影响。方法:在多因素所致的气虚血瘀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阻断大脑中动脉2小时,再灌注1天,3天,7天的方法,复制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是呈动态过程,脑络欣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脑组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脑络欣通具有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CA1区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对神经细胞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风膏小剂量、大剂量组,分组给药7天后造模,观察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形态的影响。结果:各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再灌注24小时后给药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P0.05);再灌注24小时后给药组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区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失常,而给药组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形态受损程度较轻。结论: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翁闪凡  张继平  文凤妮  姚晖  李齐欢 《新中医》2014,46(10):200-20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剂量为20 g/(kg·d)]、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剂量为40 g/(kg·d)]、阳性对照组[金纳多组,剂量为0.045 g/(kg·d)],每组10只大鼠,连续给药4周。结果:HE染色及焦油紫染色显示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疏松,顶叶皮质轻度缺血性改变,神经元减少,细胞排列松散,海马CAI区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紊乱;而各给药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细胞减少数目均有所缓解。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保护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刘志军  闫燕  李妍怡  杨瑞龙  东红 《中成药》2011,33(12):2146-2150
目的探讨中风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观察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细胞凋亡数、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中风膏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和凋亡细胞数(P<0.05),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Caspase-3蛋白(P<0.05)的表达。结论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栓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i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栓通注射液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线栓法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脑栓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对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脑栓通注射液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O的含量,病理学观察也表明,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数目及变性程度均减轻,同时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iNOS蛋白表达。结论:脑栓通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NO的含量,使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下调了iNO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ip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临床围手术期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动脉栓塞模型。在缺血再灌注前10 min时,丙泊酚组ip丙泊酚50 mg/kg,模型组ip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进行颈部切开、缝合操作而不进行缺血再灌注实验。缺血再灌注24 h采集脑组织。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左侧脑组织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组脑组织灰白色区域明显缩小,改善了脑组织梗死面积,海马区Caspase-3的阳性表达和Caspase-3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丙泊酚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干预Caspase-3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大鼠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蛭龙活血通淤胶囊)10例,对照组(步长脑心通)10例、模型组10例及假手术组10例,用药7 d,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分布及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证实了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细胞的存在,模型组脑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但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脑神经细胞bc1-2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蛭龙活血通淤组与脑心通组明显上调bc1-2的基因表达(P<0.01),明显抑制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P<0.01),蛭龙活血通淤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急性脑梗塞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抑制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9.
松果菊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松果菊苷(ECH)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ECH大剂量组、ECH小剂量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各组造模后24 h处死,取脑.应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胞核碎裂、溶解坏死等形态学改变,凋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ECH大剂量组和ECH小剂量组海马区凋亡神经细胞表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ECH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用药对海马CAI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取脑缺血1h后再灌注,于再灌注0h、0.5h、1h、1.5h按10mg/kg给予地塞米松,再灌注24h后取脑,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组进行病理形态学比较,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与其他组比较变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核完整的细胞数明显降低。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脑细胞的损伤,而且甩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丹星通络汤预防与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丹星通络汤小剂量组、丹星通络汤大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医学图像分析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Bax蛋白的平均光密度(OD)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星通络汤大、小剂量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Bax蛋白的OD值明显减低(P〈0.05),并且丹星通络汤大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星通络汤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组织的凋亡机制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肾调督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肾调督针法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应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益肾调督针法组予针刺百会、风府、大椎、命门及双侧肾俞、太溪穴,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针刺1次。应用Zea-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应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梗死情况,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检测JNK、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散乱,核固缩、深染,脑组织相对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P<0.05),凋亡神经元数量、JNK及p-JNK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调督针法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改善,脑组织相对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缩小(P<0.05),凋亡神经细胞数目、JNK及p-JNK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肾调督针法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下调海马区JNK和p-JNK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地黄饮子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作后第2日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第8日灌注固定取脑,HE染色观察大脑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以及VEGF含量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地黄饮子各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缺血范围比模型组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梗死区亦可见少量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可见少量的"噬神经元现象";脑组织轻度水肿,血管轻度充血,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MVD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MVD计数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VEGF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黄饮子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较模型组均能升高VEGF含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饮子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脑梗死区的病理改变,减轻脑组织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等,对脑缺血区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地黄饮子能促进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的释放和表达,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缺血区新血管形成,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气虚血瘀证大鼠神经细胞凋亡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FADD、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大鼠以线栓法阻塞其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1、3、7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或海马CA1区FAD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缺血皮质和海马CA1区FAD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抑制缺血皮质或海马CA1区FAD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保宁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分钟再灌注24时,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再灌注24小时后天保宁片对沙土鼠死亡率、脑卒中指数、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天保宁片能显著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脑卒中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变化及海马CA1区细胞损伤.结论:天保宁片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阻断四血管方法造成急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脑电图(EEG)及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汤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LDH、SOD及GSH-Px活性的降低,减少MDA和NO含量的增高,并促进模型大鼠EEG变化的恢复.结论:益气活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抑制NO的生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62,1.08,0.54 g·kg-1·d-1),每组10只。采用Zea Longa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症状以及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皮质和海马区bFGF表达增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中风皂贝化痰胶囊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上调皮质和海马区bFGF的表达,其中以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bFGF阳性细胞区积分吸光度为153.20±0.76。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F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川芎嗪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重,川芎嗪80 mg/kg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 h、1 d、3 d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川芎嗪给药各组在早期与造模组比较神经元变性坏死变化不明显,7 d后缺血周围变性神经元数量较少,细胞排列逐渐规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川芎嗪通过改善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缓解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每组8只。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5 mg/kg和9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在末次灌胃2 h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及Wn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各项评分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Wnt通路降低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和NOS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NaHS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前30 min给予模型+NaSH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和NOS的浓度变化。结果模型+NaHS组大鼠NO、NOS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下降(P均0.05),而与对照组接近(P均0.05)。结论H2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