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胫骨上端前后缘皮质骨对单髁假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本实验研究胫骨上端前后缘皮质骨对单髁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三组:A组,正常组;B组,假体前缘未压在皮质骨上;胫骨上端后缘皮质骨破坏。结果 1.仅经一次循环,700 ̄900N的负荷就使B组假体的前微动超过2mm,而A组假经30次循环,981N的负荷使假体的前微动约为400μm。2.A组假体的前微动约为C组的二分之一,后微动约为C组用分之一。结论 胫骨上端前后缘皮质骨对假体的稳定性非常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活动平台的设计理念被提出以来,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应用于临床已将近20年。与固定平台型假体相比,旋转平台型假体的聚乙烯衬垫下方与胫骨平台假体之间能自由旋转,上方的球面设计增加了与股骨髁之间的形合度和接触面积,在膝关节屈伸时能分解股骨髁与聚乙烯衬垫间的剪切应力。这些设计一方面可以降低聚乙烯的磨损、减少磨损产生的碎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膝关节翻修胫骨侧骨缺损采用两种假体打压植骨术后的初始稳定性。方法取5具尸体的胫骨10根,制造T3型(AORI分型)的包容性骨缺损,随机选择同一尸体的左右侧胫骨进行长短柄两种假体的打压植骨翻修,观察松质骨骨密度的变化,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长短柄假体在1000N循环载荷下的微动没有统计学差别,假体的微动与假体下方移植骨密度呈负线性相关。结论打压植骨技术可以用于胫骨侧严重骨缺损的治疗,在完整皮质骨支撑、骨水泥固定的前提下,长短柄两种假体都能够达到足够的初始稳定。  相似文献   

4.
国人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假体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40张CT片,20张X线片和在具尸体上测量了膝关节的一些关键项目。发现胫骨平台宽度可作为决定假体尺寸的首要指标。这项研究吸收了国内外假体设计的经验,设计出适合国人的单髁型假体,已进行50例次单髁面置术,临床结果显示这种假体可以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三、股骨髁假体的设计种类 (一)保留前后十字韧带 恢复正常限制的最符合解剖特征的方案是前后十字韧带都保留,并且重建股骨髁表面使其与较浅的胫骨聚乙烯垫片相匹配.这个方案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原有的解剖结构,并保留了承重面在矢状面上的原有外形,使聚乙烯垫片表面和固定位置所受的剪力最小化, 保留了韧带的本体感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TKA治疗20例(25膝)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其中2例保留后交叉韧带,18例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结果本组20例术后获得平均12(5~60)个月随访。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15°~85°,术后0°~130°。膝内、外翻畸形得到矫正。术前KSS评分(11.50±1.61)分,术后(91.35±1.23)分。结论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TKA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术中通过软组织平衡技术的应用,操作方便,假体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度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多数病例回顾认为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的活动度稍大于后交叉韧带(PCL)保留型,但从临床角度,两者之间并无一者胜于另一者的显著差异。全膝置换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与其说是由膝关节设计的动力学特点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病人术前活动度、术后膝关节间隙高度或手术操作决定的。术后膝关节失稳已成为术者选择假体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的脱位率已降至千分之一,远低于全髁型假体。早期衬垫较平坦的PCL保留型假体,满足了保持股骨髁后滚水平的要求,但同时也打开了名为骨溶解的潘多拉之盒,这是导致全膝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因素。骨溶解在后方稳定型假体则十分少见。PCL保留型假体很少脱位,但常处于持续半脱位状态,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前后方的运动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聚乙烯衬垫的磨损。故以往PCL保留型假体的坚定支持者也逐渐放弃了平坦衬垫设计。即使是PFC等最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不同解剖标志利用CT扫描定量测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和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方法 2004年对21位合并膝内翻畸形(35个膝)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平均年龄73.3岁,范围:60~81岁)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术中采用后稳定型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以股骨后髁轴外旋截骨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定位,综合参考胫骨平台最大覆盖率和胫骨后髁轴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术后7年进行随访,内容包括病史采集、物理检查,KSS评分和功能评分,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髌骨轴位片以及膝关节CT扫描。在CT扫描图像上,根据股骨内外上髁轴(SEA)测量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分别根据股骨内外上髁轴和胫骨结节内侧1/3测量胫骨假体旋转角度,并以此测算假体的联合旋转角度和旋转不匹配程度。结果对35个膝关节随访7年结果显示,未出现感染、假体透亮带、髌骨脱位或半脱位、髌骨骨折、假体松动等,KSS临床评分平均91分,功能评分平均83分。股骨假体、胫骨假体旋转角度、联合假体旋转角度均呈正态分布;股骨假体平均旋转角度为(3.02±3.88)°;胫骨假体相对于胫骨结节内侧1/3明显处于内旋位(平均17°),相对于SEA旋转角度平均0°,参考两个标志测量的胫骨假体旋转角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0);相对于SEA确定的假体联合旋转角度平均(2.99±7.90)°,相对于胫骨结节内侧1/3确定的假体联合旋转角度平均(-2.64±8.39)°,参考两个参考标志测定假体联合旋转角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不匹配最大程度在10°度左右。结论与胫骨结节内侧1/3做比较,股骨内外上髁轴(SEA)更适合作为CT定量测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标志;胫骨平台最大覆盖率和胫骨后髁轴可以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参考轴线,但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参考轴线与胫骨机械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股骨远端旋转对线参考轴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关系,确定最为可靠参考轴线,并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对30例下肢尸体标本分别在膝关节伸直位、屈膝90°进行数码照相,照片经计算机处理后,分别测量股骨机械轴、临床髁上轴的垂线、外髁髁上轴的垂线、Whiteside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并将其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髁上轴的垂线、外髁髁上轴的垂线、Whiteside线、股骨机械轴相对于胫骨机械轴分别为内翻0.6°、内翻3.9°、外翻0.2°、内翻3.0°.临床髁上轴、外髁髁上轴、Whiteside线在伸膝时与屈膝时比较分别为外翻2.3°、内翻0.9°、外翻3.1°.股骨机械轴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大于临床髁上轴垂线、Whiteside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髁髁上轴是较临床髁上轴、Whiteside线更为可靠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术中参考外髁髁上轴行股骨后髁切骨时可获得相对良好的胫股关节、髌股关节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膝内侧单髁置换全聚乙烯胫骨组件(all-polyethylene prosthesis, AP)与金属背托组件(metal backed prosthesis, M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以前发表的比较膝关节内侧单髁假体MB与AP的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回顾性对照研究,对两种胫骨组件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骨胫骨角、并发症、再手术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项研究,涉及1139病人,1169侧膝内侧单髁置换符合纳入标准列入本研究。AP组和MB组在术后活动度和股骨胫骨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P组术后持续疼痛率、再手术率高于MB组,而AP组生存率低于MB组(P<0.05)。两组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胫骨平台骨折、假体下沉、假体磨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随访时间小于5年的对比研究中,AP组持续疼痛率、假体松动和再手术率均高于MB组(P<0.05)。在平均随访时间大于5年的对比研究中,AP组持续疼痛率显著高于MB组(P<0.05),而两组间假体松动、再手术率、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率、假体磨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P假体的术后持续疼痛发生率、假体松动率、总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高于MB假体,而AP假体的生存率低于MB假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设计波及后髁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自2011-01—2013-09以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对17例波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设计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单纯后柱骨折以及后柱骨折+内侧柱骨折设计膝关节后方倒L形入路,外侧柱+后柱骨折以及外侧柱+内侧柱+后柱骨折设计膝关节后方倒L形入路+前外侧入路。术后定期摄膝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以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7例术后均获平均13.7(12~17)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个月。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6.27±0.35)°,术后1年为(86.3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1,P=0.376);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后倾角为(9.15±0.34)°,术后1年胫骨平台后倾角为(9.17±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585)。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优9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对设计波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有指导意义,但该理论在设计胫骨平台后髁合并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骨折亚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15-1421
[目的]建立膝关节胫骨基座力学测试的有限元模型,并预测平台假体胫骨基座的疲劳特性和不同屈曲角度下聚乙烯衬垫的磨损。[方法]选用一款后稳定型(posterior stabilized,PS)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将模型设为连续、均匀和各项同性的材料,根据ISO 14879-1的要求,建立胫骨基座力学测试的有限元模型,试验测试基座在500万次载荷循环下的存活率。建立股骨假体和聚乙烯衬垫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测试不同屈曲角度下聚乙烯衬垫的磨损。[结果]胫骨基座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出现在基座固定柱和防旋翼的相接处,约为254.6 MPa。聚乙烯衬垫的接触面积在屈曲0°~60°时逐渐增加,屈曲60°~135°的过程中接触面积则开始迅速减少;而聚乙烯衬垫的平均接触应力则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有限元方法提供了一个可用于评估膝关节假体力学性能的虚拟平台,具有经济、可信度高的特点。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快速、有效的预测膝关节假体的力学性能,为膝关节假体的设计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MATTHEW  B.  COLLIER  C.  ANDERSON  ENGH  JR.  JAMES  P.  MCAULEY  STUART  D.  GINN  GERARD  A.  ENGH  蔡迅梓 《骨科动态》2006,2(2):93-99
背景:从关节和胫骨假体聚乙烯衬垫后表面转移磨损碎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主要原因。全膝人工关节假体设计随时问而发生变化,例如对胫骨盘近端表面的粗糙度和聚乙烯衬垫的灭菌方法。我们假设胫骨盘表面抛光和采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之外的其他方法对衬垫灭菌,可降低骨溶解的发生率。方法:从1987年至1998年,我们采用后十字韧带保留型的解剖型组配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系列。对300名患者施行3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5至10年,对这些患者的膝关节摄正、侧位X线片。由两位关节置换专家对X线片上的骨溶解状况进行单独评定(骨溶解的界定标准为假体周围存在边缘清晰的非线性松质骨丢失区)。结果:在粗糙表面的胫骨盘的242例膝关节中,使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的衬垫固定,有34%(82例)骨溶解阳性。用惰性气体中γ射线照射或没有照射的衬垫与抛光表面连接的98例膝关节中,有9%(9例)骨溶解阳性。骨溶解与六项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为:一项与患者(男性)相关、一项与胫骨盘(近端表面抛光)相关、三项与聚乙烯衬垫(加工的原材料、灭菌方法及存放时间)相关及一项与手术技术(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间的过伸)相关。结论:在这类假体设计中,胫骨盘近端表面采用抛光及衬垫采用更为先进的灭菌方法(不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能显著减少骨溶解的发生率,但不能避免骨溶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年轻、运动量较大及需要保持骨量的患者。但中长期的临床报道发现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周围骨溶解率较高。假体关节面之间的磨损已经证明可以导致假体周围的骨溶解。聚乙烯内衬背侧与金属杯内壁之间的微动也会产生磨损。因为磨屑会穿过臼杯螺孔而聚集在假体-骨间隙。本文搜集4例全髋翻修术资料,探讨内衬背侧磨损和髋臼周围骨溶解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本组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5~71岁,平均64岁。其中2例因股骨假体松动而翻修,另2例因髋部严重疼痛及内衬过度磨损而翻修。4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在膝骨关节炎严重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12例骨性关节炎严重膝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行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负重位膝内翻畸形平均34°,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为非包容性,依据AORI分型为Ⅱ、Ⅲ型,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包括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KSS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从术前(19.5±4.2)分、(16.2±5.4)分提高到术后(87.7±5.6)分、(85.4±8.3)分,分析术前及术后KSS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骨关节炎严重内翻畸形合并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术中采取适度的软组织松解及正确的截骨,针对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选用组合式金属垫块及假体延长柄,适度增加关节的限制性,可以转移力学负荷,增加假体的稳定性,最终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内翻或外翻畸形的骨关节炎患者胫骨扭转异常的方向和程度,并研究胫骨扭转异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影响。方法以10个正常膝关节作为对照,对32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62侧下肢膝、踝关节进行旋转中立位CT扫描,分别测量胫骨近端前髁轴、胫骨横轴及胫骨后髁轴与双踝轴之间的角度。测量股骨内外上髁轴在胫骨结节层面的投射线中点与胫骨结节内1/3连线与股骨内外上髁轴线外侧夹角(TT角),股骨内外上髁轴在胫骨结节层面的投射线中点与胫骨结节内1/3连线与双踝轴垂线交角(TT-AA角)。结果正常人胫骨外向扭转角度平均约为25&#176;,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胫骨外向扭转角明显降低,平均约为17&#176;(P〈0.05),合并外翻畸形的膝关节胫骨外向扭转角度明显增大,平均约为32&#176;(P〈0.05);胫骨扭转角的近端参考轴线:胫骨前髁轴、横轴或后髁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内翻和外翻畸形,TT角较正常膝关节明显减小(P〈0.05),TT-AA角与正常膝关节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存在胫骨扭转异常,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胫骨外向扭转角度减少,而外翻畸形胫骨外向扭转角度增加;合并内翻和外翻畸形的膝关节胫骨结节内1/3相对于股骨远端均发生明显外旋,以胫骨结节内1/3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标记,将导致人工膝关节假体旋转对线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制一种兔用立体网孔表面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观察并探讨其置换入兔膝关节内的功能情况及其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行左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骨不置换.自行设计兔立体网孔表面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股骨及胫骨假体髓内茎近端关节面4/5表层由不锈钢网围绕实心圆柱体制成,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内表面用2层不锈钢网焊接而成,用于实验组行生物学假体固定;同时制作相同形状、大小假体,其髓内茎以及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内表面光滑,用于对照组行骨水泥固定.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1、3、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观察和x线片观察假体固定及愈合情况,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假体骨界面最大剪切强度.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死亡1只动物,均在二次实验时补充,其余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7 d恢复正常爬行.术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实验组分别是60%、80%、80%,对照组分别是60%、8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标本大体观察见大量骨重建,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固定牢靠,无脱位及松动发生;对照组大体观察未见骨重建,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固定牢靠,无脱位及松动发生,仅术后6个月股骨假体周围出现透亮带,产生应力遮挡.术后1个月实验组假体骨最大剪切强度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兔立体网孔表面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植入动物体内的固定强度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优于骨水泥假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多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柱老年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联合入路多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柱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3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9例。术中坚强内固定防止关节面塌陷。[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0.7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86.9%。术后即刻与术后2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前外侧切口愈合欠佳,术后无神经症状,无内固定失效松动断裂。[结论]多钢板治疗老年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是有效的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将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生物型材料的发展,骨小梁金属在人工关节置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中尚有待于推广。骨小梁金属胫骨假体从设计和材料力学都不同于以往的其他膝关节假体,关于假体特殊设计的固定方式,早期假体松动检测,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和中期生存率汇报以及翻修病例都有最新进展,对于年轻患者的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和假体生存率研究中表现出显著性进步,这些研究提示这种新型假体的未来发展前景,本篇文章综述骨小梁金属胫骨假体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4年12月,11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单髁置换术,术前定位组60膝,传统手术组56膝。术前定位组采用术前定位方法,即调整胫骨截骨导向器杆冠状面与胫骨嵴平行、矢状面远端距离皮肤1.80cm进行胫骨平台截骨;传统手术组采用牛津MP操作手册推荐的方法,即胫骨导向器在两个平面上均与胫骨长轴平行进行胫骨平台截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CPSA)及HSS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前定位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的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分别为(0.92±1.81)°和(1.61±2.51)°(t=-1.072,P=0.288),胫骨假体后倾角度分别为(6.91±0.85)°和(7.32±1.73)°(t=-1.081,P=0.284),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定位组的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及后倾角更接近0°和7°,并且离散度小,更加精准。两组间术前、术后2周、6个月和1年的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术前定位方法能提高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定位精确性,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