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基于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的大鼠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进行49 d的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第29天开始给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柴胡龙骨牡蛎汤颗粒剂2.89、5.78、11.56 g·kg-1,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6 mg·kg-1。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cAM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CREB、BDNF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REB定位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90-195
目的:研究通窍益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大鼠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6.25 mg/kg阳性对照组和通窍益智颗粒24.8、12.4、6.2 g/kg剂量组,灌胃30 d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TUNEL法检测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Elisa法检测神经元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激酶A(PKA)、环磷酸腺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潜伏逃避期明显延长,且穿过原平台次数及游泳时间明显缩短,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率和c-fos表达量明显提高,cAMP、PKA和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尼莫地平组和通窍益智颗粒24.8、12.4、6.2 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提高,海马CA1神经元凋亡减少,c-fos的表达降低,cAMP含量、PKA及pCREB蛋白水平上调(P<0.05),其中以通窍益智颗粒24.8 g/kg效果最佳(P<0.05)。结论:基于开通玄府法在组方中重用风药组成的通窍益智颗粒,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MP/PKA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减轻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探讨益气润肠方对气虚便秘模型大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果糖组、益气润肠方低剂量组、益气润肠方中剂量组和益气润肠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正常饮食,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给予洛哌丁胺混悬液3 mg/(kg·d)灌胃加饥饱饮食2周制作气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乳果糖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1.67 g/(kg·d)灌胃,益气润肠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润肠方17.5、8.75、4.375 g/(kg·d)灌胃,连续2周。14 d后称量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干重并计算粪便含水率;留取结肠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病理变化,qPCR检测大鼠结肠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VIP、AQ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 <0.01),粪便湿重及粒数明显减少(P <0.01);与模型组比较,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改善脾气虚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劳倦过度及饮食不节的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脾气虚证候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髂嵴连线上方15mm,后正中线左右旁开20mm处),每日1次,每次20min,共治疗6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三磷酸腺苷(ATP)、cA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空肠组织PKA蛋白表达。结果:脾气虚组大鼠肠绒毛肿胀、缩短、增粗,顶端部分破损或断裂,经电针穴位治疗后其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脾气虚组大鼠空肠组织中的Ghrelin、ATP、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而电针组显著高于脾气虚组(P0.05),其中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电针组显著高于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通过改善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增加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ATP、cAMP含量,上调PKA表达,从而增强大鼠能量代谢,发挥其补益脾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醒脑益髓汤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造模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多奈哌齐组、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多奈哌齐及不同剂量中药灌胃30天后,通过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环磷酸腺苷(cAMP)及激酶A(PKA)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环磷酸腺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下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造模组大鼠出现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及游泳时间均增加(P<0.01),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AMP、PKA、CREB及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并进行对应药物的灌胃治疗。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水平及主动脉组织蛋白激酶B(AKT)、蛋白激酶A(PKA);应用PEX100磷酸化抗体芯片进行磷酸化检测分析。结果:给药后,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及贝那普利组在干预4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cAMP、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PKA及贝那普利组AKT均有所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血清cAMP水平,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AKT水平,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PKA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柴归汤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上调大鼠血清cAMP、主动脉组织AK...  相似文献   

7.
应勇  柳慧金 《新中医》2020,52(11):1-5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环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A (PKA)/水通道蛋白4(AQP4)通路和脑部积水的影响。方法:将7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除假手术组外,向其余各组大鼠枕大池注射股动脉血2次进行沉积,构建大鼠SAH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 mg/(kg·d)的剂量注射葛根素注射液,阳性药组按0.5 mg/(kg·d)的剂量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含水量、Elisa检测脑脊液中cAMP与PKA水平、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KA与AQP4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脊液cAMP与PKA含量、脑组织PKA与AQP4 mRNA与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脊液cAMP与PKA含量、脑组织PKA与AQP4 mRNA及蛋白水平,低剂量组脑含水量、脑组织中PKA与AQP4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低、中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脊液cAMP与PKA含量、脑组织AQP4 mRNA及蛋白水平,低剂量组脑含水量、PKA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高剂量组脑含水量、脑脊液PKA含量、脑组织PKA与AQP4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中AQP4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调节cAMP/PKA/AQP4通路,降低AQP4的水通道作用,从而减少蛛网膜下腔积水,缓解SA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归芪白术方联合奥沙利铂通过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调控下游水通道蛋白3(AQP3)和水通道蛋白4(AQP4)从而保护胃癌荷瘤小鼠肠道屏障的作用。方法:将密度为1×107个/mL的胃癌细胞株MFC制成细胞悬液,经荷瘤小鼠右腋下接种细胞悬液0.2 mL,构建胃癌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0mg·kg-1)、奥沙利铂加归芪白术方高、中、低剂量组(17.68、8.84、4.42 g·kg-1),每组10只,另外余10只作为空白组。各组小鼠经灌胃或腹腔注射中药、奥沙利铂或生理盐水,治疗14 d。末次给药后,次日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取其结肠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VIP、cAMP、PKA、AQP3...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涤痰汤加味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大鼠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空白组20只,造模组100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复合颈总动脉结扎制作VD模型,将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活血组、涤痰汤原方组、涤痰汤加味组,每组1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4周。采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行为学,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均减少(P<0.05,P<0.01)。与涤痰汤原方组比较,活血组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增多(P<0.05,P<0.01),涤痰汤加味组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1);涤痰汤原方组、涤痰汤加味组和活血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均增加(P<0.05,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内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增高(P<0.05,P<0.01)。与涤痰汤原方组比较,活血组大鼠海马中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减少(P<0.05,P<0.01),而涤痰汤加味组大鼠海马中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增加(P<0.05)。结论涤痰汤加味可以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罗静  裴瑾  康亚兰  刘薇  刘维  陈翠平  吴清华 《中草药》2014,45(18):2691-2695
目的克隆中药橘核主要来源品种椪柑Citrus reticulata的柠檬苦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limonoid-UDP-glucosyl transferase gene,LG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为橘核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获得LGT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LGT与相关物种LGT的系统进化树,利用RT-PCR分析橘皮、橘肉以及橘核中LGT基因表达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测序所得椪柑LGT序列全长为1 530 bp,具有1 50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2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椪柑LGT基因在橘核中表达量最低,其次为橘皮,表达量最高为橘肉。结论成功克隆、分析并表达了椪柑LGT基因,为橘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梁娟  李胜华  陈超群 《中草药》2014,45(7):919-923
目的 研究龙胆科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干燥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川东獐牙菜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醇(1)、齐墩果酸(2)、5-羧基-3, 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3)、3β, 12β-二羟基-孕烷-16-烯-20-酮(4)、当药黄素(5)、日当药黄素(6)、异金雀花素(7)、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8)、3-乙酰氧基-28-羟基-12-烯-乌苏烷(9)、龙胆苦苷(10)、N-正二十五烷-2-羧基苯甲酰胺(11)、4-O-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苷(12)、槲皮素- 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13)、8-表金吉苷(14)、3, 5-二咖啡酰奎宁酸(15)、2-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丁香醛(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对羟基苯甲醛(5)、2-羟基苯并噻唑(6)、丁香脂素(7)、hydroxydihydrobovolide (8)、黑麦草内酯(9)、蚱蜢酮(10)、棕榈酸甘油酯(11)、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1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5)、芦丁(16).结论 化合物1~12、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根茎的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行时间40.25 min,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 包括常春藤型皂苷及齐墩果酸型皂苷在内的52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和鉴定,47个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有9对同分异构体。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为西南银莲花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快速液相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八月札Akebiae Fruc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快速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 ℃,进样量1 μL。质谱定性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飞行时间质谱,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全扫描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 500。结果 依据质谱裂解规律,从八月札的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5个三萜类成分,并对另外9个未知成分进行了结构推测。结论 UFLC-Q-TOF/MS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鉴定八月札中的多种成分,为八月札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琼林  梁凌玲  何瑞  詹若挺  陈蔚文 《中草药》2013,44(14):1979-1983
目的 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用于青天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校正.方法 以毛唇芋兰3个组织(叶片、叶柄和球茎)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18S rRNA、actin、ubiquitin、EF-lα和β-tubulin 5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比较各内参基因的Ct值,以分析他们在青天葵3个组织的表达稳定性.结果 5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各异,GeNorm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β-tubulin=EF-lα>ubiquitin>actin> 18S rRNA;NormFinder软件结果显示β-tubulin稳定性最好,EF-1α次之,18S rRNA则最差.两个不同软件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β-tubulin可作为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校正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及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HPLC/IT-MSn)对补骨脂药材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 HPLC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5 μm)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结合离子阱多级质谱,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飞行时间质谱筛查出13种成分的分子式,采用离子阱多级质谱鉴定分析此13种成分。结论 HPLC/TOF-MS和HPLC/IT-MSn联合的分析方法,为中药的多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新模式,此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体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芳  杨培民  曹广尚 《中草药》2015,46(2):240-244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醇提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HPLC-DAD法测定肠灌流液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计算各黄酮类成分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参数。结果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较小;白花蛇舌草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4.0 g/L时,吸收速率常数(Ka)、Peff值差异无显著性;在2.0 g/L下,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Ka分别为0.011 3、0.015 4、0.010 2、0.030 5、0.027 5 min-1;芦丁和异槲皮苷在不同肠段的Ka顺序分别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结论白花蛇舌草中5种黄酮类成分吸收均呈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为被动扩散吸收;各黄酮成分之间的吸收有差异性,黄酮苷类成分的Ka值小于黄酮苷元;各黄酮成分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芦丁和异槲皮苷的最佳吸收部位分别为回肠和空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43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苯丙素类和核苷类化合物。结论 UPLC/Q-TOF-MS/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为中华常春藤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连翘中的7种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云飞  李清  毕开顺 《中草药》2013,44(8):1043-104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连翘中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 (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获良好分离,分别在18.24~91.20、5.88~29.40、132.60~663.00、8.34~41.70、1.96~9.80、7.60~38.00、11.34~56.7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6.7%、102.6%、101.3%、93.2%、91.8%、96.7%,RSD分别为2.3%、1.4%、2.4%、2.2%、1.0%、1.0%、13%.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中7种成分的量,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