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科手术国产丙泊酚在肺科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TIVA)与异丙酚联合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肺科手术患者90例,行支气管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45)给予国产丙泊酚6~10ml/(kg·h)TIVA,Ⅱ组(n=45)给予国产异丙酚2~4ml/(kg·h),同时吸入1.5%~2%异氟醚;两组间断给予维库溴铵2 mg,芬太尼0.05mg。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术中心血管效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为(5.4±2.2)min,Ⅱ组为(10.6±4.8)min(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3例显著少于Ⅱ组9例(P<0.05)。结论 肺科手术患者应用国产丙泊酚TIVA,比联合吸入麻醉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在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0例有外科疾病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Ⅰ组(n=40)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Ⅱ组(n=40)应用氯胺酮麻醉。于麻醉前、诱导后、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Ⅰ组诱导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且Ⅰ组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于Ⅱ组(P&lt;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欧伟明  杨承祥 《广东医学》2002,23(Z1):63-64
目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指导下探讨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镇静剂量.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异丙酚负荷量,接微量输液泵连续输注维持镇静水平,BIS值分别控制在70~80(Ⅰ组) ,60~70(Ⅱ组),50~60(Ⅲ组).结果用药量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用药后MAP及HR均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Ⅲ组下降明显(P<0.01).Ⅱ组、Ⅲ组的体动率、镇静效果均较Ⅰ组理想.结论 BIS值能较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及患者清醒状态.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BIS值控制在60~70[异丙酚用药量为(4.52±0.52)mg/(kg*h)]时镇静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指导下探讨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镇静剂量。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异丙酚负荷量,接微量输液泵连续输注维持镇静水平,BIS值分别控制在70~80(Ⅰ组),60~70(Ⅱ组),50~60(Ⅲ组)。结果 用药量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用药后MAP及HR均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Ⅲ组下降明显(P<0.01)。Ⅱ组、Ⅲ组的体动率、镇静效果均较Ⅰ组理想。结论 BIS值能较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及患者清醒状态。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BIS值控制在60~70[异丙酚用药量为(4.52±0.52)mg/(kg·h)]时镇静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纳布啡与地佐辛用于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镇痛的效果。 方法 择期行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随机分为纳布啡组(Ⅰ组)、地佐辛组(Ⅱ组),每组60例。常规麻醉。于手术开始前15 min及气腹关闭后,Ⅰ组立即给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静脉推注(静注); Ⅱ组给予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静注。记录并比较缝皮前、手术结束及手术结束后10 min 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 比较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躁动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 比较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 比较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Ⅰ组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Ⅱ组(P<0.05),且手术结束及手术结束后10 min的心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 Ⅰ组麻醉恢复室内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恢复室内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 2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组在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 2组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组返回病房后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且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明显高于Ⅱ组(P<0.05)。 结论 纳布啡相对于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前预防性镇痛可减轻手术结束时心血管的应激反应,在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或影响苏醒质量的情况下,减少麻醉恢复室内的躁动评分和整体的PONV发生率,且在减轻术后初期疼痛方面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输注对老年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Ⅰ组为观察组,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手控输注;Ⅱ组为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观察麻醉前、手术中30min及术毕60min各抽取静脉血4ml测定血糖。结果Ⅰ组患者术中30min及术毕60min血糖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Ⅱ组患者术中、术后血糖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输注可抑制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轻术中、术后血糖浓度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输注对老年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Ⅰ组为观察组,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手控输注;Ⅱ组为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观察麻醉前、手术中30min及术毕60min各抽取静脉血 4ml测定血糖.结果 Ⅰ组患者术中30min及术毕60min血糖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Ⅱ组患者术中、术后血糖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别, 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输注可抑制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轻术中、术后血糖浓度波动,对老年 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喉罩技术七氟醚-N2O吸入麻醉和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全静脉麻醉组(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TIVA group)和喉罩技术七氟醚-N2O吸入麻醉组(sevoflurane-N2O anesthesia w ith laryngeal m askairway,volatile group),每组40例。TIVA组术中不使用气管导管和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用药为异丙酚5~10 mg/(kg.h)和氯胺酮1~2 mg/(kg.h)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不与氯胺酮混合。Volatile组使用喉罩维持呼吸道通畅,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用药为2%~3%七氟醚-50%N2O-50%O2。记录两组的麻醉质量(术中强手术刺激时摇头肢体活动和SpO2<95%的发生例数)、眼心反射(ocu locard iac reflex,OCR)和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vom iting,POV)发生例数。结果:Volatile组病人术中摇头肢体活动、SpO2<95%及OCR发生率明显低于TIVA组(P<0.01);但volatile组POV发生率明显高于TIVA组(P<0.01)。结论:与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喉罩技术七氟醚-N2O-O2吸入麻醉能维持术中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保证麻醉质量,眼心反射发生率低,是一优点较多的可用于小儿斜视矫治术的新麻醉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呕吐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指导异丙酚用量.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实验组n=30)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控制异丙酚用量;Ⅱ组(对照组n=30)无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只根据临床体征控制异丙酚用量,两者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Ⅰ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456±38.3)mg和(689.3±56)mg,Ⅰ组明显少于Ⅱ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血流动力学比Ⅱ组更为平稳(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下,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芬太尼背景剂量PCSA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合理、安全有效的参数设置,为PCSA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 Ⅰ~Ⅲ级、年龄20~65岁、欲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芬太尼背景用药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 1.2 (Ⅰ组)、1.0 (Ⅱ组)、0.8(Ⅲ组)、0.6 (Ⅳ组)、0.4 μg/(kg*h) (Ⅴ组)5组,每组PCA单次芬太尼剂量为0.4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用双盲法对各组镇痛后2、6、12、24 h时点的VRS评分,镇静评分,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血压、心率、呼吸、脉氧饱和度(吸O2 3 L/min)和术后24 h芬太尼总量、背景用药芬太尼总量、PCA芬太尼总量和PCA次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Ⅱ组在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RS评分低于Ⅲ~Ⅴ组,其中镇痛后6、12、24 h,I组、Ⅱ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镇痛后24 h组Ⅰ的镇静评分为2.94±0.24分,明显高于Ⅲ组(2.47±0.48)、Ⅳ(2.31±0.74)、Ⅴ组(2.23±0.43)(P<0.05),Ⅱ组的镇静评分(2.62±0.49)也高于Ⅴ组(P<0.05);各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对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差异(P>0.05);在吸氧下(3 L/min)镇痛后24 h Ⅰ组呼吸频率和指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Ⅲ~Ⅴ组(P<0.05).镇痛后24 h芬太尼总量及背景芬太尼总量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PCA芬太尼总量及PCA按压次数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结论Ⅲ、Ⅳ组镇痛效果较好,镇静适度,对呼吸抑制较轻,其中Ⅳ组用药量较少,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夏寨军  刘晋川 《吉林医学》2010,(25):4258-4259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单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62例,单纯静脉异丙酚2~2.5 mg/kg麻醉),Ⅱ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68例,给予芬太尼0.05 mg后行异丙酚1~2 mg/kg麻醉),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5 min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_2)、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检查中血压、异丙酚用量和麻醉效果与Ⅱ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显著优于单用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对异丙酚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白鼠40只,分为两组组Ⅰ,2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组Ⅰ(n=10)腹腔注射(ip)左旋精氨酸(L-Arg)600mg/kg;对照组Ⅰ(n=10)ip生理盐水0.3ml/10g,30min后,两组分别ip异丙酚120mg/kg。组Ⅱ,20只,雄性,随机分为实验组Ⅱ(n=10)ip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50mg/kg;对照组Ⅱ(n=10)ip生理盐水0.3ml/10g,30min后,分别ip异丙酚110mg/kg。测定各组动物翻正反射消失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翻正反射的消失率(实验组Ⅰ80%,对照组Ⅰ80%,实验组Ⅱ90%,对照组Ⅱ80%)及起效时间(实验组Ⅰ3.3±0.7min,对照组Ⅰ2.7±0.6min,实验组Ⅱ4.8±0.8min,对照组Ⅱ4.7±0.8min)无明显差别。实验组Ⅰ的维持时间(44.0±2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Ⅰ(70.1±28.1min,P<0.05),实验组Ⅱ(61.4±20.9min)明显长于对照组Ⅱ(35.5±26.9min,P<0.05)。结论 改变NO的产量可以影响异丙酚的麻醉维持时间,提示异丙酚的全麻机制可能与NO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择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及白介素2受体(CD25)表达的影响,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各20例。于麻醉前即患者入室后10min,麻醉后60min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4ml经密度梯度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单克隆抗体花环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结果麻醉后60min,全麻组CD+3、CD+4、CD+8细胞均呈增加趋势,且CD+3、CD+4细胞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硬膜外组仅CD+4呈增高趋势(P>0.05)。CD+3细胞变化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CD+25细胞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麻组麻醉后CD25细胞明显增加(P<0.05)。认为两种麻醉方法对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的影响不同。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使T细胞免疫处于易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飞鹏  赵高峰  吴群林  徐波  季刚  张兴安 《广东医学》2005,26(12):1681-168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5例早孕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Ⅰ组,n=15)、复合瑞芬太尼2 ng/ml(Ⅱ组,n=15)或4 ng/ml(Ⅲ组,n=15)。Ⅰ组患者单纯靶控输注异丙酚,Ⅱ及Ⅲ组患者分别先以瑞芬太尼靶浓度2,4 ng/ml输注3 min后开始输注异丙酚。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0μg/ml,稳定1 min后每次递增0.5μg/ml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值维持麻醉完善,手术结束后停药。所有患者行脑电边缘频率(SEF)监测,记录BP,HR,SpO2,SEF及意识消失及睁眼时间。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SEF值差异无显著性。与Ⅱ,Ⅲ组相比,Ⅰ组异丙酚用药量多,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P<0.05)。Ⅰ,Ⅱ,Ⅲ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术中肢体扭动发生率、术中面罩吸氧后SpO2≤90%的发生率分别80%、13.3%、6.7%,46.7%、13.3%、0%,0%、53.3%、46.7%。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完善,但瑞芬太尼以2 ng/ml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共实施人工流产210例,在征求孕妇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单用异丙酚组(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和异丙酚2~2.5mg/kg;对照组单用异丙酚2.0mg/kg诱导。待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并观察镇痛效果、麻醉药物总用药量,监测诱导前、诱导后2min、手术完毕时MAP、HR、SpO2、SBP、DBP、RR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诱导后2min时,SBP、DBP、MAP、SpO2、RR均有显著性降低(P&lt;0.05),而观察组无上述现象发生,且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不太理想,且用药量大,而联合使用芬太尼可减少异丙酚用量,临床镇痛效果优良率明显提高,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神经导航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且无心血管疾病的垂体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静脉诱导全麻插管后,Ⅰ组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Ⅱ组为吸入全麻,采用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及清醒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在苏醒室观察2h,恶心、呕吐、躁动,吸入麻醉组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相比效果满意,苏醒同样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将自愿人工流产的早孕未产妇 45 0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 0例 ) ,Ⅰ组异丙酚全麻 ,Ⅱ组异丙酚全麻加利多卡因宫颈局麻 ,Ⅲ组不用麻药。结果 :Ⅰ、Ⅱ组无痛率 ( 10 0 .0 % )明显高于Ⅲ组 ( 5 .3% ) ,Ⅱ组宫颈松弛率 ( 6 2 .0 % )明显高于Ⅰ、Ⅲ组 ( 6 .7% ,5 .3% ) ,Ⅱ组麻醉时间 ( 3.6 5± 1.35min)明显短于Ⅰ组 ( 5 .75± 1.42min) ,异丙酚用量 ( 99.47± 2 0 .19mg)明显少于Ⅰ组 ( 110 .2 0± 2 2 .72mg)。认为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既镇痛 ,又松弛宫颈 ,并可缩短麻醉时间 ,减少异丙酚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肺内分流和肺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 of lung,Cdyn)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10):舒芬太尼-异丙酚组(SUF组),靶控输入效应室浓度为0.5 ng/ml舒芬太尼和3μg/ml异丙酚麻醉;异氟醚组(ISO组),吸入1%~3%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T0)、单肺通气30 min(T1)、60 min(T2)、90 min(T3)等4个时间点经桡动脉、颈内静脉采血做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和Cdyn。结果:与T0时点相比,2组Qs/Qt在T1~T3时点显著增加(P<0.05),Cdyn在T1~T3时点显著降低(P<0.05);与ISO组相比,SUF组Qs/Qt在T1~T3时点降低(P<0.05),Cdyn在T1~T3时显著增加(P<0.05)。与T0时点相比,PaO2在OLV后明显下降(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异丙酚靶...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组(Ⅰ组,n=153)、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双泵输注组(Ⅱ组,n=124)。比较两组病例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瑞芬太尼输注泵速(0.34±0.05)μg/(kg.min)和(0.33±0.04)μg/(kg.min)。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情况有差异P<0.05,Ⅰ组较Ⅱ组苏醒质量好。结论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与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麻醉效果一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Ⅰ组)25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25例.Ⅰ组静注芬太尼3pg/kg、丙泊酚1.5~2mg/kg、阿曲库铵0.5~1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5μg/(1kg·min),30~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记录血压、脉搏、SpO2以及术中牵拉反射、肌松效应及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及麻黄素的使用量.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Ⅱ组(78.8±9.3)min.比Ⅰ组(62.3±6.7)min延长(P<0.05).Ⅱ组术中液体入量为(1172.3±210.7)ml,明显多于Ⅰ组(823.3±140.7)ml(P<0.05).Ⅱ组使用麻黄素患者18例(72%),显著多于Ⅰ组(5例,25%)(P<0.05).Ⅰ组肌松及镇痛效应明显优于Ⅱ组,牵拉反应明显小于Ⅱ组.结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麻醉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