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腺鳞癌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腺鳞癌2例报告刘宁(第一教学医院)例1,男,32岁,因腹胀,左上腹痛3个月入院。政部未触及包块。B超示:胰头体大小形态正常,胰腺尾部呈囊实性包块,约6.5cm×5.0cm,CT示:胰腺尾部可见一囊性低密度影,边缘不规则,大小的为5.5cm×4.5...  相似文献   

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宣武医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平均年龄为24.5岁的女性患者中,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胀症状,2例无症状。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尾部3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6·2cm(4~8cm)。5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未进行放、化疗。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5年(3~25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经验.方法 对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病人年龄15~58岁,平均(34.6±13.1)岁,其中女性15例,男性1例.查体发现11例(68.75%),隐痛2例(12.5%),腹部包块2例(12.5%),急性腹痛1例(6.25%).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颈部1 例,胰体尾部9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为B超和CT检查.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颈部1例,体部6例,体尾部7例,胰尾部4例;6例以实性为主(24%),15例囊实混合性为主(60%),3例囊性为主(12%),1例大部分钙化 (4%),10例肿瘤有钙化(40%)?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24.5岁,均为女性.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胀症状,2例无症状.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尾部3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6.2cm(4~8cm).5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未进行放、化疗.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5年(3~25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增强方式。结果胰头部2例,胰体部与胰腺体尾部5例。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肿块边缘见壳状、斑点状钙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PTP影像资料及临床表现,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例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尾部5例,符合该肿瘤好发胰腺体尾部规律。CT平扫均表现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主要位于肿块边缘,部分呈乳头状、壁结节样突起。肿块均有完整包膜,边界较清。不伴有胰管和胆总管扩张。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出血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手术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比较其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的强化特点及有无钙化、坏死、囊变等情况。结果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平扫上均表现为边界清晰囊实性包块,大小约2.5~16.5m,平均5.57cm,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对周围血管无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较特别的增强CT表现,可以在手术前做到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女、16岁,因反复发作上腹疼痛两年,再发5 d入院。辅检:WBC 5.5×109/L;胸片提示III型肺结核;彩超发现胰腺后上方有一大小约6.2 cm×5.4 cm无回声区;CT示:胰腺后方约7 cm×8 cm×8 cm3大小囊性包块,胰腺向前方推移,胰尾部胰管扩张,胰体与囊性病变界限不清;ERCP检查术中于其降部距大乳头2 cm处见一陈旧性内瘘口,直径约0·5 cm,瘘口无溢液,周边附着浅绿色薄苔,经瘘口造影仅显1 cm长不规则细窦道,包块不显影。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6周后行剖腹探查,术中分离探查胰腺,于胰头上方、胃窦后壁见一结节样囊性包块,质韧,胰体、尾部呈结节…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特征。结果:5例中4例为年轻女性,1例为男性,2例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较多,1例伴有钙化,三期增强扫描时,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5例均不伴有胆、胰管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凯  李建军  邢增宝 《海南医学》2007,18(12):178-18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本例发生于年青女性(20岁),临床以偶然发现上腹部肿块就诊.病变部位发生于胰体尾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结构,肿块较大(11cm×11cm×11.5cm),邻近结构受压移位.结论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具有一定的X线影像特异征象,仔细分析这些征象,能改进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964~89年,我院共收治胰腺癌164例,其中有特殊临床表现者13例,现分述如下。一、胰腺囊性肿瘤:例1,女,29岁。1984年因发现左上腹包块渐增大3年入院。查体:左上腹可扪及17X20cm的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囊性感和触痛。B超报告肝左叶下方囊性占位病变,内有分隔,CEA正常。术前诊断肠系膜囊肿,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有30X20X15cm的囊性包块,周围粘连。囊内有1 500ml浅黄色液体,囊内有分隔,并见多乳头状突起。行囊肿空肠Roux—Y式吻合术。囊液淀粉酶16温氏单位,活检病理报告胰腺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癌变,2年后失访。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9岁。因间断性左上腹部胀闷不适50d住院。体检:左上腹局部隆起,可触及约11cm×9cm的包块,质软,边界不清,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超声:胰腺切面形态失常。胰尾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在胰尾部可见约7.76cm×6.08cm×9.86cm的肿块图像,形状呈圆形,内部为混合回声,分布不均质,周边可见血流回声,脾轻度肿大,超声诊断:胰尾囊实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脾轻度肿大。CT平扫诊断:胰腺体尾部肿物,性质待查。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外伤受压后3月扪及上腹部包块入院。既往无任何不适,体检:一般情况好,腹平软,左中上腹可触及一质地中等、表面尚光滑的包块,活动度不大。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胆红素及血淀粉酶正常。CT诊断:胰尾部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多考虑囊腺癌。 超声检查:肝、胆、脾图像未见异常。胰腺回声稍增强,头、体部显示清晰,主胰管不扩张,胰尾部探及不均质混合性回声,大小10.8cm×9.1cm,似有包膜回声,边缘欠规则,内部以囊性为主。该肿物位于肿静脉后方,向左挤压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颈部2例,胰体尾部12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检查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出现明显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3例行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9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年轻女性出现的胰腺巨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1月一2009年6月收治的10例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为1:9,平均年龄27.9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B超及CT检查难以确诊;肿瘤标记物(血清CA199、CEA、CA125)均为阴性。3例胰头肿瘤行Whipple手术,1例胰颈部肿瘤行胰颈切除加胰体空肠Roux—Y吻合,4例胰尾部肿瘤行胰体尾和脾脏切除术,2例胰体肿瘤由于位于胰腺表面行局部切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个月~5年,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青年女性,术前容易误诊,治疗上主要是根治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的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3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6.6岁,其中女32例,男4例,胰头部15例,胰腺尾部13例,胰颈部4例,胰腺体部4例。CT检查:36例均见肿块,囊实性29例(80.6%),实性为主者5例(13.9%),囊性为主者2例(5.6%);合并点或片状钙化11例,合并出血9例。增强后33例呈轻中度强化,3例重度不均匀强化;伴假包膜29例,伴体尾部萎缩5例,伴主胰管轻度扩张3例。结论 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年轻女性、具有假包膜的囊实性肿块,且轻中度、持续强化时,需考虑SPTP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CT表现,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15个病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5个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7个位于胰头, 8个位于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3~10 cm(平均5.7 cm).13个病灶CT可见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晰.病灶以囊实性为主, 2例为实性,1例病灶囊壁可见钙化.位于胰头的病灶胰管及胆总管扩张不明显,7例中仅1例出现胰管及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无扩张.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很大帮助,病理变化是CT表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和CT资料,均为女性,年龄15~71岁,<32岁13例,>38岁5例.结果 ①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胰头部8例,胰尾部9例,胰颈体部1例.②18例肿瘤由实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7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术前4例同时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只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2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于胰尾部.直径3~14 cm.均为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至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范围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分界变得清晰,但密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