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刘春华教授从“脾主运化”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收集整理典型案例,总结刘教授对2型糖尿病前期的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刘教授认为,糖尿病前期应归属于“脾瘅”范畴而非“消渴”,病位当责之于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不运为本,兼夹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等证为标,虚实夹杂、标本并存。临证施治过程中健脾助运贯穿始终,再随证兼顾祛邪,标本同治。所附验案以虚证为主,辨为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助运、益气养阴,配合生活方式调整,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刘教授重视临床辨证,从“脾主运化”辨治2型糖尿病前期,并提出“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重视脾虚之本,兼顾标实,临证疗效甚佳,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辨治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指导及启示。[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病例处方,从病因病机、药物作用、治则治法及配伍规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附医案一篇,系统介绍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与方法。[结果]周亚滨教授认为"瘀血阻脉、痰浊阻滞、寒邪凝滞、气机不畅、心阳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通络、理气化痰祛湿、益气温阳散寒"为主要治法,临证时详辨标本虚实,分清轻重缓急,治法灵活多样,所举验案根据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原则,运用活血祛痰通络治法,疗效显著。[结论]周亚滨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证经验对治疗本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从“阴虚瘀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阐释陈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为风、痰、瘀、虚,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阻络,迁延不愈,瘀热互结,创新性地提出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总结出重视风邪,祛风解表;三因制宜,滋阴清瘀;详辨虚实,巧用和法;顾护中焦,健运脾胃的诊治经验。验案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辨为阴虚感冒,兼痰瘀阻滞证,陈师分期论治,滋阴清瘀治法贯穿疾病治疗的中后期,迁延期养阴退热、化痰祛瘀,恢复期养阴退热、健脾益气,疗效显著。[结论]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特色,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冯纯慧教授辨治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纯慧教授以脾胃为核心,从虚实着手辨治高脂血症,临证将其分为痰浊食积型、痰瘀郁热型、脾气亏虚痰瘀内阻型、脾胃阴虚痰瘀内阻型,治疗上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辨治思路。 [方法] 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古今医家对于NAFLD“脾虚浊凝”病机观的认识,提炼NAFLD特色辨治思路及现代生物学机制。[结果] NAFLD大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胁痛”范畴,根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受损、脾失运化,导致痰浊瘀毒皆从中生,阻于肝络故而发病,“脾虚浊凝”贯穿NAFLD病程始终,临床上运用健脾化痰、健脾降浊、健脾祛瘀等特色治法效果卓然。NAFLD治疗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涵盖调整肠道稳态、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脂类代谢、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方面。[结论] 通过深入挖掘从“脾虚浊凝”理论辨治NAFLD临证特色和现代生物学机制,可为今后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辨治大肠癌,多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的经验。周仲瑛教授在临证过程中结合其它兼夹证候如气滞、血瘀、痰凝、久病入络等,常以健脾升清、降胃燥湿、清热化浊为主法,以抗癌解毒为辨病之法,以行气解郁、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搜剔通络为参法,尤为注重清热化浊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叶进教授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诊,整理分析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叶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学术观点,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叶师认为,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以阴阳失衡、相火妄动为其本,气滞痰凝、阻滞乳络为其标;辨证施治时需注重肝脾肾,重视治未病;临证时擅用祛痰药,并时时顾护脾胃。所举医案为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阴虚火旺证,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基本大法,兼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并结合生活饮食调护,疗效显著。[结论] 叶师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紧扣病机,并结合儿童的体质特点,遣方用药具有个人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孙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案例,从病因病机、临证施治等方面总结归纳孙伟教授诊治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孙伟教授认为尿酸性肾病的病因是湿浊瘀滞,病机是脾肾衰败、浊瘀毒邪阻络,创"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具体施治时强调益肾健脾以固先后天之本,清利止痛以治其标,解毒泄浊以清其根源。孙师主要经验用药为生黄芪、潞党参、老苏梗、淮山药、制苍术、炒白术、土茯苓等,临证常随病情变化加减化裁。以"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验案所示收效良好。[结论]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泄浊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有降低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周老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关键为痰瘀热结,病理因素以“痰、瘀、热”为主导,三者转化相兼,复合为患,贯穿病程始终;根据病情进展及病理因素的演变,治疗多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入手。痰瘀内生,胶结为患,治宜化痰祛瘀、逐邪蠲痹;痰热蕴结,热扰则发,治宜清化痰热、宣痹散结;瘀热相搏,血热鸱张,治宜凉血散瘀、寓透于清;伤阴耗气,虚热内生,治宜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文中所附验案,周老辨为痰瘀热结、风湿痹阻、气阴两伤证,治以化痰祛瘀、透热蠲痹、益气养阴,方用白薇煎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结论] 国医大师周仲瑛倡导辨证宜首重病机,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复法合治,灵活遣方,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柴可群教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门诊,整理相关医案,分析柴师对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和临证用药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柴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损与气滞、血瘀、湿浊、痰毒等邪实互结,采用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的四则和健脾补肾、化痰解毒、疏肝解郁、温阳通络四法进行辨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肺脾肾虚、痰毒血瘀证,柴师拟补肺益气、健脾益肾、化痰解毒、活血化瘀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显著,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陈永灿主任基于“本虚毒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结合陈主任临证的阐释,从核心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方面,总结陈主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并附一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陈主任认为“本虚毒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本虚”即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毒结”即浊毒留滞,蕴结隐伏。辨治以寒热错杂为基本面,主张平调寒热,根据虚实偏胜,随证治之。处方以自拟十味泻心汤为主,扶元解毒,如脾虚及肾,加用滋肾之品;兼有气血怫郁,喜用花类疏和;针对痰毒、瘀毒、热毒的不同,分别选用山慈菇、石见穿、猫人参,蜂房、刘寄奴、莪术,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对角药治之。验案辨证为脾虚毒结、寒热错杂,治法为健脾解毒、平调寒热,以十味泻心汤为主方,考虑兼有瘀毒阻滞、浊滞血瘀,选用蜂房-刘寄奴-莪术角药;复诊因气血不通,气机升降失调,以三花百草饮轻宣开郁;三诊考虑患者年龄增长,肝肾渐衰,且久病伤元,合四君贞元饮健脾益肾、固本培元。[结论]陈主任从“本虚毒结”辨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叶丽红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验案,分析叶师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演变的认知以及辨治用药经验,并辅以病案佐证。 [结果] 叶师认为,结直肠癌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痰浊、癌毒相互搏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采用补益脾肝肾、理气活血、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方法辨证施治,尤其重视通腑泄浊及运用虫类药。所示病案以脾气亏虚为主,夹有湿热、痰浊之邪,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化痰攻毒散结,疗效显著。 [结论] 叶师认为,结直肠癌本虚标实,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痰浊为标,治疗时强调标本兼顾,灵活处方,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可有效指导结直肠癌的中医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研究周仲瑛老师肝癌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老师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周仲瑛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基础,癌毒内生是肝癌发生的关键,癌毒因素在于气滞湿热瘀毒互结,治疗上周老师主张扶正祛邪,解毒抗癌,注重对于气滞、瘀毒、热毒、痰毒的辨证治疗,结合辨证适当运用解毒攻毒及虫类药物,临床上常获良效。[结论]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张杰运用经方治疗积聚病的经验,探讨其辨治思路。 [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整理分析张老治疗的积聚病验案4则,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经方运用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 [结果] 张老认为,结节、肌瘤、囊肿等体内有形之物多为阴寒凝聚所致,阴气凝滞,非阳不运,故而重视阳气的生理作用,并提出“脾阳为本,肾阳为根”的理论。临证以合方治难病,重剂治大病,处方用药注重温阳化气,俾阳气的通达、外展、温煦功能恢复,则湿、寒、痰、瘀易散。 [结论] 张老治疗积聚病,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根本,结合自身经验,重视阳气,合方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何嘉琳教授辨治宫腔粘连的临床特色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病案,查阅相关文献知识,分析总结何教授辨治宫腔粘连的思路与用药特点,并附验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何教授认为宫腔粘连以“虚”“瘀”为病机要点,冲任损伤为其直接病机,临证融汇中西,主张对症治疗;内外治法结合,兼顾周期疗法;孕期辨证论治,治病与安胎并举;同时强调身心同调,注重心理疏导。文中所附一则医案属于典型的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结合周期治疗,辨证论治,终得良效。[结论]何教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经验丰富,将辨病与辨证理论有机结合,中西互参,用药灵活,精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 [方法] 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不息,其基本运动方式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该理论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核心的病机为中土虚衰,“四象轮旋”不畅而生气滞、痰凝、血瘀是推动本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胜湿、清肺降胃、温肾和胃、疏肝清心等辨治本病的新思路。验案所举之患者,年老而病长,阳衰而土湿,“一气周流”不畅,证属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故予上述四法治之,复查胃镜肠化得以减轻。[结论] 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以调和五脏、促气流转为纲,拓宽了本病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何若苹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辨治肺癌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证学习,总结何师对肺癌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论治,阐述何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何师认为,肺癌咳嗽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亏虚为本,风邪、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为标,并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气阴亏虚、外邪袭肺、痰热壅肺、气滞血瘀、脾肾两虚5个证型,分别治以扶正祛邪、益气养阴,急则治标、祛邪止咳,清肺解毒、化痰止咳,理气疏肝、化瘀止咳和培土生金、补肾纳气,以参芪苓蛇汤、止嗽散、清金化痰汤等方加减治疗,效如桴鼓。在本例医案中,何师针对癌毒留积、痰浊阻肺证,运用益气养阴法,诸药相合,使热除痰消气顺,咳嗽自愈。[结论]何师治疗肺癌咳嗽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大法,详审病机,准确辨证,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丁彩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系统收集丁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医案,总结分析丁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用药特色,并附一验案佐证。[结果]丁教授提出,“痰”邪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机关键,重视“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恢复,疾病可分为脾虚肝郁、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三类证型,治疗上提倡“健脾化痰,疏肝理气,补肾活血”,配合中医外治、情绪调摄等,以获良效。所选验案,丁教授辨为痰瘀互结、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以五苓散化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促甲状腺素恢复正常水平,月经按时来潮。[结论]丁教授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贯通中西,内服外治,以获得调经种子,改善内分泌代谢状态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出现心悸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此类心悸的观点、临床经验及独到之处,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结果] 笔者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病机为术后脏腑失养、阴阳气血亏虚,复因药物扰心、情志内伤。病性虚实兼杂,虚处常见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心神失养,实者为药毒、血瘀、痰饮。临证时应根据心率,辨清虚实病机。制膏时注意选择道地药材,注重辅料。所举验案一属阳气亏虚、痰湿郁滞,拟温阳化浊膏治疗;验案二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拟养阴通络膏治疗。同时,两案均配以原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终获良效。[结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患者,在三因制宜的基础上,注重中西理念融合,参考患者病机、临床用药特点,自拟膏方用于临床,增效防复。膏方药效稳定,患者依从性更高,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