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9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创伤,缩小瘢痕,提升美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路径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B组行乳晕边缘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3个月瘢痕程度评分、患者手术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瘢痕长度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瘢痕程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手术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经乳晕边缘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手术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4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52例。微创组接受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传统组接受传统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直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和美容效果评分。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组,手术时间、切口直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局部血肿和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局部感染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随访1个月,微创组美容效果评分(乳头乳晕感觉、乳房形状、乳房切口瘢痕、色素沉着)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乳腺旋切微创术可明显缩短乳腺纤维瘤患者手术时间、切口直径和切合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乳房美容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32-3233
将我院收治的36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分别行乳晕入路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VSS评分及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瘢痕V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7%(P0.01)。乳晕入路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环乳晕切口切除术与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差异、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差异、切口瘢痕愈合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瘢痕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晕区感觉正常率高于对照组,缺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相较于放射状切口切除术疗效更佳,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愈合效果更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乳腺纤维瘤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行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乳房外形美观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26%(2/47),较对照组[19. 15%(9/4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瘢痕可接受、乳房对称及乳晕形态正常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行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快,乳房美观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经乳晕弧形状切口治疗,对照组经放射切口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乳晕弧形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虽然其手术时间较长,但对于乳房美观影响较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不同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环乳晕切口)和对照组(放射状切口)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及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切口瘢痕、乳房外形、色素沉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的创伤较小,术后瘢痕少,可有效保护乳晕区感觉的神经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49-950
抽选本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切口瘢痕及乳房外形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27.67±8.72)min多于对照组(24.15±7.03)min,术中出血量(11.97±4.85)ml少于对照组(15.46±5.10)ml,术后患者评分(17.63±2.14)分高于对照组(14.1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68例、切口瘢痕不明显69例、乳房外形无变形64例优于对照组61例、0例、2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易操作、无瘢痕、术中出血量少、伤口一期愈合率高、患者评价高,且能保证术后乳房外形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1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开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开放切除术更佳,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瘢痕长度更短,且术后并发症更低,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经乳晕弧形状切口治疗,对照组经放射切口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弧形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虽然其手术时间较长,但对于乳房美观影响较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986-988
目的探讨在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手术中采取乳晕边缘切口与常规放射状手术切口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乳腺纤维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放射状手术切口,观察组采取乳晕边缘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血肿、瘀斑及瘢痕大小、并发症及乳房外形美观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血肿、瘀斑及瘢痕大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对乳房外形美观满意度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显著(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提高患者对乳房外形美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疼痛及乳房外观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单发良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放切除术组(n=44)和微创旋切术组(n=83)。开放切除术组行常规开放式切除手术治疗,微创旋切术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结果  双侧乳腺超声下均表现为乳房皮肤回声清晰,腺体回声呈散在光点,分布欠均匀,内可见不规则稀疏区。微创旋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术后6、12、24 h,微创旋切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和对乳房形状、大小、柔软度、对称性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微创旋切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  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术后美观性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王贤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28-2331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该院共6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采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MMP-9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5,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显著,能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行乳腺肿块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乳腺科行 Mammotome 微创手术的787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行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385例,乳腺肿块旁入路402例。术后常规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乳腺后间隙入路组和肿块旁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6)min 和(52±4)min,肿瘤切除率分别为99.48%(383/385)和99.25%(399/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ml 和(14±6) ml,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分别为2.34%(9/385)和8.71%(35/402),残腔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52%(2/385)和2.74%(11/402),切口数量分别为(1.3±0.6)个和(2.4±0.3)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3,P =0.000,P =0.001,P =0.006),两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8.70%(380/385)和89.30%(359/402),乳腺后间隙入路组高于肿块旁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4)。结论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活检乳腺肿块较常规乳腺肿块旁入路微创手术方式出血性并发症少,美观效果更佳,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选取117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乳腺外形的满意率。研究组术后疼痛得分(6.81±1.03)分,对照组(8.12±1.09)分(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4.13±0.69)d,对照组(7.02±0.85)d,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47%,对照组22.41%(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率91.53%,对照组为75.86%(P<0.05)。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有助于减轻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术后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临床恢复时间,且乳房外形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旋切组45例和开放组43例.旋切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钙化灶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旋切组钙化灶切除率为95.56%,开放组钙化灶切除率为100.00%.旋切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外形改变及病灶残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切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满意度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切口瘢痕小、疼痛轻微、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18-1519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手术均100%成功(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外形美观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血肿、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更佳,美观度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8例,按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41.6±9.5)min,长于对照组的(31.2±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肿、瘀斑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9%,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效果确切,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79-681
探讨超声下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及美容效果的影响。选取收治乳腺纤维腺瘤并行超声下微创旋切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手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患者37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瘢痕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恢复后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相比,超声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损伤乳腺组织相对较少,且术后有少量瘢痕或不留瘢痕,切口美观,少并发症等优势,是年轻女性乳腺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