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部分哮喘患者控制不佳进展成为重症哮喘。研究显示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参与以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的哮喘发病过程,并且与哮喘的严重度呈正相关。甲基CpG结合蛋白2(MBD2)能通过调节树突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程序间接影响CD4+ T细胞成熟,促进Th17细胞分化及IL-17产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OCS3)通过对贾纳斯激酶(Janus kinase)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途径(JAK/STAT)负性调节而抑制信号转导,从而抑制Th17细胞分化。MBD2与SOCS3启动子区的CpG岛结合,可导致该位点的甲基化,从而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重症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3.
4.
5.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HSP65)对ApoE-/-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首先,将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免疫高脂饲喂ApoE-/-小鼠,再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SP65抗体的产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数量,ELISA检测血清中IL-10、TGF-β1、IL-17和IL-21含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染色法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诱导ApoE-/-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抗HSP65抗体,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IL-10和TGF-β1细胞因子数量明显减少,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和IL-21细胞因子数量明显增加,TC、TG、HDL-C及LDL-C的含量未见改变,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能够破坏ApoE-/-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讨养阴活血方(YHF)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Treg/Th17失衡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小鼠给予高脂饮食诱导AS,YHF低剂量(18 g/kg,以生药计)、YHF高剂量(36 g/kg,以生药计)灌胃给药20周进行干预。油红O脂肪染色法观测主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生化分析血脂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比例;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免疫组化(IHC)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Foxp3、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分离小鼠脾脏CD4+T细胞并用anti-CD3/CD28活化,再经LPS刺激和YHF干预后,qRT-PCR与免疫荧光(IF)检测CD4+T细胞Foxp3、RORγt表达。结果显示,YHF显著减小主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脂水平,增加Treg/Th17比值;上调主动脉Foxp3表达而下调RORγt表达;且在体外上调CD4+T细胞Foxp3表达而下调RORγt表达。本研究表明,YHF可以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Treg/Th17比例失衡,减弱LPS对CD4+T细胞的炎性刺激影响,从而改善AS。  相似文献   

7.
CD4+ T细胞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它在激活后可分化为Th1、Th2、Th17和Treg等细胞亚群。其中Th17细胞是一类新型CD4+ 效应T细胞,在宿主防御各种病原体和炎症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以调控细胞的新陈代谢、增殖、分化和生存等生命过程,并参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本文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Th17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miR-33a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幼年哮喘小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 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miR-33a组(哮喘+miR-33a)。q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miR-33a水平。比较各组大鼠气道阻力、Th17/Treg细胞平衡及其细胞因子、淋巴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肺组织miR-33a降低,气道阻力和肺组织损伤程度升高,Th17、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及Notch信号通路水平升高,Treg水平降低(P<0.05);而与哮喘组比较,miR-33a组上述趋势均得到逆转(P<0.05)。 结论miR-33a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使Th17/Treg平衡向Treg偏移,从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同期该院体检的27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D3+CD8+和CD3+CD8-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CXCR3、CCR3、CCR4、CCR5、CCR7、CCR8的表达。比较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以及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者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差异。结果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重度支气管哮喘组、对照组受试者CD3+CD8+T细胞上CXCR1、CCR7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支气管哮喘组CD3+CD8+T细胞上CXCR1阳性表达率低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P <0.05)。重度支气管哮喘组CD3+CD8+T细胞上CCR7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 <0.05)。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重度支气管哮喘组、对照组受试者CD3+CD8-T细胞上CXCR1、CXCR2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支气管哮喘组CD3+CD8-T细胞上CXCR1、CXCR2阳性表达率低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P <0.05)。3组吸入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CD3+CD8+和CD3+CD8-T细胞上CXCR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每天吸入>800 μg/g布地奈德组的患者CD3+CD8+和CD3+CD8-T细胞上CXCR1阳性表达率低于每天吸入< 400 μg/g布地奈德组的患者(P <0.05)。结论 重度支气管哮喘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部分趋化因子表达减少,轻、中度哮喘患者Th1和Th2相关的趋化因子受体参与免疫应答,而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应答下降。  相似文献   

12.
JAK/STAT信号通路与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B-NHL患者,分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同期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每组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Treg、Th17细胞比率并计算CD4+/CD8+T和Treg/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17、IL-25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B-NH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8+T、Treg、Treg/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CD4+T、Th17、CD4+/CD8+T细胞比例及IL-17和IL-25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B-NHL患者治疗后CD4+T、CD4+/CD8+T、Th17细胞比例及IL-17和IL-25水平均明显升高,CD8+T、Treg和Treg/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且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吉西他滨治疗复发难治性B-NHL患者,可通过调节CD4+/CD8+T、Th17/Treg细胞比例及IL-17、IL-25水平进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  相似文献   

14.
符基定  曾丽斯  林颉  韦伊尔  徐维  徐睿  冼乐武 《西部医学》2024,36(3):338-343+35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NC组、pc-SOCS3组、si-NC组、si-SOCS3组及抑制剂组,细胞转染相应质粒并使用100 ng/mL LPS干预;50只SPF级6周龄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C组、SOCS3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D-1/PD-L1抑制剂BMS-1 10 mg/kg建立PD-1/PD-L1抑制剂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质粒或腹腔注射相应药物。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IL-10、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3、CD86、CD80以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过表达SOCS3会促进巨噬细胞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和M1型极化,并抑制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SOCS3低表达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激活JAK/STAT3通路(P<0.05);BMS-1干预后小鼠心脏组织损伤严重,心脏指数、血清炎症水平及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SOCS3组小鼠心脏损伤减轻,心脏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脏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逆转了低表达SOCS3对PD-1/PD-L1抑制剂诱导小鼠心脏损伤减轻作用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结论 低表达SOCS3可通过激活JAK/STAT3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并减轻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定植对哮喘小鼠TH17细胞的表达、气道炎症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激发制备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同时制作流感嗜血杆菌琼脂糖菌珠,在气道注菌之后的第1、7、21天处理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TH17细胞表达、测定CD4+T细胞TLR4的表达,并进行气道细菌培养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结果 与正常组和哮喘非注菌组相比,哮喘注菌组有明显的哮喘症状和感染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哮喘组气道黏膜水肿,管壁增厚,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注菌后炎症加重。哮喘小鼠气道注菌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气管壁厚度(WAt/Pbm)和平滑肌厚度(WAm/Pbm)均显著高于哮喘非注菌组。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正常组第1、7天气管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第21天阴性;哮喘组注菌后1、7、21天气管流感嗜血杆菌检测均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组织TLR4和TH17在CD4+T细胞的表达,哮喘组的TLR4和TH17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注菌之后二者表达显著增加,观察指标在哮喘注菌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哮喘组BALF中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注菌后细胞数进一步增多。相关性分析发现,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CD4+T细胞TLR4的表达与BALF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746,P<0.05),TH17表达与CD4+T细胞TLR4的表达、气道WAt/Pbm、WAm/Pbm和BALF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分别r=0.612、0.611、0.537、0.752,P<0.05)。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下呼吸道定植可以通过激活TLR4,增加哮喘小鼠肺组织TH17细胞表达,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可能是难治性哮喘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粘液高分泌性、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家族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机体经典的Th1/Th2途径作了修补,且发现其有与经典途径不同的分化途径和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Th17细胞亚群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Th17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征1.1 Th17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因子TGF-β和IL-6相结合在转录因子RORγt和STAT3的作用下促使原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而且TGF-β和IL-6能够诱导RORγt的表达。另外,在只存在TGF-β和IL-6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3/IL-17轴的调控作用,以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后处理分成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穿心莲内酯(10μg/mlAG)组、中浓度穿心莲内酯(20μg/mlAG)组、高浓度穿心莲内酯(30μg/mlAG)组。基于IL-23/IL-17轴,ELISA法检测IL-23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检测Th17(CD4+IL-17+)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比例及ELISA法检测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A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穿心莲内酯均能降低UC患者IL-23水平(P=0.000),降低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P=0.000)、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表达水平(P=0.000)及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A水平(P=0.000),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穿心莲内酯通过下调IL-23/IL-17轴,即下调IL-23水平,抑制Th17细胞分化,从而减少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起到抑制UC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体外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及其联合IL-6抗体对干燥综合征患者(Sjgren syndrome, SS)外周血活化的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方法 培养并鉴定SHED;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者和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Th2、Th17、Treg及Tfh的比例;将健康者和SS患者PBMC各自单独培养或与SHED共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在各组中添加或不添加IL-6抗体,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及Tfh比例较健康者升高(P<0.05);健康者与SS患者共培养组的Th17比例显著降低(P<0.001),SS患者共培养组的Treg比例有所升高(P<0.05);在SS患者共培养组中添加IL-6抗体,可显著降低CD4+T细胞中Th2的比例(P<0.05)。结论 SHED可抑制SS患者CD4+T细胞的增殖,降低SS患者CD4+T细胞中Th17的比例且增加Treg的比例;IL-6抗体可降低与SHED共培养的SS患者PBMC中CD4+T细胞Th2亚型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