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胰腺癌起病隐匿、侵袭性强,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总体生存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分子成像可以发现疾病发展过程中分子或细胞水平的早期异常变化,能够早期诊断胰腺癌病灶。就MR靶向分子成像技术原理、胰腺癌早期诊断相关受体和蛋白抗原标志物分子靶点选择以及以钆和磁性纳米颗粒为基础的MR靶向分子成像在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临床症状的病人通常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阶段,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病人的预后不容乐观。因此,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放射学检查方法尚无法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诊断。而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就近年来MR靶向抗体探针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分子成像研究中的合成、应用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其侵袭性是影响乳腺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多种分子成像技术(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及光学分子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临床亚型判断、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其中,超声靶向微泡治疗和光学分子成像指导乳腺癌手术治疗等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式。就多种分子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使用MR分子成像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标记、显像的关键在于MR分子探针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合成靶向性探针,从肿瘤的基因、分子水平特异性地诊断肿瘤的发生是肿瘤成像的基础。针对肿瘤细胞的各种MR靶向分子探针标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使用MR分子成像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标记、显像的关键在于MR分子探针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合成靶向性探针,从肿瘤的基因、分子水平特异性地诊断肿瘤的发生是肿瘤成像的基础。针对肿瘤细胞的各种MR靶向分子探针标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是分子影像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磁共振分子成像能够对肿瘤进行早期及特异性的诊断,并能监测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就磁共振肿瘤分子成像在MR分子探针、血管成像、报告基因及肿瘤内其他分子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尽管各种MR功能代谢成像和分子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认同,但因其成像原理的不同,这些乳腺MR成像技术各有其优缺点,故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技术条件加以选择和组合,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综述乳腺癌的各种MR功能代谢成像和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以期对乳腺癌病人MR成像序列的选择和组合进行有益提示。  相似文献   

10.
尽管各种MR功能代谢成像和分子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认同,但因其成像原理的不同,这些乳腺MR成像技术各有其优缺点,故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技术条件加以选择和组合,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综述乳腺癌的各种MR功能代谢成像和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以期对乳腺癌病人MR成像序列的选择和组合进行有益提示。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特异性受体(uPA/uPAR)系统是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的核心环节之一, 且与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肿瘤组织中uPA/uPAR表达水平及其随病情的变化情况, 对于肿瘤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评价意义重大。放射性核素分子靶向显像方法在靶向受体表达水平测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来年医学研究者使用多种放射性核素标记uPAR的特异性配体进行了动物显像研究, 并于2015年首次用于人体显像。笔者就近年来uPAR放射性核素靶向显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骨髓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目前诊断方式主要依赖M蛋白的检测和有创性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常规影像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分子影像技术为MM的无创性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法。全身MRI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显示骨髓浸润和血管情况; ...  相似文献   

13.
肺癌的精准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治疗领域的热点。18F-FDG PET/CT是结合形态学与分子代谢的影像学技术,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相比,18F-FDG PET/CT能够及时反映肿瘤细胞的活性,对指导肺癌的精准放化疗及监测疗效有重要价值。笔者主要就18F-FDG PET/CT在肺癌病灶的靶区勾画、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Recent technical advances i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greatly enhanced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the body. DWI can provide excellent tissue contrast based on molecular diffusion and may be able to demonstrate malignant tumor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may be valuable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lesions. We reviewed DWI and conventional MRI of the female pelvis to study the utility of DWI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lthough the ADC can help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normal and cancerous tissue in the uterine cervix and endometrium, its utility may be limited by the large overlap of the uterine myometrium and ovar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DC may be useful for monitoring the therapeutic outcome after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 (UAE), chemotherapy and/or radi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DWI demonstrates high intensity not only at the primary cancer site but also in disseminated peritoneal implants. When added to conventional MRI findings, DWI and ADC values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DWI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传统影像检查(如X线钼靶摄片、超声等)在早期诊断及对微转移灶检出能力上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分子成像可以在肿瘤瘤体形成前和/或形成后早期检测到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上的异常,多功能的分子探针还可以集多模态成像和治疗于一体,获得更精确的影像学信息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就乳腺癌分子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属胰高血糖素-胰泌素家族,通过其受体( VIPR)介导,调节正常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膜上表达高密度及高亲和力VIPR,为实现肿瘤放射性核素标记VIPR显像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新的VIPR放射性配体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肿瘤VIPR显像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18F-FDG PET/CT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上优于常规影像技术,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PET/MRI是最近几年继PET/CT后投入临床应用的另外一种多模态影像技术,因其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和辐射剂量较低,对卵巢癌的诊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18F-FDG PET/CT和18F-FDG PET/MRI在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6年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卵巢癌分子成像研究文献,采用Bicomb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高频主题词分布情况、不同分子成像技术及主要示踪剂的发文情况。将出现频次≥4次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树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章171篇,分别发表在88种期刊上,其中54篇(31.58%)发表在核心区的7种期刊上。有15人发表相关文献至少2篇。PET分子成像方面的文章共97篇(56.7%)。主要用于临床研究的分子示踪剂为~(18)F-FDG和~(99)Tc~m。高频主题词共37个,经聚类分析得出近6年卵巢癌的分子成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卵巢癌的分子成像诊断、疗效监测及肿瘤代谢、肿瘤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病理诊断4个方面。结论通过对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MR分子成像是在传统MR成像基础上引入相应的分子探针,从而将传统的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变为特异性分子成像,以同时获得被检对象的解剖及生物学信息。MR分子成像的出现为基础研究、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和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内容。针对MR分子成像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MR分子探针及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R分子成像的新方法及最新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从而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治疗肿瘤最重要的分子靶向药物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一类化合物,为了更好地实现靶向治疗效果,需要借助分子显像技术实现快速、定量地检测体内EGFR的分布及突变等情况。利用不同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实施PET或SPECT显像能够实现快速、无创地对患者进行遴选、疗效评价和监测EGFR靶向治疗,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该文介绍了EGFR-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显像剂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