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更荣  魏任雄 《浙江医学》1999,21(5):270-271
用抗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克隆抗体,以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烧伤,骨伤等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Hb同工酶(CK-MB)含量,比较CTnI,Mb及CK-MB对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以及三者在AMI各时相的变化,结果表明CTnI,Mb及CK-MB的敏感分别为92.0%,96.0%和88.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评估创伤性窒息对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对31例创伤性窒息患儿和23例正常儿童进行cTnⅠ检测,同时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创伤性窒息且急性期血清cTnⅠ、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窒息程度有关,cTnⅠ诊断创伤性窒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优于CK-MB。结论 血清cTnⅠ和CK-MB的测定有助于早期预  相似文献   

3.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沉脸血清心肌肌钙蛋白1(CTn1),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比较。结果 cTn1对AMI患者敏感性98.4%,阳性率在发病后4小时内达44.4%,7天阳必有达38.4%。结论 其阳性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cTn1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活性,是高度灵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血清中心脏肌钙蛋白(cTn-T)释和动力学,给出cTn-T浓度曲线了解峰值特点;且将(cTn-T)浓度动态变化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动态变化相比较,以确定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血清中cTn-T的浓度动态变化可否作为溶栓再灌注指标之一,方法:将68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成A组(发病时间≤3.5h,再灌注组),B组(发病时间)〉3  相似文献   

5.
一步法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快速检测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与CK-MB对照。结果TnT、TnI和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89.5%,84.2%,579%,TnT与CK-MB之间有显著差异;三者特异性分别为83.3%,88.9%,88.9%,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在非心脏疾病者CK-MB也有升高,而Tn阴性。结论Tn活性卡操作简便,灵敏性高,可用于急诊室及床旁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  丁元忠 《吉林医学》1996,17(6):323-324
本文报道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活力的动态变化,多数AMI患者血清m-AST活力在发病后12h明显增高,24h可高达峰值。m-AST诊断AMI的敏感度100%,特异性93.5%,与CK—MB相似(P>0.20),可作为AMI诊断的酶学指标。但本文尚未证实m-AST对AMI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牛虹  李芝 《河北医学》1999,5(9):4-6
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TTnI)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32例AMI患者、38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血清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31例(96.87%)TnT阳性,3.68ng/ml±5.19ng/ml,仅1例(3.13%)TnT阴性;27例(84.38%)CK—MB阳性,7.84ng/ml±2.26ng/ml,仅5例(15.62%)CK—MB阴性。UA组11例(28.95%)TnT阳性,0.87ng/ml±0.64ng/ml,其中2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梗,27例(71.05%)TnT阴性;37例(97.37%)CK—MB阴性,仅1例(2.63%)CK-MB阳性。对照组血清TnT、CK—MB均未超过正常上限(正常上限分别为<0.1ng/ml、<5ng/ml)。结论:TnT比CK-MB反映心肌损伤更敏感、更具特异性,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α0羟丁酸氢酶(α-HBDH)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CK、CK-MB、α-HBDH酶活性作了长达18天的动态连续测定,并与同期24正常进行了比较,结果:CK-MB特异性高,但持续短暂;α-HBDH出现早、消失慢,经过10天,酶活力仍维持较高水平,远高于对照组;CK在这三种酶中敏感性最高,结论:联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冠状动脉(冠脉)再通对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对37例AMI行静脉溶栓治疗,96例AMI行常规治疗,依临床指标判定冠脉再通,其中溶栓治疗20例溶栓再通,常规治疗9例自发再通。再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前移,上升率显著增快,峰值期持续时间缩短,根据其活性-时间变化曲线计算心肌梗塞量,溶栓再通分别为28.7±13.1CK-g,27.8±12.5CK-MB-g,自发再通27.1±10.8CK-g,26.0±11.2CK-MB-g,溶栓未通分别为41.8±19.9CK-g,40.5±19.0CK-MB-g,再通心肌梗塞量明显小于未通者(P<0.05)。提示AMI时冠脉再通可有效地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11.
陈建林  陈展泽 《广东医学》2000,21(9):788-788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AMI患者血清cTnI和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学(CK,CK-MB,LDH)。结果 cTnI测定敏感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P〈0.05)。结论 cTnI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具佳的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诊断价值高于心肌酶学测定。  相似文献   

12.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AMI)CTn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与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一MB)呈平行升高,当AMI后3天CK及cK—MB降至正常时,CTnI仍高于正常组,并可持续至AMI后8天。骨骼肌损伤CK及CK一MB明显升高,但CTnI皆未高出正常值上限。在其他各种疾病组中,CTnI值基本同正常人组,表明CTnI放免测定可用于评价特异性的心肌细胞坏死,并具有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应用99mTc—MIB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32例及非AMI11例进行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1%.根据极坐标靶心目测定前壁AMI面积及下壁AMI面积,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AMI提供了一个非创伤性的定性,定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层析荧光法和ABC-ELISA法检测了20例小细胞肺癌(SCLC),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5例良性肺疾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功酶BB(CK-B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结果表明:SCLC组血清CK-BB和NSE含量高于其它3组(P<0.001);4组血清的CK-BB均值分别为30.2、8.4、6.3和4.3IU/L,NSE分别为52.2、12.7、10.3、和9.2ng/ml.以9.5IU/L(CK-BB)和20.8ng/ml(NSE)为正常值上限,SCLC组的阳性率分别是70%(CK-BB)和80%(NSE),高于NSCLC组(P<0.005)。SCLC血清CK-BB和NSE显著相关(r=0.7934,P<0.001),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0%,特异性提高到94%。因此,作者认为血清CK-BB和NSE可以作为SCLC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②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③结果AM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3/MM1比值则明显高于上述两组(t=7.81,10.08,P均<0.01)。AMI发病后,CK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21.6h,而MM3/MM1则在12.3h达到峰值,MM3/MM1比值达峰值时间明显缩短(t=7.45,P<0.01)。④结论检测CK及其亚型的变化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7.
付军  杨清  何娜 《吉林医学》2001,22(2):107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酶学检查[1.2]。其中,尤以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对脏器的特异性较高,对心肌梗塞(MI)、癌瘤、神经肌肉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MI后系列血清活力计算心梗范围(ISO),可发现AMI的预后与ISO密切相关[3.4]。近年来,将系列血清CK活力的改变作为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生化指标。笔者现结合70例AMI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罗耀武  唐安戊 《广东医学》1998,19(9):686-687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双盲法对189例^99mTc-甲氧异丁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99mTc-MIBI心肌SPECT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0.8%,特异性为85%,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70.2%、86.8  相似文献   

19.
刘刚  孟庆义 《河北医学》2000,6(9):771-774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亚型MM3/MM1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参比值。方法:应用琼脂凝胶电泳法测定了60例AMI,76例非AMI和40例正常人血清CK-MM亚型MM3/MM1比值。结果:在诊断AMI中MM3/MM1比值的最佳界限值为0.5,当参比值为0.5时,其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3.1。诊断效率为88.6%。结论:血清MM3/MM1比人趔AMI诊断敏感而特异的酶  相似文献   

20.
血清CK、CK-MB和α-HBDH联合测定在心肌梗塞病人中的初步观察牟秀萍(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CKMB测定对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有特异性意义,但CK活性增高维持时间只有2~4d,对AMI晚期和发病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