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一纸质教材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立体化教学的需要。通过对《中医诊断学》数字课程平台建设,体会到数字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出版模式,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作用;创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四诊和辨证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能并快速地形成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辨证方法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辨证方法研究1.1传统辨证方法的整理20世纪以来,为适应中医教学的需要,在以传统普及性的中医专著如《医宗必读》《医宗金鉴》等基础上,形成了若干中医专业教材如《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医界在反思中医发展的问题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实践是联系临床各科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为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结合本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探索,并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使中医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合理、完善,充分发挥中医诊断学课程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中医诊断技能。  相似文献   

4.
<正> 〔本报讯〕华东地区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第四次教学研讨会于1989年11月1日至4日在我院召开。来自上海、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南京、山东中医学院及厦门大学的1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观摩评选了各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电视教学片、幻灯片;交流介绍了《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教材编写和《中医诊断  相似文献   

5.
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将中医医案的研习与现代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实施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教学实践显示,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能锻炼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笔者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工作,参加编写及使用过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等多个版本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在“十二五”中医规划教材进行新一轮的编写、出版之际,笔者谈谈对中医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案例式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出传统中医诊断学教学的缺点及不足,提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展示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效果,积极开展案例式教学改革。通过这种案例式教学改革最终让学生既提高了考试成绩,又增强了临床辨证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的几点看法庄泽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严密性;教材编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本,教师执教的依据,因此,教材的编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重视。鉴于《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相似文献   

10.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是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潮流所向、有助于医学生诊断思维的纯化、有助于总结临床发观以使之上升为理论、有助于中医教学和传授4个方面探讨了其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指出如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了建立《中医诊断逻辑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外感病案为例,探讨了"伤寒金匮温病综合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情况。对三部经典知识点予以整合,重点对临床思维、临床技能进行了训练,凸显了中医临床基础课的精髓,强化了自主学习观念与多种能力,适用于伤寒金匮温病三门课程系统学习之后的综合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定量诊断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定量诊断研究.方法应用贝叶斯网络方法通过分析474例血瘀证临床诊断数据进行血瘀证定量诊断.结果该方法发现了血瘀证的7个关键症状,并定量计算其诊断贡献度.基于这些关键症状建立的简单贝叶斯分类器模型对血瘀证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6.6 %.结论贝叶斯网络方法在中医定量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诊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已成为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阐述了高度重视诊断学教学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Problem-Based Learnin g)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了各学科间知识的联系.避免了章节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有效解决中医学课时少和教材内容多的匹配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比较病例教学法”,探索其在提高医学生病案分析能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用1对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差别的病案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中进行陈述、辩驳,其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采用测评病案在该教学法实施前后对进行病案分析测评,分别对自我评价和病案分析成绩进行统计.结果 进行比较病例分析教学后,学生病案分析总成绩提高显著,其中难题部分得分提高显著(P<0.01),并与学生自评分成正相关(r = 0.762,P <0.01);学生自评在分析问题、查询资料等11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比较病例分析”教学法能通过提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思考的积极性,以及查询资料能力,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病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目前中医经典教育改革中的一些误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及课程的含义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重点在掌握辨证论治体系和方证的临床应用。最后对温病学教材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未来学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29-132+136
目的 探讨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不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 对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睡眠障碍门诊的584例不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调查,采用中医临床调查表及中医体质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寐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175例、气郁质141例、阴虚质83例。常见中医证型为痰热扰心证149例、心胆气虚证132例、气郁化火证106例、肝郁气滞证7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湿质与痰热扰心证(P0.001,OR=3.057)、心胆气虚证(P0.001,OR=3.140)有关;气郁质与气郁化火证(P=0.003,OR=6.638)、肝郁气滞证(P=0.004,OR=6.504)有关;阴虚质与阴虚火旺证(P0.001,OR=3.868)有关;湿热质与痰热扰心证(P=0.001,OR=3.480)、心肝火旺证(P=0.046,OR=4.837)有关。结论 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中医体质易转化为某种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治疗不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阅读九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简称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在四诊中对某些症状、体征论述的面太窄。二是某些论述与临床不符。论述面太窄,容易误导学习者。如寒热往来一症,《教材》中只言其见于少阳证、疟疾和妇女热入血室,而临床上湿热蕴肾证(急性肾盂肾炎),某些悬饮(结核性胸膜炎)皆可见寒热交作。若按《教材》中所言,湿热蕴肾证和某些悬饮所出现的寒热往来就会被误诊为少阳证或疟疾。低热一症,《教材》中只言其由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及郁热所致。而湿热蕴胆证(慢性胆囊炎)、下焦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及各种慢性炎症如慢性乳娥、慢性脓耳、鼻渊等皆可出现低热。若按《教材》所言病因辨证,则容易对上述病证产生误诊。《教材》中对某些症状体征的表述也多有与临床不符之处。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与体会,并结合中医理论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药防治PCOS临床实践中,要把体质调理同中医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密切结合起来,针对青春期前PCOS高危体质患者通过体质调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针对育龄期的PCO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体质调理提高临床疗效。要针对PCOS中医证候病名规范、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PCOS的特色和优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