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50岁居民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顺义区11个镇/街道≥50岁户籍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居民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和血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2 500人,有效调查2 445人,有效率为97.80%。肥胖率为32.60%,中心性肥胖率为70.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OR=3.594,95%CI:2.654~4.867)、身体活动不足(OR=1.375,95%CI:1.082~1.749)是≥50岁居民肥胖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96,95%CI:0.467~0.761)、≥60岁(60岁~组:OR=0.752,95%CI:0.623~0.908;70岁~组:OR=0.606,95%CI:0.469~0.782)是≥50岁居民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顺义区≥50岁居民肥胖率较高,女性、50~59岁、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陕西省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分布及聚集性等特征,为陕西省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10个监测点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633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和超重或肥胖5种慢性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率均进行加权处理。计算5种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和聚类模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行为危险因素影响因素。结果陕西省18岁及以上居民5种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率(55.88%)、超重或肥胖率(46.82%)、现在吸烟率(28.30%)、体力活动不足率(24.99%)和有害饮酒率(2.21%)。54.58%的陕西省18岁及以上居民有2种及以上的行为危险因素,其中水果蔬菜摄入不足(15.53%)和超重或肥胖(12.70%)是陕西省成年人群中最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模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251,95%CI:0.250~0.251)、受教育程度高(小学OR=0.913,95%CI:0.910~0.915;初中OR=0.863,95%CI:0.861~0.865;高中OR=0.846,95%CI:0.844~0.849;大专及以上OR=0.699,95%CI:0.696~0.701)和家庭年收入较高(中等收入OR=0.672,95%CI:0.671~0.674;高收入OR=0.651,95%CI:0.649~0.653)者行为危险因素个数较少,高龄(45~59岁OR=1.262,95%CI:1.259~1.264;60岁及以上OR=1.314,95%CI:1.310~1.317)、农村(OR=1.488,95%CI:1.486~1.491)、已婚或同居(OR=1.203,95%CI:1.199~1.206)及离婚或丧偶或分居者(OR=1.747,95%CI:1.737~1.758)行为危险因素个数较多。结论陕西省居民中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较高,需针对男性、老年、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人群及农村地区人群采取积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来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减少和减缓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363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3637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33±3.08)分,29.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良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参照:男性,女性OR=1.393,95%CI: 1.177~1.647)、年龄(参照:60~69岁;70~79岁OR=1.292,95%CI: 1.091~1.529;≥80岁OR=1.470,95%CI: 1.165~1.855)、文化程度(参照:文盲/半文盲;初中OR=0.750,95%CI: 0.586~0.961;高中/中专OR=0.663,95%CI: 0.508~0.866;大学/大专及以上OR=0.664,95%CI: 0.492~0.895)、婚姻状况(参照:已婚,丧偶OR=1.315,95%CI: 1.072~1.613)、饮酒状况(参照:从不饮酒;已戒酒OR=1.731,95%CI: 1.307~2.292;饮酒OR=1.670,95%CI: 1.329~2.098)、慢病数量(参照:0种;1种慢病OR=1.626,95%CI: 1.346~1.963;2种及以上OR=3.158,95%CI: 2.546~3.916)、抑郁(参照:不抑郁,抑郁OR=2.204,95%CI: 1.867~2.603)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数据统一录入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经统一清洗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共调查18~59岁2768人,平均年龄(47.58±8.97)岁,吸烟率为24.93%,有害饮酒率为24.04%,红肉摄入超标的比例为36.91%,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2.86%,盐与食用油摄入超标的比例分别为87.57%与84.97%,有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比例为16.76%。肥胖率为13.65%,血脂异常率为19.31%,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9.8%。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1.78%,标化患病率为8.83%,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现在吸烟(OR=2.09,95%CI:1.36~3.22)、血脂异常(OR=2.08,95%CI:1.31~3.28)、肥胖(OR=3.73,95%CI:2.10~6.62)、高血压(OR=2.53,95%CI:1.39~4.62)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应早期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青少年物质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初中、高中、大学青少年共33 03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11.4%,现在饮酒率为30.1%,成瘾药物滥用率为0.5%,镇静药物滥用率为7.6%;男生吸烟、饮酒、成瘾药物及镇静药物滥用率等各项研究指标均高于女生(P0.05);男生(OR=10.714,95%CI=9.603~11.954;OR=2.530,95%CI=2.402~2.666)、学习成绩差(OR=1.232,95%CI=1.176~1.291;OR=1.095,95%CI=1.061~1.130)、高年龄段(OR=1.147,95%CI=1.059~1.241;OR=1.135,95%CI=1.077~1.197)、高学段(OR=1.715,95%CI=1.550~1.897;OR=1.422,95%CI=1.329~1.522)、抑郁(OR=1.771,95%CI=1.600~1.962;OR=1.370,95%CI=1.270~1.478)、孤独(OR=1.316,95%CI=1.183~1.464;OR=1.253,95%CI=1.159~1.355)和焦虑感(OR=1.925,95%CI=1.716~2.161;OR=1.691,95%CI=1.551~1.844)是青少年现在吸烟、现在饮酒的危险因素;居住在城市(OR=0.675,95%CI=0.624~0.730;OR=0.685,95%CI=0.650~0.722)是青少年现在吸烟和现在饮酒的保护因素;母亲文化程度(OR=0.954,95%CI=0.925~0.984)是青少年现在吸烟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感(OR=1.285,95%CI=1.208~1.367)是青少年现在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青少年物质成瘾行为不容忽视,应早期、多角度,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百色市城乡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百色市2县(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血糖、血脂测量;采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群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18.8%、10.3%;食盐摄入过多率、红肉摄入过多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分别为16.4%、48.5%、75.1%;体力活动不足率为8.3%;人群超重率、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8.0%、6.4%、35.1%、9.8%,标化率分别为26.4%、6.7%、26.3%、7.7%;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9.6%、13.5%、10.0%、11.5%,标化率分别为7.0%、12.1%、8.0%和1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65,95%CI:1.725-2.238)、性别(OR=0.536,95%CI:0.379-0.758)、民族(OR=1.616,95%CI:1.275-2.047)、饮酒(OR=3.027,95%CI:1.904-4.814)、体质指数≥24.0 kg/m~2(OR=2.011,95%CI:1.508-2.682)、低高密度脂蛋白(OR=0.564,95%CI:0.359-0.887)、高甘油三酯(OR=1.724,95%CI:1.063-2.797)等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百色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血脂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中吸烟、危险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和体力活动不足,应作为城乡居民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8~5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 方法 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重庆市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数据统一录入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其中年龄在18~59岁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 结果 共计调查18~59岁的居民2 768人,平均年龄(47.58±8.97)岁,吸烟率为24.93%,在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23.75%,红肉摄入超标的比例为36.67%,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2.75%,盐与食用油摄入超标的比例分别为87.57%与84.97%,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比例为16.76%,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9.80%,标化患病率为18.1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93,95%CI:1.55~2.41)、平均每日休闲性身体活动量(OR=0.56,95%CI:0.35~0.89)、血脂异常(OR=0.60,95%CI:0.41~0.87)、血糖(OR=1.35,95%CI:1.08~1.67)、体重(OR=1.71,95%CI:1.37~2.13)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重庆市劳动力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吸烟、有害饮酒、身体活动不足、膳食不合理等高危因素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医师烟草暴露、饮酒、不合理饮食和身体活动4类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女医师共5 468名,以自填式问卷了解其一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和身体活动)的流行状况.结果 我国女医师的现在吸烟率为0.34%(95%CI:0.18%~0.50%),二手烟暴露率为76.49%(95%CI:75.18%~77.79%),有害饮酒率为1.82%(95%CI:1.45%~2.19%);蔬菜水果不足率为51.79%(95%CI:49.96%~53.62%);经常锻炼率为20.06%(95%CI:18.90%~21.23%),每日静态行为时间的中位数为7小时(P25~P75:4~10小时).结论 我国女医师存在一定水平的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尤以二手烟暴露、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身体活动不足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鄞州区7个乡镇,采用入户随访的方式收集9 225例在管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相关资料,对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9 225名在管糖尿病患者中,现在吸烟率为13.15%,现在饮酒率为15.07%,过量饮酒率为9.25%,主动锻炼率为55.52%,经常锻炼率为49.86%,空腹血糖控制率为62.68%;男性患者现在吸烟率(30.95%)、现在饮酒率(34.04%)及过量饮酒率(21.35%)均高于女性的0.39%、1.47%和0.58%(P0.01);老年组患者现在吸烟率(10.07%)、现在饮酒率(13.52%)和过量饮酒率(8.03%)均低于青年组的19.55%、15.84%和9.41%及中年组18.38%、18.01%和11.61%(P0.01);青年组主动锻炼率(41.09%)和经常锻炼率(37.62%)均低于中年组的55.18%和50.47%及老年组的56.67%和50.4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空腹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1.116,95%CI:1.004~1.241)、吸烟(OR=0.830,95%CI:0.712~0.967)和饮酒(OR=0.858,95%CI:0.743~0.992)。结论鄞州区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议对在管患者吸烟及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万盛经开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血脂,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 200人,平均年龄44.94±16.30岁,每日吸烟率为24.83%,过去12个月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32.11%,红肉摄入过量的比例为41.58%,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0.17%,肥胖率为10.68%,高血压患病率为25.3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9,95%CI:1.18~1.40)、家庭年收入(OR=1.13,95%CI:1.04~1.24)、体重(OR=1.66,95%CI:1.39~2.00)与血糖(OR=1.40,95%CI:1.14~1.71)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万盛经开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膳食不合理、运动不足、吸烟、饮酒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控工作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国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在孕妇人群中的分布, 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以期为降低孕期合并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31日前分娩的中国孕产妇队列中纳入的孕妇,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孕妇孕早期的体力活动、久坐、烟草暴露、酒精摄入、饮食及睡眠水平共6项生活方式指标, 并收集孕妇GDM发病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健康生活方式与GDM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在3 162例孕妇中有372例孕妇被诊断为GD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体力活动(RR=1.015, 95% CI=1.005~1.279, P=0.046)和低睡眠水平(RR=1.019, 95% CI=1.004~1.196, P=0.047)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不健康行为的孕妇相比, 6种全部有表现者有更高的GDM发病风险(RR=1.530, 95% CI=1.263~8.880, P=0.036)。   结论   我国孕妇的GDM发病率为11.76%, 缺乏体力活动和低睡眠水平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 有多种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增大GDM风险。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等多种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GDM合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为(22.36±3.87)kg/m2,其中男性为(22.76±3.58)kg/m2,女性为(21.75±3.98)kg/m2;BMI处于正常范围老年人1165名(52.5%),超重532名(24.0%),体重过低351名(15.8%),肥胖人数最少,为169名(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百岁以下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65~岁:OR=2.78,95%CI:1.87~4.15;80~岁:OR=1.47,95%CI:1.00~2.17)、吸烟(OR=0.46,95%CI:0.32~0.66)、家庭年收入(<3万元:OR=1.26,95%CI:1.07~1.47;3~7万元:OR=1.52,95%CI:1.12~1.86)以及茶摄入频率(OR=1.36,95%CI:1.01~1.7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3.68,95%CI:1.32~10.36)。结论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水平均较高,同时吸烟、较高家庭年收入、男性以及经常饮茶老年人群超重、肥胖水平降低趋势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生活方式评分与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方法 以2016年武汉市某区参与体检的2139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体质指数、腰围情况计算其生活方式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别探究生活方式评分与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血脂水平和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生活方式评...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儿童肥胖的生活行为因素和家庭聚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其生活行为因素、父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儿童肥胖的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选取北京市城郊21 198名2~18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问卷调查包括儿童肥胖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父母的肥胖情况;体格测量主要为儿童的身高、体重.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一般性描述、趋势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国际肥胖工作组推荐的儿童肥胖参考值(IOTF参考值),21 198名2~18岁儿童肥胖率为5.6%.儿童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及其肥胖状况存在家庭聚集性.父母均不吸烟、一方吸烟、双亲均吸烟的子女吸烟率分别为1.50%、2.93%和6.01%(χ2趋势=45.422,P<0.01);父母均不饮酒、一方饮酒、双亲均饮酒的子女饮酒率分别为5.85%、9.12%和13.96%(χ2趋势=107.009,P<0.01).根据双亲BMI状态分组,"父母正常"、"父亲肥胖"、"母亲肥胖"、"双亲肥胖"各组中儿童肥胖率分别为3.29%、11.48%、9.12%和27.01%(χ2趋势=293.404,P<0.01).控制性别、年龄后,体育锻炼、睡眠、吃禽类食物、看电视、饮酒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控制年龄、性别、青春期等协变量,与父母体重正常相比,母亲肥胖对女儿肥胖的影响较大(OR=5.93,95% CI:3.57~9.84),而父亲肥胖对儿子肥胖的影响较大(OR=4.29,95% CI:3.21~5.72).父母同时肥胖对女儿肥胖产生的影响(OR=28.51,95%CI:15.13~53.72),远远大于其对儿子肥胖的影响(OR=7.21,95% CI:4.07~12.75);其对2~5岁、10~12岁儿童的影响(OR=18.67,95% CI.49~234.46;OR=22.25,95% CI:10.62~46.59),大于其对其他年龄组肥胖的影响.结论 父母肥胖可能是儿童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关联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父母生活行为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对儿童肥胖的预防或干预应重视家庭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成年常住居民脑卒中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4月—2017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七里营2个乡镇17个农村村落的成年常住居民(≥18岁)10 691人进行脑卒中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资料完整对象10 455人进行分析,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脑卒中粗患病率为6.60%,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5.05%;其中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6.58%,标准化患病率为2.89%;男性、女性的性别粗患病率分别为8.39%和5.35%,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63%和2.39%。在脑卒中常见慢性共患病中,高血压共病率最高,为55.94%,糖尿病共病率最低,为1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50~59岁:OR = 3.968, 95%CI: 2.654~5.933; 60~69岁:OR = 8.694, 95%CI: 5.906~12.798; ≥70岁:OR = 8.854, 95%CI: 5.855~13.390)、职业为农民(OR = 1.821, 95%CI:1.174~2.824)、高血压(OR = 2.151, 95%CI: 1.816~2.547)、血脂异常(OR = 2.434, 95%CI: 1.950~3.038)、糖尿病(OR = 1.393, 95%CI: 1.091~1.778)、冠心病(OR = 1.385, 95%CI: 1.117~1.718)可能是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OR = 0.542, 95%CI: 0.455~0.646)、有适度(OR = 0.668, 95%CI: 0.544~0.819)/剧烈运动(OR = 0.696, 95%CI: 0.571~0.849)可能是脑卒中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成年常住居民脑卒中患病率较高,男性、≥50岁、农民、无适度/剧烈运动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仍是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常见的14种慢性病共病情况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社区906例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慢病共存及不良方式共存现象,使用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06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9.5%,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58.9%。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是BMI异常(46.8%)、饮酒(40.5%)、睡眠时间少(37.9%)、缺乏锻炼(35.2%)、吸烟(32.8%)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32,95%CI:1.474~3.380,P<0.001)、高龄(OR=2.038,95%CI:1.234~3.365,P=0.001)、有慢性病家族史(OR=2.854,95%CI:1.943~4.194,P<0.001)、肥胖(OR=2.571,95%CI:1.096~6.033,P=0.030)、饮酒(OR=3.582,95%CI:2.531~5.071,P<0.001)、吸烟(OR=1.789,95%CI:1.172~2.732,P=0.007)、嗜盐(OR=1.818,95%CI:1.170~2.823,P=0.008)、嗜油(OR=2.023,95%CI:1.153~3.550,P=0.010)、睡眠质量差(OR=2.091,95%CI:1.360~3.215,P=0.001)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比例高。 结论 厦门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严重。肥胖、饮酒、吸烟、嗜盐、嗜油、睡眠质量差等行为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重要的可干预因素,社区工作者应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其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减少其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莉雯  姜利  高瑜璋  聂宏伟  徐勇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676-2678
目的 了解苏州沧浪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沧浪区4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状况、性格人群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性别(OR=1.853,95% CI:1.360~2.460)、年龄(OR=1.616,95% CI:1.429~1.828)、文化程度(OR=1.940,95% CI:1.669~2.256)、居住状况(OR=-1.301,95% CI:1.115 ~1.517)、体育锻炼(OR=0.879,95% CI:0.779 ~0.992)和邻居交往(OR=1.380,95% CI:1.026 ~1.855)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 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独居、体育锻炼少、邻居交往少是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辽宁省农村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及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朝阳县和凌源市进行,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方式对5838名≥4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研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结果辽宁省农村地区动脉粥样硬化粗患病率为42.1%,标化患病率为33.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参与者标化患病率为40.0%,女性为29.2%,随年龄增加呈明显增长。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增高、男性(OR=1.72,95%CI:1.42~2.06)、现吸烟(OR=1.63,95%CI:1.35~1.96)、既往吸烟(OR=1.34,95%CI:1.05~1.71)、缺乏运动(OR=1.22,95%CI:1.01~1.46)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农村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高,合并危险因素较多,尤其男性患者,心血管负担较为沉重,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邛崃市老年人低体重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参照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设计问卷,于2018年8-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邛崃市24个乡镇/街道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行为习惯、健康状况以及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低体重的判断采用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WS/T 428-2013)。共计14 92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样本(男性7581人,女性7348人;60~69岁8121人,70~79岁5176人,80岁及以上1632人),并计算低体重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重的相关因素。结果邛崃市老年人低体重率为5.7%(851/14929),其中男性为5.4%(413/7581),女性为6.0%(438/73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365, 95%CI 1.147~1.624)、高龄(70~79岁:OR=1.652, 95%CI 1.402~1.948;≥80岁:OR=2.557, 95%CI 2.079~3.145)、无配偶(OR=1.196, 95%CI 1.008~1.420)、吸烟(现在吸烟:OR=1.247, 95%CI 1.018~1.528;已戒烟:OR=1.536, 95%CI 1.036~2.276)、每天运动量未达到6000步(OR=1.259, 95%CI 1.083~1.462)、未患高血压(OR=1.591, 95%CI 1.321~1.915)者的低体重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2018年邛崃市老年人低体重发生较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史、每天运动量、高血压患病是老年人低体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